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9日晚上,在广州举办的十五运会开幕式将此次赛事推向了新的高潮。这场极具岭南风味的开幕式,呈现在了全国观众的电视荧幕和手机屏幕上,让人们关注到体育竞赛背后的精气神、大湾区的融合发展和广州城市建设的新面貌。
运动的号角已经吹响。赛场上,体育健儿们奋勇拼搏、勇争佳绩的运动风范,已经飘到了广州城市街头。人们受此鼓舞,走出家门,伸展手脚,享受运动的魅力。因十五运会举办而得到改善的运动设施,回应和满足了大家的需求。
日前,南都N视频记者在广州多个运动场地,与正在运动的市民聊了聊,聊了他们心目中的十五运会、对运动的态度,以及对城市建设的感受。有运动习惯和对运动场景有需求的人,敏锐地感知到了体育设施的完善。他们关注体育赛事,关注举办十五运会对于一座城市的意义,也关心惠及自身的福利。
01
智能体育公园老少皆宜
外地朋友称赞广州运动条件好
11月7日下午,在位于越秀区的二沙岛体育公园里,65岁的李女士正做着一些高难度的拉伸动作:借助现场器械,将头下压到脚跟上、进行倒立。在此运动健身有15年,她非常熟悉场地的变化,包括近期因为十五运会举办而进行的一些改造提升。
![]()
在二沙岛体育公园,人们尝鲜智能运动健身设施。李女士做着高难度的拉伸动作。
今年10月,二沙岛体育公园经过提升后部分对外开放。11月7日,记者到现场时,这里已经完全开放了。它有“广州首个智能体育公园”的美称,此次改造提升增设了不少科技感十足的运动健身器械。
许多的器械自带了太阳能发电板,甚至运动者的动作还能给器械充电。之所以需要电,也是因为器械的智能功能需要电能。智能竞赛车、智能发电深蹲训练器、智能发电立式健身车······这里的智能设备丰富齐全,可谓关照到全身各部位的健身运动需要。
运动者操作器械上的按钮,来调节运动的强度,例如可以调节智能健身车上踏板的阻力。智能器械上都有一个二维码,扫码可进入后台页面,运动者可以将自己运动的数据装进手机里带走。
李女士从位于海珠区的家中出发来到这里,需要步行25分钟,她乐此不疲。保持运动习惯的她,自感比同龄人“更灵活、精神和年轻”。她在这里健身,也结识新朋友。他们组建了一个微信群,群里有来自辽宁、安徽、湖北等外地各省区的人。他们相约健身,也约饭。
十五运会开赛前,她已经感受到了城市的一些变化,除了二沙岛体育公园的提升,还有很多的花卉让街景更加漂亮。“十五运会能在广州办,证明城市办得好。”她在广州生活40多年,历经广州举办六运会、九运会和第十六届亚运会,见证了每一次大型赛事举办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
她的外地朋友来到广州后,向她称赞“广州的运动条件好”。她说,朋友告诉她“不是所有大城市都有这么大的运动场地。”她也会因为这么一句夸赞,以作为一个广州人感到骄傲。
二沙岛体育公园是一个位于城市核心区位的免费公园,24小时开放。它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城市发展的红利惠及民众。现场设置有老年人和儿童活动区。一些身体抱恙的老年人,在此进行康复训练;喜爱活动的小朋友,在此和同伴玩得十分投入。在工作日的工作时间段,出现在现场的年轻人则多是围绕上述一老一小对运动的硬需求,也被带动着一起运动。
距离二沙岛体育公园不远的广州大道桥底,一项新潮的运动正在这里萌芽。现场教练员郭女士热情地与记者介绍匹克球运动的玩法、魅力和火爆的现状。正在现场玩匹克球的两位运动者和记者介绍,匹克球融合排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的特点,有点“三不像”,趣味性高,容易上手。
从广州大桥再往东边走去,便能见到近期十分火热的园博会会场。十五运会吉祥物也出现在现场。市民游客在花丛中游逛,站上精心设置的打卡舞台,以花为近景,以远处广州塔为远景拍照,笑容和花一样绽放。
02
新建跨涌步行桥畅通运动路线
十五运会带来惠民新福利
在二沙岛体育公园的跨江斜对面,是广州地标建筑广州塔所在地。此次十五运会开幕前,黄埔涌步行桥正式对外开放,这直接利好慢跑人群,是一处极佳的滨水公共空间。
马拉松爱好者冯广博已经有近20年的跑步经验。家住琶洲的他,经常在珠江边上慢跑。在广州本地跑友圈里,有一个临江的经典路线,指的是从琶洲大桥出发,抵达人民桥后跨江折返。这一来回总共超30公里,与广州马拉松线路有90%的吻合,是马拉松爱好者进行长距离拉练的常用路线。“我们将这一路线称为‘广州十桥’。”他告诉记者,因为路线依次经过琶洲大桥、华南快速大桥、猎德大桥、广州大桥、海心桥、海印桥、江湾桥、海珠桥、解放桥、人民桥共10座跨江大桥
临江的碧道为慢跑人群提供了优质的路线,但也存在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在黄埔涌步行桥建成之前,沿着珠江南岸慢跑,需要等候绿灯穿过有轨电车轨道,然后跑上阅江西路狭窄的人行道。”他说道。
11月7日和9日,记者两次从广州塔出发,往东边的琶洲西区方向沿江步行。黄埔涌西接广州塔景区,东连琶洲西区,江对岸是珠江新城CBD,背面是磨碟沙公园,因跨越黄埔涌而得名。桥上的花坛旁提供了可供坐下休息的空间,一个十五运会主题的打卡框伫立在桥面上,供市民游客与广州塔同框打卡。
![]()
新开通不久的黄埔涌步行桥,为跑步爱好者提供了极佳的滨江空间。图为冯广博在桥上跑步,一旁有市民游客打卡十五运会和广州塔。
黄埔涌步行桥建成开放后,游客和慢跑人群均可以纯粹地沿着滨江碧道,享受广州作为滨江城市的魅力,不用再尴尬地绕行到阅江西路人行道上。
冯广博告诉记者,广州每一次举办大型的体育赛事,都会增设或修缮一批运动设施,为大家带来方便。“黄埔涌桥是十五运会带来的福利。”他为广州是十五运会承办城市之一这件事感到高兴和振奋,也从中看到广州的发展成绩得到了认可的潜在意义。
十五运会的举办,为大家带来了更多运动的机会。除了身边的运动设施得到了改善,运动兴趣团体也经常举办十五运会主题的相关活动。冯广博所在的跑团就在赛前组织了多场活动,来自学校、企业等不同机构的爱好者踊跃地参与了进来。
实际上不止黄埔涌大桥,琶洲片区许多的道路都得到了建设,运动场馆也增多了。冯广博可谓见证了琶洲的崛起。2001年他入住琶洲片区时,广交会还没从越秀区的流花路搬到琶洲。他还在自己开设的公众号上,不时更新文章,记录自己的见解心得,也从跑者视角记录城市变化。
他注意到,这次十五运会上,大家对运动员的竞赛成绩更加包容。“一些运动员未能取得预期的好成绩,大家没有责怪,而是给予理解和鼓励。”冯广博认为,这是一种真正的体育竞技精神,“拿好成绩固然重要,但没有的话也是值得鼓励的。”
11月7日下午,记者在黄埔涌步行桥背面的桥下空间看到有人在打乒乓球。何先生盛赞黄埔涌步行桥的规划建设。谈及十五运会时,他评价这届十五运会因为多地合办,所以声势浩大。他喜欢关注很多运动,包括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跳水、网球、足球等。他的女儿也关注乒乓球,还买到了现场观赛的门票。
![]()
黄埔涌步行桥背面的桥下空间,摆置了乒乓球桌供市民运动。
03
赛前新开滑板运动新场地
酷酷的特招小朋友喜爱
入秋之后,临近18时,广州的天色渐暗,在天河体育公园,灯光亮起,照亮人们的运动空间。
天河体育公园因广州承办六运会而建,在承办九运会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如今十五运会期间,将承办田径、足球、排球等重要赛事。在其周边分布了许多的运动场所,运动场景十分丰富,包括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
今年8月1日,在天河体育公园的东北角、林和西地铁站C出入口旁,新开了一家滑板运动场。11月9日下午,小朋友们“全副武装”,在场地内来回穿梭,享受这项运动的乐趣。
![]()
在位于天河体育公园的滑板运动场内,小孩子尝试着挑战上难度的动作。
现场的家长告诉记者,选择为小孩子报名滑板运动,有多种多样的原因。王女士考虑到小孩子此前喜欢滑雪运动,选择了相似的滑板运动。此外户外运动对眼睛友好,也是她考虑的。龙女士认为,滑板运动能够培养小孩子面向逆境的精神,教会小孩子“从哪跌倒,就从哪爬起来”,甚至“飞起来”。“尝试过后,小孩子觉得这是一项很酷的运动和社交方式,能够认识很多也热爱运动的朋友。”她说道。两位母亲向记者介绍完选择滑板的缘由后,小朋友也跟着回应,跳着说“特别喜欢”。
现场负责教学的郑教练告诉记者,运动赛事的举办对运动项目的推广帮助作用极大。2016年举办的东京奥运会将滑板运动纳入比赛项目,带火了这一运动。“十五运会带动了更多人参与滑板运动,也让运动场地更容易招生,更多人前来咨询。”他分享道。
天河体育公园的运动氛围是明显且浓厚的。在滑板运动场不远处的口袋公园里,不同年龄层的人共享这一公共空间,进行着不同的运动。小朋友穿着独轮滑板鞋或骑着共享单车四处遛弯。成年人并肩绕着公园慢跑,或围着一圈踢毽子。他们穿着休闲服,甚至拖鞋踢着毽子,也让运动带点别样的松弛感。
![]()
在一口袋公园里,人们围着一圈踢毽子。
04
开放登山森林康养径
以登山方式为十五运会“打call”
白云山作为广州“市肺”,森林覆盖率高达95%以上,是大湾区核心区的生态绿核。11月9日,记者在白云山登山步道上看到,前来登山的市民络绎不绝,他们用登山的脚步,响应着“全民全运”的号召。
“十五运会能在广州开幕,我觉得特别自豪和开心,因为可以让更多人看到广州的魅力和实力。”登山爱好者小钟告诉记者,他在白云山登山有三年了,这段时间在爬山过程中,到处可以看到十五运会的吉祥物和宣传口号,全运氛围浓厚,身边的朋友运动热情也高涨,“我很喜欢登山,想把这份运动的快乐带给更多的人。后来我开始组队爬山,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我们。”今天小钟就带着六位朋友组团前来登山,“我觉得这也是我们为十五运会‘打call’的方式吧!”一起来登山的朋友小张说。
![]()
在白云山,人们进行登高运动,在山顶合照打卡,享受山顶风光。
小钟特别关注十五运会的马拉松项目,因为他也参加过广州马拉松,觉得这和登山一样都需要耐力和毅力。谈及登山运动的意义,小钟说虽然登山过程很累,但他很享受大汗淋漓的过程,“尤其是登到山顶的时候,视野很开阔,可以俯瞰广州城市的风景,这种感觉太解压了。”他说道。来登山的同学小文也向记者分享登山的感受,“登山对我来说是一次精神的修行,能够通过不断锻炼,释放压力,让内心变得充盈。”
十五运会不仅提升了市民的运动热情,也促进了运动环境的改善。小钟告诉记者,白云山开放了森林康养径“六榕小径”,步道更软,对膝盖更友好。小文观察到,近期白云山的指示牌更新了,环境卫生也更好了,休息的座椅和垃圾桶也增多了,“这些小变化让登山体验更好了。”小文说。
小学生陈同学告诉记者,她经常和家里人来爬山,感觉最近路上多了很多的“喜洋洋”“乐融融”,还设置了一些十五运会倒计时打卡点。“在路上我看到了很多人都在和吉祥物合影打卡,感觉白云山因为吉祥物增添了很多颜色,显得更有活力了。”
![]()
在白云山,人们进行登高运动,在山顶合照打卡,享受山顶风光。
记者在现场看到,白云山的登山道维护良好,配套设施齐全,很多指示牌、动植物科普牌翻新了。不少市民结伴而行,在运动中交流畅谈,成为全运期间城市一道生动的风景线。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代国辉 实习生 林卓仪
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黄晓彦 代国辉 实习生 林卓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