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一则业绩公告引爆中国零售业:深耕河南许昌、新乡两地的胖东来,以仅15家销售场所的规模,提前53天实现年度销售额200.35亿元,较2024年全年增长30亿元,创下三年销售额翻三倍的跨越式增长纪录。在2025年超市业态整体营收下滑17.2%的行业寒冬中,这份成绩单不仅是数字的突破,更藏着一套颠覆传统零售逻辑的经营哲学。
![]()
一、业绩含金量:逆势增长的行业标杆
胖东来的200亿销售额,首先需要放在行业坐标系中审视其分量。
从行业背景来看,2025年中国零售行业呈现明显分化,超市板块成为承压最严重的细分领域,整体收入同比下降17.2%,多数连锁商超陷入"关店止损"的困境。而胖东来却实现了18%的同比增速,其核心业态超市板块更是贡献109亿元销售额,占总营收的54.4%,成为绝对增长引擎。这种"逆周期增长"的表现,打破了"消费疲软必然导致零售下滑"的固有认知。
![]()
图片来源于邓白氏旗下龙易查
从单店效率来看,胖东来的爆发力更为惊人。15家门店创造200亿营收,意味着平均单店年销售额超13亿元,其中时代广场店更是以51.3亿元的业绩跻身河南购物中心前三,单日销售额峰值突破1400万元。对比行业头部企业,永辉、华润万家等连锁商超的单店年销售额普遍在1-3亿元区间,胖东来的单店效率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的4-13倍,展现出极强的区域市场掌控力。
![]()
图片来源于邓白氏旗下龙易查
![]()
图片来源于邓白氏旗下龙易查
更值得关注的是增长的可持续性。胖东来的销售额从2022年70亿元、2023年107亿元、2024年169.64亿元,到2025年200亿元,形成了稳步攀升的增长曲线,而非短期流量爆发的偶然结果。这种持续增长背后,是其长期积累的品牌口碑与运营能力的集中体现。
![]()
图片来源于邓白氏旗下龙易查
二、增长密码:反内卷模式的三重支撑
胖东来的业绩突破,并非依靠传统零售的"规模扩张+价格战"逻辑,而是建立在"员工幸福-服务优质-顾客忠诚"的正向循环之上,辅以精准的业态布局与区域深耕策略。
1. 员工优先:高投入换来高产出
胖东来颠覆了零售行业"低薪低福利"的传统模式,将员工幸福放在企业运营的核心位置。2025年数据显示,其员工税后平均月薪达9886元,店长层级月薪超7.8万元,年均收入12万元远超行业平均水平。除了高薪,企业还坚持每周二闭店休息、每年30天带薪假期的制度,2024年更是将95%的利润分配给员工,账面留存现金超40亿元。
![]()
高投入带来的是极致的员工忠诚度与服务效率:2025年1-7月人员流失率仅0.94%,7月更是低至0.14%,远低于零售行业30%以上的平均流失率。稳定的员工团队能够深度理解企业服务理念,为顾客提供超出预期的体验——从无理由退换货、免费包装维修,到主动帮顾客挑选性价比商品,这些细节服务构建起不可复制的品牌护城河。
2. 业态聚焦:做深核心需求
在业态布局上,胖东来坚持"少而精"的策略,避免盲目多元化。
从邓白氏旗下龙易查数据显示,龙易查有多项作品著作权、专利信息和商标信息。
2025年的营收结构中,超市业态以109亿元占据半壁江山,成为绝对核心;同时珠宝(21亿元)、百货(20亿元)、电器(18.8亿元)等业态同步增长超20%,形成"核心突出、多点支撑"的格局。
![]()
图片来源于邓白氏旗下龙易查
![]()
图片来源于邓白氏旗下龙易查
![]()
图片来源于邓白氏旗下龙易查
这种结构优化精准契合了消费需求变化:超市业态聚焦生鲜、食品等高频刚需品类,通过直采供应链降低成本,保证"平价优质";珠宝品类中定制钻戒业务同比增长200%,抓住了年轻群体的个性化消费需求。对比行业内部分企业"大而全"却导致各业态均不突出的困境,胖东来的业态聚焦策略实现了资源集中与效率最大化。
3. 区域深耕:拒绝扩张的确定性增长
与多数零售企业"全国扩张、跑马圈地"的策略不同,胖东来至今仅在许昌、新乡两地布局门店,连省会郑州的首店仍在建设中。这种"区域深耕"模式让企业能够集中资源优化供应链、提升服务质量,形成"本地消费者依赖、外地消费者慕名"的独特现象。
数据显示,许昌地区门店贡献了超65%的营收,新乡门店增速达35%,本地顾客复购率超过80%,很多家庭的日常消费完全依赖胖东来。即使面对全国游客打卡导致的门店拥堵,企业也未选择加速扩张,而是通过限购、线上分流等方式控制客流,坚守"温馨购物"的初心。这种克制的增长反而构建了极强的品牌壁垒,让区域市场的确定性远高于全国扩张的不确定性。
三、行业启示:重新定义零售的增长逻辑
胖东来200亿业绩的更大价值,在于为陷入"规模焦虑"的中国零售业提供了一套可参考的"反内卷"模式,重新定义了增长的本质。
![]()
1. 增长不必以牺牲体验为代价
当很多企业为了规模扩张而压缩员工福利、降低商品品质时,胖东来证明了"慢增长"也能实现高收益。创始人于东来曾明确表示"要控制销售额在200亿以内",担心过快增长导致员工加班、服务质量下降。这种"以退为进"的策略,恰恰抓住了零售的核心——服务与信任。即使最终未能"控速",企业也立刻将超额营收投入员工福利与门店升级,确保增长不偏离初心。
2. 区域聚焦优于全国扩张
在县域消费市场潜力持续释放的背景下,胖东来的区域深耕策略踩中了行业趋势。2025年县域超市市场容量已达2.4万亿元,而多数连锁企业仍聚焦一二线城市竞争。胖东来通过在许昌、新乡构建"商业生态圈",实现了供应链本地化、服务精细化,单店效率远超全国性连锁,证明"小而美"的区域零售同样能创造大业绩。
3. 员工幸福是最核心的生产力
零售行业的本质是"人与人的连接",胖东来将这一逻辑发挥到极致。其"员工幸福→服务优质→顾客忠诚→企业盈利"的正向循环,打破了传统零售"压榨成本→低价竞争→利润微薄"的恶性循环。永辉等企业学习这一模式后,门店客流增长80%,盈利水平显著提升,印证了这套逻辑的可复制性。
200亿销售额对胖东来而言,不是规模扩张的起点,而是优化品质的契机。正如于东来所言,企业的终极目标不是无限增长,而是创造幸福。这份业绩背后,是对员工的尊重、对顾客的真诚、对经营的敬畏,这或许才是零售行业最该坚守的本质。
在流量至上、规模为王的时代,胖东来的故事提醒我们:商业向善的力量,终将穿越周期、赢得长久的市场认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