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新亭街飘出麻酱的醇厚混着红糖的焦甜,裹着炭火的烟火气的香气。顺着风钻进鼻腔,让人不自觉放慢脚步,循着香味寻过去。
![]()
面团在师傅手里摔打、折叠、擀压,动作娴熟得像一场无声的表演。“做烧饼,面是根儿。” 老师傅头也不抬,手腕发力将面团擀成薄饼,均匀抹上一层现磨的纯芝麻酱 —— 不是那种掺了水的稀酱,而是稠得能拉出丝,香气扑鼻的纯麻酱,再铺一层碾碎的红糖块,红色的糖粒嵌在深褐色的麻酱里,光是看着就透着甜润。
![]()
卷边、按压、撒芝麻,一个个圆鼓鼓的生坯被整齐摆进老式烤炉。炉内炭火正旺,烧饼贴在炉壁上,慢慢由白变黄,再染上一层诱人的琥珀色。芝麻在高温下噼啪作响,溢出油脂的香气;红糖渐渐融化,顺着烧饼的裂纹渗出,在表面凝成晶莹的糖壳,麻酱的焦香也愈发浓郁,整个街巷都被这香味笼罩。
![]()
等师傅从烤箱拿出烧饼,那股香气更是直冲天灵盖。刚出炉的烧饼烫得没法直接拿,得左右手来回倒腾,指尖能感受到外壳的酥脆,还能听见细微的 “咔嚓” 声。咬下第一口,先是外皮的酥,牙齿轻轻一碰就簌簌掉渣,细碎的芝麻混着脆壳,香气在嘴里炸开;紧接着是内里的绵软,层次分明的面皮吸饱了麻酱和红糖的精华,麻酱的咸香醇厚不腻,红糖的甜润温和不齁,两种味道在舌尖完美融合,甜中带咸,咸里透香,还有一丝炭火烤出的焦香,越嚼越有滋味。
![]()
热乎的烧饼最是解馋。上班族攥着一个赶地铁,暖乎乎的温度透过油纸传到手心,咬一口,酥皮掉在衣襟上也顾不上拍,只顾着感受那股子熨帖的香;学生放学扎堆来买,你一个我一个,掰开一半分享,红糖的甜混着少年的笑声,成了童年最难忘的味道;老奶奶提着菜篮子路过,总会带两个回家,“孙子就好这口,说比蛋糕还香”。
![]()
麻酱要选当年的新芝麻现磨,红糖得是古法熬制的老红糖,面粉要高筋粉,揉面要够力道,烤炉温度要刚好,多一份会焦,少一分不酥。传承百年如一日,把简单的食材做成街道上最动人的味道。
![]()
凉了的烧饼也有别样风味。外皮依旧酥脆,内里的红糖凝固成绵密的糖心,麻酱的香气更显醇厚。用平底锅稍微烘一下,又会恢复刚出炉的口感,酥得掉渣,甜得入心。有时候加班到深夜,煮一碗泡面,配一个红糖麻酱烧饼,咬下去的瞬间,所有的疲惫都被这满口的香气治愈。
![]()
这世上的美食或许有千万种,但最让人牵挂的,往往是这种藏在街角的烟火味。就像古火肴家烧饼铺子,用最简单的食材和最质朴的匠心,守护着祖上传承的味道,也温暖着每个食客的日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