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构:Q3全球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5.3%至5.86亿片,京东方稳居第一
2.转型OLED技术,LG显示有望四年内首度盈利
3.机构:GenAI智能手机全球累计出货量突破5亿部
4.长城汽车在大连设立新公司,经营范围覆盖零部件研发
5.Ceva NeuPro-Nano NPU支持出门问问TicHear语音AI,为智能边缘设备实现多语言设备端智能处理能力
1.机构:Q3全球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5.3%至5.86亿片,京东方稳居第一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调查,2025年第三季全球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达5.86亿片,环比增长8.1%,同比增长5.3%。
集邦咨询指出,增长主要来自iPhone 17系列与其他主要手机品牌下半年新品出货,除此之外,第三季AMOLED面板需求持续增温,以及LCD面板在入门手机与维修市场维持稳定出货。
按厂商来看,第三季度BOE(京东方)以逾1.45亿片的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季增1.3%;CSOT a-Si LCD(华星光电)供货增幅明显,带动整体出货季增13.5%,达7550万片;Tianma(天马)同样因a-Si LCD出货增加,整体出货量季增25.1%,为5,630万片。韩系面板厂得益于iPhone新机发布,SDC(三星显示)出货量成长至1亿片以上,季增8.3%;LGD出货也季增16.7%,达2100万片,其全年供应iPhone面板量可望破8000万片。台系Innolux(群创光电)虽已减少手机应用出货,第三季出货量仍有2320万片。
集邦咨询表示,第三季AMOLED手机面板出货达2.46亿片,季增9.9%。LCD手机面板出货量季增6.9%,为3.4亿片。集邦咨询观察,未来手机面板市场将由AMOLED与a-Si LCD两大技术主导。
集邦咨询预估,2025年全年手机面板出货量将达22.43亿片,年增3.4%,为近年高峰。展望2026年,手机面板市场结构将持续优化,预估AMOLED手机面板出货占比将逾45%,LCD面版维持约55%。
2.转型OLED技术,LG显示有望四年内首度盈利
根据韩国金融监督院电子披露系统于11月9日发布的数据,LG Display(LG显示)在第三季度录得销售额6.96万亿韩元(约合47.8亿美元),营业利润4310亿韩元。其EBITDA利润率(衡量公司通过经营活动产生利润的能力)达到20.5%,显示出盈利能力和效率的同步提升。
累计来看,该公司在前三季度实现了3285亿韩元的营业利润,考虑到下半年所有产品类别OLED出货量的增加,预计将轻松实现年度盈利。自2022年以来连续出现营业亏损的LG Display,如今已坚定地走上了重返盈利之路。
自2013年成功量产全球首款55英寸OLED电视面板以来,LG Display在过去十年中构建了涵盖超大型到中小型尺寸的完整OLED产品线。市场研究公司Omdia预测,从2023年到2031年,移动设备对OLED显示屏的需求将以年均37%的速度增长。
OLED电视市场的前景同样乐观。尽管自2013年以来,整体电视市场一直徘徊在2亿台左右,但大尺寸和高端细分市场持续稳步增长。Omdia预计,今年OLED电视出货量将达到640万台,同比增长5.4%。LG Display今年的大尺寸OLED面板出货量约为640万台,公司计划明年将这一数字扩大到700万台以上。
在第三季度,OLED业务占LG Display总销售额的65%,创下历史新高。OLED收入份额从2020年的32%上升至2023年的48%,预计2024年将达到55%,并有望在明年超过60%。与2023年相比,该公司2024年的业绩提升了约2万亿韩元,预计今年还将进一步增加5000亿韩元以上。
3.机构:GenAI智能手机全球累计出货量突破5亿部
近日,市调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在报告中指出,2025年第三季度,搭载GenAI技术的智能手机全球累计出货量突破5亿部,距离其2023年底首次亮相还不到两年。早期普及主要得益于高端智能手机(批发价超过600美元),GenAI已成为这些手机的标配功能。苹果和三星凭借其在高端市场的统治地位,合计占据了超过70%的总出货量。
![]()
该机构预计到2026年第三季度,GenAI智能手机的累计出货量将超过10亿部,接下来的5亿部出货速度将比前5亿部快一倍。这一加速增长得益于目前中端设备中已配备的先进AI芯片组,以及更轻量级的设备端AI模型的快速普及。
Counterpoint Research表示,如今,GenAI智能手机的增长重心正转向中高端智能手机,这主要得益于中国OEM厂商的推动。这些厂商将GenAI功能作为差异化优势,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他们将更轻量级的LLM(逻辑逻辑模型)和多模态AI助手嵌入智能手机,使更多用户能够体验到GenAI。高通骁龙6代和7代系列以及联发科8000系列等中端芯片组为这一增长提供了支持。
4.长城汽车在大连设立新公司,经营范围覆盖零部件研发
![]()
天眼查显示,大连长城智科汽车研发有限公司于11月7日成立,注册资本10万元。
该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字广告制作;数字内容制作服务(不含出版发行);专业设计服务;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新材料技术研发;汽车零部件研发;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汽车销售;动漫游戏开发;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开发;软件销售;知识产权服务;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等。
股权穿透显示,A股上市公司长城汽车是其唯一股东,持股100%,实控人由此指向长城汽车董事长、总经理魏建军。
分析认为,长城汽车全资设立大连长城智科汽车研发有限公司,是结合自身智能化、新能源战略布局,依托大连当地汽车产业优势,同时瞄准汽车产业价值链延伸趋势的一次重要战略落子。
根据大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的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关于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提档升级的提案》答复意见披露,大连目前已构建起较为完整的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体系。拥有奇瑞汽车大连分公司、东风日产大连分公司、大连氢锋客车有限公司等3家整车企业,华晨客车(大连)有限公司、大连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等2家专用车或组装企业以及大众一汽发动机、大众变速器、博格华纳联合传动系统、一汽大柴发动机、松下汽车电子等150余家汽车产业链规上企业。大连市汽车零部件产业有较强基础,产品种类齐全,覆盖从数控机床到发动机、变速器、电气系统、汽车音响、汽车轮胎等多项关键零部件。
大连长城智科汽车研发有限公司不仅覆盖上游的工程和技术研究、汽车零部件研发,还包含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汽车销售等下游业务。这种布局能实现技术研发与市场销售的紧密联动,研发端可快速接收销售端反馈的用户需求,针对性优化产品技术;销售端也能凭借自研技术的差异化优势吸引客户,形成 “技术支撑销售、销售反哺研发” 的良性循环,这也是车企从单纯制造商向综合出行服务商转型的典型操作。
5.Ceva NeuPro-Nano NPU支持出门问问TicHear语音AI,为智能边缘设备实现多语言设备端智能处理能力
![]()
出门问问在上海Ceva技术研讨会上现场演示的TicHear语音AI已针对Ceva的NeuPro-Nano NPU进行了优化,可提供多语言边缘智能。
随着紧凑型电池供电设备对智能化语音优先用户体验的需求日益增长,Ceva, In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CEVA) 持续扩展其NeuPro-Nano神经处理单元(NPU)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如今,Ceva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及语音交互技术先驱出门问问(Mobvoi)合作,宣布将出门问问的TicHear技术整合至NeuPro-Nano平台,为新一代可穿戴设备、消费电子及AIoT设备提供全面优化的音频前端与关键词检测(KWS)解决方案。
TicHear解决方案包含完整的音频前端处理模块,涵盖降噪、回声消除及波束成形技术,所搭载的语音识别技术基于神经网络并支持普通话、粤语及英语,识别准确率高达96%。这款集成方案针对NeuPro-Nano超低功耗NPU架构进行了优化,能够在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及嵌入式系统中实现始终启动的语音交互界面,无需依赖云端且不牺牲隐私安全。Ceva NeuPro-Studio开发环境现已支持出门问问全栈式AI神经网络算法,可让开发人员为针对NeuPro-Nano优化的多语言语音功能快速构建原型并进行部署。
出门问问人工智能算法平台研发总监孙鹏飞表示:“Ceva的NeuPro-Nano平台是部署TicHear技术的理想选择。此次合作将为从可穿戴设备到智能家电的广泛消费级应用带来强大稳健的低功耗语音AI技术,从而提升用户交互体验与设备易用性。”
Ceva人工智能部门高级产品营销总监Elia Shenberger表示:“出门问问的TicHear技术为我们的NeuPro-Nano生态系统注入了强大动力。双方携手合作,采用业界最高效的边缘AI NPU来打造直观的多语言语音交互体验。”
出门问问将与Ceva共同出席2025年11月11日在上海举行的Ceva技术研讨会,展示双方的联合创新成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