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转自:中国经济周刊
本刊记者 崔晓萌
“同一演员同时出现在三个直播间,一个红衣颈膜推荐官,一个白衣美妆顾问,还有一个素颜生活博主。一个主播同一时间用相似的话术推荐着不同品牌的产品……”北京消费者钟女士称,这个演员挺出名的,最近经常刷到她带货,当时觉得这演员怎么什么广告都接。
![]()
没想到,因为多个直播间出现她的带货形象,该演员也很无奈。她还曾在假冒自己的直播间质问:“你是我,那我是谁?”没想到立马被拉黑……
据了解,目前不少商家截取明星过往素材,经抠图换脸合成虚假直播,却无任何AI生成标注,这类内容在直播平台不算少见。
今年4月,上述演员就曾发布打假视频,称自己“仅一个官方直播账号”,引发粉丝举报潮,有粉丝一天之内就举报了18个伪造直播间。
如今这类利用AI深度合成技术行骗的案例越来越多。此前有江西老人要贷款200万元给AI合成的“靳东”拍戏,港星黄百鸣的AI“分身”被用来推销药膏。央视此前曝光的仿冒全红婵带货事件中,虚假视频销量超4.7万件,虽然其家人早已声明未授权,侵权内容仍屡禁不止。
![]()
“无论从什么方面来讲,这都是一个违法侵权的行为。”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使用AI换脸技术进行直播带货是典型的深度合成行为。从被编辑者的角度讲,这种行为侵犯了被编辑者的人格权,属于违法和违规行为;从广告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角度来看,这种行为还涉及虚假宣传和欺诈消费者的问题,可能触发退一赔三的法律责任;从市场公平竞争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
他还提示,“平台方在发现此类侵权行为后应及时下架相关内容,并对发布者采取禁言、封禁等措施,否则可能承担连带责任。”
确实不少网友认为,这类AI骗术在直播平台大行其道,平台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据悉,抖音今年已封禁千余个AI仿冒账号,并将线索移交监管部门。但业内人士指出,部分平台仍存在“审核滞后”问题。
![]()
朱巍表示,平台对发布的内容负有审核责任,但具体审核标准因内容形式(如短视频、广告、直播)而异。侵权行为可能涉及多个主体(如MCN机构、商家),需从账号注册者到实际控制人全面追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