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团播在各大短视频平台迎来爆发式增长。这种由多位主播共同出镜、通过舞蹈等才艺互动吸引观众打赏的直播形式,迅速成为平台新流量密码。
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发展报告(2024—2025)》,2024年我国网络表演行业市场营收规模已达2126.4亿元。然而,在这场流量盛宴背后,舞台的绚丽灯光却照不到一些隐秘的角落:虚高的保底薪资、模糊的合作协议与被包装成梦想的高薪神话,正让许多年轻主播掉入“陷阱”。
无门槛高薪,“保底万元起”?
一位长期从事互联网直播运营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的团播大致可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主打才艺展示的专业型团播,舞台专业、规模较大、设备和人员成本较高;另一种则是以“拉票变现”为主的团播,直播间造价成本低,主要是通过PK等方式赢得打赏。目前,在各大社交平台和招聘软件上活跃的,多是后者这类团播公司。它们用“零基础上镜”“颜值变现”“月入过万”“女团出道梦”等宣传语包装岗位,营造出一种轻松赚钱的职业氛围,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入行。
![]()
各大社交平台和招聘软件上活跃的多是“拉票团”。
记者以求职者身份在招聘平台填写“主播”意向后,不到一小时便收到了十余条邀约信息。公司只要求提供化妆或修图后的照片,部分附带身高、体重要求。但不少招募人明确表示“不招兼职”,理由是“团在起号阶段,需要稳定排班”,除非求职者本身自带粉丝流量,否则不会考虑。
进一步查看招聘信息时,记者发现了一个现象:有些团播招聘职位虽然公司名称、办公地址各不相同,但详情页的展示图、直播间布景乃至Logo都高度相似。记者联系了这些职位的招聘人员,对方均自称是公司的“经纪人”,并解释道:“如果通知你的面试地址一样,就都是一个公司的,只是不同经纪人挂了不同的招聘链接。”一名经纪人称,团播公司都是这样批量注册账号、重复发布岗位,以此扩大曝光量、吸引更多求职者。
![]()
一些团播公会批量注册账号、重复发布岗位,以扩大曝光量、吸引更多求职者。
随后,记者以面试者身份前往了一家位于短视频产业园内的团播公司。对方发来的地址是园区内一家超市,到达约定的地点后,一名自称是经纪人的工作人员带着记者进入几十米开外的一栋大楼。前台办公桌上摆着一沓空白的登记表,但没有让记者填写。经纪人只问了句:“有直播经验吗?”听到否定的回答后,便简单介绍了一下公司,让记者去化妆试镜,并要求换上公司提供的吊带短裙。拍摄好照片后没两分钟,经纪人便告诉毫无舞蹈基础的记者:“面试通过了,条件可以,明天就能上班。”
![]()
办公桌上摆着一沓空白的登记表。
见记者露出犹豫的神情,对方立刻强调行业保证“高薪”:“前三个月保底一万起,无责保底,只要你勤快愿意学。三个月之后月入3万元到5万元完全没问题。”随后补充称,“就是把自己当销售,只不过人家销售的是产品,咱们销售的是自己和情绪价值。现在公司只做女团,要穿男性观众爱看的。不会跳舞,不会说话也没关系,我们会教你各种套路。维护大哥是门学问,要让他们心甘情愿把钱‘吐’出来。”
而这份“保底”背后隐藏着严苛的要求和高强度劳动。记者了解到,一名团播主播每月需开播26天以上、每天至少6小时。6到8人一团轮流上镜,未在镜头前的成员也要担任“气氛组”在直播间互动,一天工作时长往往10-12个小时。
该公司一名刚入职一个月的女主播姿姿透露,公司共有近百名女主播和数十位经纪人,经纪人的主要任务并非培养艺人,而是“拉新”,招募新人签约即可获得提成。而她签约时所签的也并非劳动合同,而是一份合作协议,没有社保和法定假期,却有着严格考核和高额违约金。“当时协议只能现场签,不能带回去也不能拍照,只记得里面规定,如果不干了违约金要赔几十万,账号和形象权全归公司。”
![]()
主播轮流上镜,未在镜头前的成员也要担任“气氛组”在直播间互动
在社交媒体上,类似的维权和求助案例并不少见。许多主播在签约后才发现,所谓的“保底”“扶持计划”背后隐藏着复杂甚至不公平的合同条款,违约金动辄数十万元,直播时长、流量考核标准模糊,而在收益分配和礼物提成等部分,却常常夹带“霸王条款”。
18岁的李芝在暑假通过招聘软件找到一份团播兼职。面试时,公司称底薪7000元,有化妆师、服装,只要练舞跳舞就行。“他们说很轻松,还保证有保底工资”,李芝回忆,她当天就被要求签下一份合作协议。但开播后,运营要求她穿“开放一些”“能吸引男生”的衣服,她没有同意。二十多天后,公司称团播绩效太差,宣布解散,并以“开播有效时长不足”为由将她清退,未付工资。随后,她辗转拿到了自己签署的合同,抬头为“合作协议”,这份协议规定账号、肖像、短视频内容均归公司所有,违约行为需支付高额赔偿,附件条款还注明“平台分成比例仅供参考,不构成最终结算依据”。
![]()
这份协议规定账号、肖像、短视频内容归公会所有,违约行为需支付高额赔偿,附件条款还注明“平台分成比例仅供参考,不构成最终结算依据”。
律师方潇代理过不少网络主播维权案件,对此,她指出:“相较于劳动合同,合作协议或经纪合同往往对主播一方更为不利。这类协议能在较大程度上维护公司的利益,公司解约比较容易,而主播一旦离开,就可能面临巨额赔偿。”
团播主播的幕后“主业”
如果说跳舞唱歌是团播的“台前”,那情绪维护就是幕后的“主业”。几乎每家团播公司都会系统培训主播如何“撩粉”。
在拉票团的直播中,主播需维护粉丝关系。最常见的方式是“写作业”,即直播结束后主动私信本场打赏的粉丝,发送感谢信息。公司会把“写作业”也作为考核的一部分,姿姿表示自己所在的团队要求每天用光账号主动私信的数量。
大二学生晓梦曾短暂在一家团播公司暑期兼职,她回忆,培训第一天的时间是从中午12时到晚上8时,“说是跳舞,就是教你一些扭动的姿势,中间喝水、上厕所都要打报告。”运营人员会制定详细的求打赏话术和维护指标,培训内容除了舞蹈,还有拉票话术,指导新人如何通过暧昧语气与粉丝互动。“每天都得给大哥写作业(私信),聊得像恋人一样”,晓梦说,“我就说做不到,培训第二天就被当场赶走,连培训补贴都没有拿到。”
主播姿姿也告诉记者:“公司规定必须添加大哥微信,可以用小号。但有些大哥一上来就要见面,要求发隐私照片和视频,不发就脱粉、掉榜。”她说,“每天12个小时连轴转,下播后还要聊天,我不喜欢这种把自己当商品的感觉。”
事实上,团播竞争机制就是要让主播陷入焦虑。公司会设置日榜、周榜、季榜和公会赛等多层级竞赛,主播收入直接与礼物打赏挂钩。表现好的能获得推荐位,不达标的只能当背景板。
![]()
如果直播间流水不佳,还必须去其他直播间“拉大哥”,去主动私信或评论高等级粉丝,以维持团队收入。
为博眼球,一些经纪人会要求主播穿更暴露的服装、做擦边动作。姿姿说,如果直播间流水不佳,还必须去其他直播间“拉大哥”,去主动私信或评论高等级粉丝,以维持团队收入。短视频平台直播中,粉丝等级越高,经济实力越强。“20级粉丝一般已消费(直播间刷票打赏)300多元,30级的消费约6000元,40级则消费7-8万元,50级粉丝的消费甚至超过40万元。主播通常需要重点维护30至40级粉丝,因为过低的等级可能缺乏消费刷票的能力,过高的等级则已经形成固定守护关系。”
多位主播向记者透露,公司和团队在日常管理中会指导主播如何撩粉、如何与高等级粉丝维持关系,安排服装、化妆和风格,以符合公司盈利策略。即使一些主播对过于擦边或过度投入情感感到抵触,也难以脱离这种竞争和收入压力。在这种环境下,不仅主播卷入暧昧经济,观众也可能被引导形成不良的消费和价值观念。
行业未来何去何从
即使存在争议,但团播行业依然红火。一些主播悄然退场,而新的面孔不断涌入,希望在庞大的流量中分得一杯羹。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团播的舞台当然也不是。近年来,法院在审理相关案件时已有较多判例。方潇律师对近年裁判文书网中涉及团播合同纠纷的148份判决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其中36%的案件判定主播胜诉。而团播主播和公司之间构成或可能构成劳动关系,是主播胜诉率很高的主要原因。
![]()
方潇律师对近年裁判文书网中涉及团播合同纠纷的148份判决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36%的案件判定主播胜诉。
“团播主播通常由公司统一排班、提供场地、分配收入,受公司考核和处罚,具备事实劳动关系的基本要件。”对此,方潇建议,主播在签约前应格外注意合同中的违约金、独家合作、停播和收入分配等条款,警惕“合作”名义下的劳动约束。签约时应仔细审查合同内容,保存沟通记录和结算凭证,必要时可寻求专业法律意见,以防陷入不公平条款或高额违约金的陷阱。
这些判例也为行业提供了参考:一方面,明确了主播与公司之间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另一方面,也提醒企业在管理和合同设计上,应更加规范和透明,否则就有可能败诉。
平台层面上,治理动作也在加快。2025年7月至9月,抖音陆续推出团播管理新规,禁止低俗擦边内容、实施阶梯式处罚,要求直播画面真实呈现主播形象,禁止过度美颜、炫富攀比和诱导消费行为,并联合中演协发起“优质团播计划”,推动行业向专业化发展。
不过,治理的深入也让行业分化进一步显现。
部分头部机构开始尝试合规运营、提升内容质量,但仍有一些中小公司游走于监管灰区,甚至将业务转向小众平台或海外市场。随着平台监管持续强化、行业标准逐步完善,团播或将迎来从野蛮生长走向有序竞争的拐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