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晚上刷到朋友圈里同事发的露营视频——他带着航拍器、充气沙发和星空帐篷,在郊外山顶等到半夜拍银河,配文“逃离城市的浪漫”。我把手机递给媳妇,她瞥了一眼就放下:“上次咱们去郊外,堵在高速上三个小时,到地方发现营地满了,最后在路边啃了顿泡面就回来了。”我摸着手机壳上沾的饼干渣,突然想起上周六去楼顶晒被子时的场景:天台上晾着几床花被单,李婶种的仙人掌开着嫩黄的花,风把远处菜市场的叫卖声吹得忽远忽近,夕阳把整个城市都染成了橘色。
那天我站在天台边缘,看着楼下车水马龙,突然觉得“逃离城市”未必非要去远方。咱们住的老楼虽然没电梯,但楼顶天台就是块“宝藏地”——没有拥挤的人群,没有昂贵的门票,只要搬把椅子上来,就能把日常的烟火气和天边的晚霞撞个满怀。晚上躺在床上,我跟媳妇说:“周末咱们去天台露营吧,就带张凉席和一口锅。”她愣了一下,笑着说:“你这是穷到想出新花样了?”但眼里却闪着期待的光。
一、选址:从“高速堵车”到“爬五层楼”
决定去天台露营后,我特意提前“踩点”。我们住的老楼共六层,楼顶天台没有上锁,水泥地面被太阳晒得有些开裂,靠墙边摆着几户人家的旧花盆,李婶还搭了个简易的木架子,用来晾腊肠和干辣椒。天台的东南角有棵老槐树,树枝伸到了楼外,树荫正好能遮住小半块区域,下午三点以后就晒不到太阳了。最让我满意的是,从家门口到天台只需要爬五层楼,就算忘带酱油,跑下来拿也不费劲。
周五晚上,我没翻露营攻略,而是打开了阳台的储物柜。媳妇见我把凉席、薄被和家里的旧铁锅装进编织袋,又把儿子的蜡笔和画纸塞进去,忍不住问:“你这是要去天台摆摊吗?”我晃了晃手里的搪瓷杯:“咱们这次不搞‘仪式感’,就当在天台上吃顿晚饭,看看星星。”儿子抱着他的毛绒兔子跑过来:“妈妈,我要在天台上画晚霞!”媳妇无奈地摇摇头,却转身从冰箱里拿出了五花肉和土豆——那是她最拿手的炖菜食材。
周六下午四点,我们开始“搬家”。我扛着折叠桌走在前面,媳妇提着装菜的塑料袋,儿子抱着画夹跟在最后。爬到三楼时,遇到正要下楼倒垃圾的李婶,她看着我们的装备,笑着说:“你们这是要上天台‘过日子’啊?”我停下来喘了口气:“李婶,一会儿炖了肉来尝尝?”她摆摆手:“不了,我晚上要跳广场舞,给你们留了串葡萄,就挂在天台的架子上。”
![]()
二、装备:没有“网红款”,只有“家常物”
到了天台,我先把折叠桌支在槐树下,再把凉席铺在桌子旁边,用几块砖头压住边角。媳妇从塑料袋里拿出铁锅,我则去李婶的架子上摘了串葡萄——紫莹莹的葡萄还带着露水,咬一口甜得眯起眼睛。我们没带电煮锅,直接把铁锅放在天台的旧煤炉上(那是之前冬天有人用来烤红薯的),捡了几块干树枝烧起来。煤炉里的火苗“噼啪”作响,烟顺着风飘向远处,媳妇赶紧把腊肠和干辣椒挪到了上风处,嘴里念叨着:“可别把李婶的年货熏黑了。”
等肉炖熟的功夫,儿子已经趴在凉席上画起了画。他把晚霞画成了粉色的棉花糖,把老槐树画成了举着绿伞的巨人,还在画纸角落画了我们一家三口——三个脑袋凑在一起,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媳妇坐在折叠椅上,一边摘菜一边跟我聊天:“你看人家露营都用网红帐篷,咱们这煤炉加铁锅,活像小时候在姥姥家的院子里。”我说:“这才舒服呢,不用琢磨怎么搭帐篷,不用怕风把充气沙发吹跑。”
肉炖好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我把铁锅端到折叠桌上,撒上一把葱花,香味瞬间飘满了天台。李婶跳完广场舞回来,特意绕到天台上看了看:“哟,炖肉呢?真香!”我赶紧给她盛了一碗:“您尝尝,我媳妇的手艺。”她接过碗,咬了一口土豆,连连点头:“比饭店里的还好吃!下次我把家里的烧烤架拿来,咱们一起烤玉米。”儿子举着画纸跑过来:“李奶奶,你看我画的晚霞!”李婶蹲下来,摸着他的头说:“咱们小宝画得比真的还好看!”
![]()
三、时光:没有“打卡拍照”,只有“唠家常”
吃完晚饭,我把凉席搬到天台中间,我们一家三口躺在上面看星星。城市的灯光太亮,只能看到几颗最亮的星星,但儿子还是兴奋地指着天空:“爸爸,那颗星星在眨眼睛!”媳妇靠在我的肩膀上,手里拿着半串葡萄,慢慢悠悠地吃着。远处的高楼亮着万家灯火,楼下传来小贩收摊的吆喝声,煤炉里的火苗已经灭了,只剩下余温慢慢散开。
李婶走后,天台上就剩下我们三个人。媳妇突然说:“其实这样挺好的,不用赶时间,不用跟别人比谁的装备好,就安安静静地待着。”我点点头,想起上次去郊外露营,为了拍一张“星空帐篷”的照片,熬到半夜冻得瑟瑟发抖,结果照片还没拍好,帐篷就被风吹塌了。而现在,我们躺在凉席上,闻着衣服上淡淡的肥皂味,听着儿子絮絮叨叨地讲幼儿园的趣事,心里比任何时候都踏实。
九点多的时候,风有点凉了。我们把薄被盖在身上,儿子枕着我的胳膊,很快就睡着了,手里还攥着他的画纸。我和媳妇静静地躺着,看着天边的月亮慢慢爬上来,把槐树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没有手机的消息提示,没有景区的广播声,只有彼此的呼吸声和偶尔传来的蝉鸣。媳妇轻声说:“以后每个周末都来天台吧,比去外面挤热闹强多了。”
![]()
四、收尾:不是“返程”,而是“回家”
十点多的时候,我们开始收拾东西。我把煤炉里的灰烬倒掉,媳妇则把铁锅和碗洗干净,儿子揉着眼睛跟在后面,怀里抱着他的毛绒兔子。锁上天台门的时候,李婶家的灯还亮着,隐约能听到她看电视的声音。走下楼,楼道里飘着张奶奶家熬的中药味,三楼的小孩还在弹钢琴,弹的是《小星星》。
回到家,我把凉席铺在客厅的地上,儿子直接趴在上面睡着了。媳妇把炖肉的剩菜装进保鲜盒,嘴里念叨着:“下次要带点玉米来,放在煤炉上烤肯定香。”我坐在沙发上,喝着杯里的凉白开,突然觉得“露营”的意义从来不是逃离生活,而是在平凡的生活里找到不一样的乐趣。就像我们的天台,没有柔软的草坪,没有精致的装饰,但有老槐树的阴凉,有李婶的葡萄,有儿子的笑声——这些藏在日常里的温暖,比任何远方都更让人留恋。
周日早上,我在楼道里遇到李婶,她手里拿着几串玉米:“给你们留的,新鲜的甜玉米,下次去天台烤着吃。”我接过玉米,心里暖暖的。原来最好的露营,不是在攻略里找风景,而是在自己的生活里,发现那些被忽略的美好。就像我们住的老楼,爬楼梯虽然累,但楼顶的天台藏着整个城市的晚霞;日子虽然平淡,但一顿铁锅炖肉、一场星空下的聊天,就能把平凡的周末过得热气腾腾。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