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青年观察·大学的路怎么走丨大三学生怎样看待“卷”与“躺”

0
分享至

人民日报记者 黄超

大学,是人生中重要的一环,是成长中的关键时期。在大学里,青年人由青涩走向成熟、由单纯走向丰满,知识框架渐成体系、价值观逐步养成。新学期,各地高校迎来一批新同学,他们将在大学校园里度过一段别样的时光。

如今,大学校园里是怎样一番天地?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面临哪些困惑?如何不虚度这段美好的年华,让未来之路走得更远?人民日报今起推出“大学的路怎么走”系列报道,走进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场景,关注他们关心的话题,倾听他们的所思所想。

——编者

晨光熹微,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人流开始涌动。有的同学提前到教室预习,有的踩着铃声赶来,还有的在晨跑后神采奕奕地走向教学楼。对新学期入学的大学生来说,适应新的学习日常是一门“必修课”。

“第一次读全英文专业论文时,我一边查翻译一边焦虑,两小时才读完3页。”一位大三学生说起初次接触专业文献,那份无措至今难忘。研究生们还担着科研任务:“有时,实验连续失败好几周,挫败感比考试失利更让人难受。”

学习和学业无疑是大学生活的重心。怎样规划大学的学习生涯,如何找到自己的学习节奏?移动互联时代,网络信息高度发达,人工智能“亲测好用”,当代大学生何以学习、所学为何?近日,记者走近浙江大学大三学生,看这里的大学生以怎样的姿态面对学习。

课堂内外的兼顾:

关键是找到“内驱力”

临近考试周,浙江大学图书馆一座难求。教学楼、文化长廊、学院自习室等各类自习区域,从早到晚座无虚席。而玉湖4舍的220寝室,已然成了安静的自习空间。

书桌前,植物保护专业大三学生童浩哲正在专心致志地复习。墙板上钉着详细的复习计划表,面前打开的《植物化学保护学》满是标记和批注。

“这部分知识点比较多,容易混淆,得专门拿下它。”童浩哲指着计划说,“下午先复习3个章节的知识,晚上‘刷个夜’,拿历年题练练手,这样更有条理。”

除了“应对”阶段性考试,更多学生选择投身长期的研究型学习。

在茶学实验室,同寝室的张哲威每周三、周四下午都雷打不动地来到这里。“日常课程以外,我都会留出固定时间做科研训练,科研的长周期教会我目光长远,合理规划时间。”张哲威说。

随着学校以及院系各类科研培养计划的推进,越来越多学生从大一、大二起便走进实验室、课题组,开展科研训练和课题研究。“这种学习模式不仅能满足学生探索个人兴趣、突破知识边界的内在诉求,更能锻炼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陈云说。

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课堂已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看法也在变。“我们更渴望在课堂上接触到新颖前沿的内容,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和其背后的意义,学会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真正学到些‘活’的知识。”张哲威说。

课堂之外,互联网成为不少大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平台。

“除了学校的在线课程,我经常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选一些名校慕课,进一步学习专业课中自己更感兴趣的内容。”农学专业大三学生赵鼎言还经常“泡”在网络平台B站的学习区,“身边不少同学在课余时间跟着UP主学习编程、PS、视频剪辑等技能,能够快速上手。”

“大学不像高中,要让学习成为一件自主的事情,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规划学习路径。”童浩哲说,“既可以为了满足专业深化与应对备考而学习,也可以为了兴趣自主探索学习。总之,关键是要找到学习的‘内驱力’,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

节奏与效率的优化:

善用各类新型学习工具

对园艺专业大三学生张雨洁而言,掌控学习节奏是关键。“在学期初规划整体计划,在考前进行针对性冲刺”是她把握课程学习的策略。

安静的教室里,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大三学生刘润卿的电脑屏幕上,同时开着几个窗口:好几篇关于“土壤有机碳”的文献,正在运行中的统计软件,还有他精心维护的数据库文件。

与那些需要“摆弄瓶瓶罐罐”的实验室不同,他的“实验场”是海量的学术论文与数据集,科研训练是一场在数字与文字间进行的漫长跋涉。他把这段漫长的科研之旅,拆解到每周、每日的文献阅读与数据处理日程中,让每一步思考与发现都变得清晰且踏实。

当下,越来越多大学生选择借助各类日程软件管理时间。

点亮手机屏幕,赵鼎言展示着日历APP中五颜六色的区块。“橙色代表的是专业课,固定课表的情况下,我一般会设置每周重复日程;绿色代表科研任务,蓝色是学生组织的活动,紫色的时间留给运动。”他笑着解释,“每周日晚上,我都会专门留出几格‘空白时间’,就像日程表里的‘应急车道’,万一实验做晚了或者突然要开会,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如今,合理运用各类学习工具,已成为大学生的常态。“这两年,DeepSeek、豆包等AI工具成为我们自主学习的重要辅助。这些工具能快速解答疑问、辅助梳理思路、即时补充知识,是提升学习效率的助手。”刘润卿说。

“与以前被动接受知识不同,现在的学生主动出击,把在线课程、学术数据库、开源社区等都变成自己的资源库。”在陈云看来,学生们为自己定制学习资源,学习效率确实有所提升。

然而,即便规划再细、热情再足,学习路上仍有“独自扛不住”的时刻:实验熬到深夜没处觅食、专业难题“卡壳”想找咨询、压力积累到想中途“摆烂”……对此,浙江大学搭建多层次支持体系,为学生提供化解这些困境的“缓冲垫”——辅导员、班主任、“新生之友”等多方力量协同发力,共同帮助新生适应大学节奏;各类专业分享会、专题讲座为同学们打开认知专业的窗口;进入专业学习后,朋辈辅导、本科生导师制等多元指导体系持续发力。

在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桃李有言”师生交流平台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和高质量成长提供支撑。“我们想让学生知道,遇到坎儿不用硬扛,无论是学业困惑还是心理压力,都能找到人聊,一起面对。”辅导员刘耀威说。

“卷”与“躺”的认知:

在竞争中保持自洽

为了“刷”绩点,不断投入已掌握知识的学习;为了攒简历,跟着社交平台上的攻略报考各种证书……有人说,现在的大学生竞争压力大,学习太“卷”了;也有的同学自认“卷”不过,干脆选择“躺平”。学生如何看待大学学习生活的“卷”与“躺”?

“其实,我身边不少同学既不是跟风‘卷’,也不是盲目‘躺’。”童浩哲的观点具有一定代表性。就他而言,面对部分通识选修课,会以相对松弛的心态选择性参与;而遇到感兴趣的科研训练项目,却愿意全身心“泡”在实验室,主动自学课外技术。“这对培养科研技能、衔接研究生阶段特别有意义。”

“学习,是青春的主旋律。重要的是,找到自身兴趣所在。”在刘润卿看来,健康有益的“卷”,是实现自我成长,而非为了压倒别人。“不能简单说花时间多、做事多就是内卷。如果是为了个人追求和长远发展,付出更多时间就是值得的。”刘润卿认为,找到一件能让人抛开“卷”“躺”之争的事情,并为之投入,学习便会成为值得期待的成长。

陈云担任过多年班主任,他时常对学生说:“要时刻关注国家需求和农业及生命科学的前沿,多思考所学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关系,带着这样的使命感学习。当意识到自己的努力有更深远的意义,那些看似枯燥的实验过程和艰难的文献阅读都会变得值得。”

一段时间以来,有学生将考研、考公等作为阶段性目标。而另一方面,不少人开始转变——将学习的意义拓展为对自我成长乃至社会价值的立体塑造。

“大学带给我的收获,是学会了如何为目标努力争取,以及平和看待他人的优秀。在竞争中保持平衡与自洽,这是超越知识的能力与智慧。”汉语言文学(强基计划)专业大三学生顾栖桐说。

除了找到理想工作或考上研究生,一些学生主动探索更多可能——选修感兴趣的课程,在各类竞赛和实践中锻炼能力,或是奔赴西部地区志愿服务、支教基层,潜心钻研、锤炼本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这些选择的背后,是年轻人对成长路径的重新定义。”刘耀威说,这需要他们不断思考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不被单一标准定义,在自主探索中成长,在多元尝试中突破,做到会学习、更会创造。

“青年处于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外部社会的快速变革既带来了机遇,也加剧了大学生群体的内在焦虑与认知负荷。”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姜浩哲说,“提升自我认知能力,是青年成长路上的重要课题。与此同时,高校更需主动作为,通过重塑支持体系与评价生态,改革课程教学评价机制,将‘学会学习’纳入系统性教学范畴,全方位助力青年实现全面发展。”

(沈鑫参与采写)

来源:人民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官媒发文,63岁何超琼再破天花板,让许晋亨和整个豪门圈沉默了

官媒发文,63岁何超琼再破天花板,让许晋亨和整个豪门圈沉默了

小鬼头体育
2025-11-10 04:33:10
王栎鑫为女儿庆生,正式告诉儿女离婚

王栎鑫为女儿庆生,正式告诉儿女离婚

锋哥与八卦哥
2025-11-11 13:13:00
发现一个很辛酸的现象:低层次的家庭,个个是犟种

发现一个很辛酸的现象:低层次的家庭,个个是犟种

婉秋聊育儿
2025-09-30 21:59:48
45分大胜!江苏锁定第1,罗欣棫爆发砍26分12板,新疆5人打满全场

45分大胜!江苏锁定第1,罗欣棫爆发砍26分12板,新疆5人打满全场

萌兰聊个球
2025-11-11 15:33:36
什么时间血液最黏稠?两个时间多喝水,或有助稀释血液,疏通血管

什么时间血液最黏稠?两个时间多喝水,或有助稀释血液,疏通血管

医学原创故事会
2025-11-10 23:50:03
湖南一小学生范语嫣去世!仅11岁,天赋异禀成绩好,曝原因太可惜

湖南一小学生范语嫣去世!仅11岁,天赋异禀成绩好,曝原因太可惜

小鬼头体育
2025-11-10 13:41:48
杭州婚宴翻车了:新娘换装85分钟,22桌宾客走了一半,网友:活该

杭州婚宴翻车了:新娘换装85分钟,22桌宾客走了一半,网友:活该

刘哥谈体育
2025-11-02 14:32:38
4.99万!刘强东新车价格大反转,轰动全网

4.99万!刘强东新车价格大反转,轰动全网

新浪财经
2025-11-11 09:08:48
A股: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明天,11月12日,很有可能这样走

A股: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明天,11月12日,很有可能这样走

云鹏叙事
2025-11-11 16:13:51
他信儿子罕见露面!脸部浮肿老了一圈,和佩通坦姐妹一同探望父亲

他信儿子罕见露面!脸部浮肿老了一圈,和佩通坦姐妹一同探望父亲

照见古今
2025-11-11 18:10:12
有趣!小组赛装死,淘汰赛爆发,砍全队最高19分,粤蜜:他不装了

有趣!小组赛装死,淘汰赛爆发,砍全队最高19分,粤蜜:他不装了

南海浪花
2025-11-11 06:31:53
袁天罡首次面圣,见到李世民时心头一惊!悄悄对李淳风说出一段预言

袁天罡首次面圣,见到李世民时心头一惊!悄悄对李淳风说出一段预言

古怪奇谈录
2025-10-31 09:56:30
詹姆斯被下放,即将复出!东契奇38分兜底,哈里森成了背锅侠?

詹姆斯被下放,即将复出!东契奇38分兜底,哈里森成了背锅侠?

Haviven聊球
2025-11-11 21:23:41
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解读:让历史做评价

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解读:让历史做评价

小筑
2025-11-09 10:03:20
孩子心里,亲人的“排序”是这样的,不管你是妈妈还是奶奶

孩子心里,亲人的“排序”是这样的,不管你是妈妈还是奶奶

十点读书
2025-11-10 19:34:38
多地政府主要领导调整!

多地政府主要领导调整!

上观新闻
2025-11-11 12:48:03
文班亚马你超神了,这项79年没人做到的纪录,今天被你实现了

文班亚马你超神了,这项79年没人做到的纪录,今天被你实现了

大西体育
2025-11-11 12:07:01
没人生娃了?上海一产科医生称:从一晚上8个剖腹产到现在1个没有

没人生娃了?上海一产科医生称:从一晚上8个剖腹产到现在1个没有

另子维爱读史
2025-11-11 21:11:26
洪都拉斯总司令替父回中国寻根,谁料找到老家时,遇见87岁亲哥哥

洪都拉斯总司令替父回中国寻根,谁料找到老家时,遇见87岁亲哥哥

历史龙元阁
2025-11-02 15:20:04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健身厨屋
2025-10-20 12:22:34
2025-11-11 22:23:00
中工网 incentive-icons
中工网
中工网为全国总工会主管、工人日报社主办、中国工会网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和管理的中央新闻网站
306769文章数 1182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北京10所学校!教育部公示最新名单

头条要闻

美方代表拒绝出席第四轮国别人权审议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美方代表拒绝出席第四轮国别人权审议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教育
家居
本地
旅游
公开课

教育要闻

“真女人就来10001对掏”,考研生晒报名截图,网友:掏过头咋办

家居要闻

国美学子 打造筑梦空间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凌滩玉魄淬千年,诗意钢城马鞍山

旅游要闻

黔东南:规划先行 “一张蓝图”锚定目标奋勇前进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