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粑粑,成了中文互联网的流量密码。
对于某些美女博主来说,兢兢业业地搞擦边,都不如简简单单地创作一条与粑粑相关的短视频,分分钟就能引来数十万人围观,豪取数百万播放量。
![]()
(抖音:柏林少女)
而对于那些本就走搞笑整活赛道的男博主而言,四川芬达靠一句魔性的歌词改编“他们朝我扔粑粑,我拿粑粑做蛋挞”,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
对此,甚至有网友总结出了“粑粑定律”。
即,但凡人类聊到“**”这个话题,总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兴趣。
![]()
这个时候,原生家庭也不痛了,社会制度也不黑暗了,国际局势也不关注了,再怎么激烈的纷争都能平息。
![]()
那么问题就来了!
如果有一款游戏允许玩家去吃粑粑、丢粑粑,你会不会想高低尝下咸淡呢?
![]()
没错,今天咱们要聊的,就是靠喂玩家吃粑粑,上线不到一个月狂卖300万份的国产单机神作——《逃离鸭科夫》!
![]()
划重点一:吃粑粑,为何能让玩家如此上头呢?
《逃离鸭科夫》的火爆,大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游戏10月16日发售到10月20日,靠俯视角+单机搜打撤的设计创意,吸引自然粉丝关注的时期。
现在网上分析其玩法和创意的文章很多,咱们在此就不过赘述了。
简单来说,《逃离鸭科夫》能爆火,基本上可归结为:天时(《三角洲行动》改版引发玩家迁移)+地利(游戏本身品质与创意过硬)+人和(MOD作者的踊跃投稿)。

而第二阶段的爆发,则源于10月20日的一次更新,将粑粑从投掷物,正式变为可食用道具。
![]()
正是从这一刻起,《逃离鸭科夫》从一款有点好玩的国产单机塔科夫,进化成让200万“老八美食家”吃粑粑上瘾的抽象神作。
而“粑粑”梗的火爆,也助力它的销量在短短12天内突破200万份,并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飙升到300万,刷新了国产小成本单机的销量纪录。
![]()
那么问题就来了,吃粑粑,为何能让玩家如此上头呢?
![]()
对于“食用派”来说,并不是他们真想在游戏里当老八,而是设计师给的数值实在太高,不吃都对不起自己。
你敢相信吗?一个苹果吃下去才加5点水分,一口粑粑下肚居然能回20点,而代价仅仅是14秒可驱散的弱毒Debuff。
![]()
尤其是在物资短缺、血量见底时,进实验室看到厕所堆满粑粑的那种惊喜感与救赎感,不亚于给了玩家第二条命。
![]()
离谱的是,由于游戏存在Debuff会互相覆盖的机制。
因此,当你已经中毒时,弱毒属性的粑粑反而能起到“以毒攻毒”的效果,救你一命!!!
![]()
同时,考虑到背包空间本就紧张,大量食物又不能堆叠,动不动就要一个占一格,利用率极低;
而唯有粑粑可以一次性叠加10坨,甚至不用随身携带,路边找个马桶就能开炫……
这便携性,也实在让人难以拒绝。
![]()
更加离大谱的是,作为最常见,最稳定能给角色上弱毒Debuff的“食物”。
粑粑,在某些需要掉血才能触发特效的BD流派中,还能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
一些玩家甚至研发出“热血老八”流派,通过吃粑粑获得高额伤害加成,一刀瞬秒精英怪,一下就把羁绊拉满了。
![]()
(Up主:邱觉浅BN)
最好笑的是,为防止玩家沉迷吃粑粑,影响核心玩法,败坏社会风气,带坏小朋友。
项目组在开放其可食用属性的三天后,便发动“平衡之力”,把粑粑提供的能量与水分直接砍半,避免其过于超模。
![]()
这下,各位老八美食家的天都塌了。
![]()
但很快大家又发现,即便数值被砍,凭借其便携性和马桶随处可得的稳定性,粑粑依然是不可替代的救命储备粮。
并且,官方在这次更新之后,还开放了创意工坊中粑粑的相关数据,让各位老八想吃什么味的粑粑,就能用MOD定制什么味的。
![]()
划重点二:连粑粑都要认真分类?制作人也是有心了
看到这儿,可能还有些小伙伴无法理解:为啥一坨平平无奇的粑粑,能助力《逃离鸭科夫》迅速达成“赚一个亿”的小目标?
毕竟,在鸭科夫玩家群体中,除了搞抽象的“老八”,还有一批不愿吃粑粑的正常玩家。
但……他们同样也热衷于传播“粑粑梗”。
![]()
说白了,并不是“吃粑粑”这个恶趣味征服了玩家,而是制作组在“要不要让粑粑能吃”这件事上的态度,真正打动了玩家。
![]()
其实,游戏刚发售时,粑粑,更多是作为彩蛋存在。
玩家击败蝇蝇队长后,有几率搜出一把外形神似马桶的“噗噗喷”散弹枪;
![]()
此时,若去马桶捡粑粑,就能做成特殊的“粑粑弹”,射向敌人施加“S到淋头”的弱毒Debuf。
伤害不大,侮辱性极强。
![]()
当然,为了让这个彩蛋不那么突兀,项目组还给粑粑增加了投掷属性,让玩家能丢粑粑玩。
事情发展到这里,都还很正常。
但不正常的是,制作人Jeff在游戏发售后,收到了大量来自抽象玩家的请愿,希望制作组把粑粑从投掷物变成食物。
![]()
虽然这个呼声很高,但考虑到这批玩家未必代表全体用户,Jeff最后决定采取投票的方式,由玩家集体决定粑粑的命运,是吃还是丢。
![]()
结果出人意料,有58%的参与玩家支持“粑粑应该拿来吃”,以绝对优势胜出。
![]()
对此,制作人纵使有万般无奈,也只能淡淡来上一句“那行吧”。
随即,官方就在游戏里,实装了可食用粑粑。
![]()
需要强调的是,制作人在顺从58%玩家意愿的同时,也没忘了另外42%喜欢丢粑粑的玩家。
于是游,游戏又上线了一个名为“F球”的道具,保留了原本粑粑的风味,专供投掷,主打一个皆大欢喜。
![]()
也正是制作人“连粑粑都要认真分类”的态度,打动了原本对鸭科夫不感冒的玩家,让他们愿意购买并支持一手,助推销量迅速突破300万大关。
划重点三:粑粑起义?天下苦塔科夫久矣
借用当代网友的神评来说,那就是鸭科夫能不能吃粑粑不重要,但玩家能不能行使“吃粑粑的权力”,这一点,对他们很重要。
![]()
从某种意义上说,粑粑梗的爆红并非偶然,更像是玩家对其他搜打撤游戏策划种种“不当人”行为的集体反抗。
譬如说,《逃离塔科夫》就多次在付费会员服务、绝版外观上左右横跳,先出了可免费享受所有DLC的黑边会员,又要找理由推出拥有独享外观、PVE模式的蓝边会员,变相向老玩家收第二笔会员费,把全世界塔科夫玩家当日本人整。
![]()
又或者说,《三角洲行动》大改撤离机制,把被玩家称为“人性光辉”的全员可撤离地图“潮汐监狱”,硬改成必须面对面肉搏的高血压牢房。
说到底,《逃离鸭科夫》的爆火,离不开“天下苦塔科夫久矣”这个大环境。
大家真正想要的是一款能解压,好上手,有多种撤离渠道,公平性强的搜打撤;而不是一款“人机打玩家五弹,玩家打人机是三弹”,还得按策划想法玩的“搜不到、打不过、撤不了”游戏。
![]()
![]()
当然,你可能会觉得:不就是粑粑能不能吃的问题,没必要上纲上线。
而且与《逃离塔科夫》、《三角洲行动》这类在线网游相比,《逃离鸭科夫》这种单机游戏,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但事实上,如今创意工坊里已涌现出一批ELO匹配、反作弊锁盘、死亡扣钱等“硬核”MOD。
![]()
只要你加载这些MOD再开一把鸭科夫,就会发现:无论机制多好、创意多妙,都敌不过ELO、扫盘、死亡惩罚所带来的满满负反馈。
![]()
![]()
总之,现在很多做搜打撤产品的团队,都应该认清一个现实。
与其喂玩家吃粑粑,不如听玩家的话,让粑粑,也能变得好玩、好吃起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