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袁世凯临终前预言:‘只有三人能拯救中国’,他们到底是谁?他为何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这三个人身上?而这三个人又为何最终未能改变中国的命运?”
话说1916年6月6日的北京郊外,袁世凯住在定州山庄,病重反复不醒人事。有人守在床边,有人进进出出。最终,他缓缓睁开眼睛,低声嘀咕:“黎元洪能救中国,徐世昌亦可,段祺瑞也行。”话音刚落,便再无力气。83天帝梦,一代“土皇帝”就此谢幕。
袁世凯一走,民间欢呼,军阀们却暗暗盘算。那三位接过这根“接力棒”的人,的确在当时风头不小,可惜遗憾收场。
![]()
先说黎元洪。黎元洪从一个贫寒乡下娃,变成手握朝廷委任的湖北都督,升迁速度,简直无人可比。小时候家里穷得吃不上热饭,后来去天津上学,看着街上电线杆子,他就琢磨:这世界是不是得靠新技术、新思想才能强大?一心想为国效力的他,考入北洋水师。毕业时,李鸿章亲自题词赞赏,直接给了个六品官。
甲午战争时,他在北洋水师连当七级士官,带着舰艇冲锋陷阵,炮火见证他的胆识。战争结束后,回到天津,他常站在防波堤上望海,喃喃自语:“中国海岸线这么长,总得有人把它守住。”后来辛亥革命爆发,革命党人拉他当湖北都督,黎元洪没有多嘴,就去了。他接过武器,调兵遣将,随即围攻武昌。革命成功后,他被选为临时大总统的副手,也就是第一任民国副总统。袁世凯做了总统后,一封书信飞到湖北都督署:“元洪,来京进见,封你武义亲王。”黎元洪收到信,放下笔,就往北京赶。那一刻,他觉得国运在自己手里。
![]()
可荣誉来得快,实权却没跟上。袁世凯称帝后,他一再劝阻。可袁当不了夜皇,人却走火入魔。黎元洪自刎也不干,结果袁帝驾崩,他一纸总统诏书出来,当了第二任总统。就这样,一个副总统,变成了“老大”。只是,这位“老大”其实是傀儡。段祺瑞和曹锟在后面各拉各派,段祺瑞撂话:“你若敢动我手下军队,我就让你窒息。”黎元洪根本不敢硬碰,只好“劝”段祺瑞“让出实权”。段祺瑞扬起袖口,笑了下:“大总统,还是坐好吧。”黎元洪只好灰溜溜地辞职,逃回天津。1928年,正在天津办实业、看花过日子的他,一场脑溢血,结束了这段颠簸一生。
说完黎元洪,就得提徐世昌。徐世昌和袁世凯的缘分,要追溯到1871年,他参加乡试落榜,正愁没钱交房租,忽然有人送来几个银锭。打开一看,是袁世凯签字的——“世昌,你算是有才,先拿去还债!”从此,徐世昌欠下“老板”的人情账,吃得再苦,也抬不起头来。成了翰林后,他没当真想做实事,只在各路官员圈子里转悠。直到袁世凯当了督练新军,找他做参谋。徐世昌整理奏折,改来改去,帮袁世凯踏出第一步。
![]()
1906年,他被授命去东北治河,三年连拿两幅河图,疏通漕运堤坝,盛传一句话:“徐公疏河,刮骨疗毒似的痛快。”因此朝廷信任他,升为军机大臣。此时的徐世昌,左右逢源,宴请名门望族,举觥交错,他一杯接一杯,笑脸盈盈。黎元洪和段祺瑞不搭界时,徐世昌居中调和;段、冯插手时,他又一路摊牌,唱和声。1920年黎段大战,双方僵持不下,人家都在前线列队死拼,徐世昌却在北京演说:“各位,和谈最重要。”好几次,他坐在总统府长椅上,眺望院子里鸽子飞过,轻声叹道:“天下大势,难在一朝一夕。”于是他就捞了大总统的位置。可当曹锟逼宫后,他实权全被收回,“乾坤未定,我先一步退场”,又一个“养老官”身份。1939年,他在天津老宅安详离世。
最后说段祺瑞。段祺瑞是袁世凯最倚重的军事将领之一。1865年生于安徽庐州,他少年聪慧,被李鸿章选送去北京武备学堂,学成后又被送到德国当兵,练就一身洋枪洋炮。他回国不到两年,就帮助袁世凯屯兵山东,镇压义和团,军威日盛。那年冬天,胶济铁路旁,段祺瑞带军连夜架炮,冒着刺骨寒风,连轰三小时,逼得团丁四散,战后袁世凯给他写信:“你的军队,是我最可靠的盾牌。”
![]()
1912年新政还在试探阶段,段祺瑞率46位重臣“督促”宣统皇帝退位,他手里攥着几张威胁文书:“不退,就击毙京师守备。”2月15日,退位诏书在钦安殿揭榜。段家人都说他铁面无私,可他当时摇头:“我不是要当皇帝,我只是想让百姓有饭吃。”他回到天津,却发现有人偷偷在报纸上写他:“北洋总理段公,铁血柔情兼备。”他没理,只把那张剪报圈了圈,装进抽屉。
可天有不测风云。1920年,直皖之争爆发,段祺瑞一战失利,被迫辞职。冯玉祥当政时,怕乱局,又三请段公出山,段祺瑞叹声:“这江山,不是我一个人能收拾的。”1926年他再度下台,潇洒地回家,捧经卷,诵佛号,直到1937年病逝。
他们三人,个个英俊能干,袁世凯看重他们的军政才能,也相信他们能“接过接力棒”。可事实证明:黎元洪缺乏实权,徐世昌善于周旋却没魄力,段祺瑞铁腕带感,却招致更多军阀仇家。加上列强环伺,民主共和的思想此起彼伏,军阀割据愈演愈烈,哪怕他们再强,也撑不住这庞大的碎片化局面。最后,“救中国”的梦想,成了历史的注脚。
袁世凯的预言,带着一丝宿命感。三人都有能力,却终究被时代的洪流卷走,你说这是人心所向的拯救,还是一场注定的荒诞?信息来源:[《民国人物传》《北洋军阀研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