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帕金森,很多人只知 “手抖”,却不知它的进展速度远超想象。田丰大夫结合临床数据提醒:未经有效干预的帕金森患者,6 年内有 40% 会发展到卧床不起,日常生活全靠他人照料;更令人揪心的是,约 10% 患者会因感染、骨折等并发症离世。其实早发现 2 个预警症状,及时干预,就能大幅延缓病情进展。
![]()
一、别忽视!这 2 个症状是帕金森的 “早期信号”
1. 静止性震颤:休息时手抖,活动后减轻
多数患者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静止性震颤”—— 坐着不动时,手指、手腕会不自主抖动,像在 “数钱” 或 “搓丸子”,拿东西、写字时反而减轻。田丰大夫举例:58 岁的王先生发现看电视时左手总抖,以为是疲劳没在意,半年后右手也开始抖,连端杯都困难,确诊时已错过最佳干预期。他强调:“这种震颤多从单侧肢体开始,若持续超过 2 周,一定要及时检查。”
2. 动作迟缓:穿衣服、走路变 “慢半拍”
比手抖更易被忽视的是 “动作迟缓”—— 穿袜子要比以前多花 10 分钟,系鞋带总也系不紧,走路时步幅变小、身体前倾,像 “赶不上节奏”。田丰大夫解释:“这是大脑神经信号传递变慢的表现,若家人发现老人做事突然‘变慢’,别误以为是‘老了没力气’,可能是帕金森的预警。” 曾有患者因动作迟缓被家人埋怨 “磨蹭”,直到无法独立走路才就医,此时病情已较严重。
![]()
二、田丰大夫:早干预是延缓病情的关键
田丰大夫指出,帕金森虽无法根治,但早发现、早用中医调理,能显著降低卧床和并发症风险:
症状较轻时:用 “益气活血汤”(含黄芪、当归)改善气血循环,减轻震颤、迟缓,帮助维持基本生活能力;
出现肢体僵硬时:加用 “通络除僵汤”(含川芎、地龙)疏通经络,避免肌肉僵直加重,减少跌倒风险。
72 岁的刘奶奶确诊后及时调理,3 年来不仅能自己做饭、散步,还能帮家人择菜,未出现明显病情恶化。
![]()
三、中医调理 + 日常护理,降低并发症风险
田丰大夫强调,除了治疗,日常护理也能减少并发症:
防跌倒:在家中安装扶手、防滑垫,避免患者单独洗澡、上下楼梯;
防感染:鼓励患者适度活动(如慢走、太极),增强免疫力,避免长期卧床引发肺炎;
饮食辅助: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芹菜、燕麦),改善帕金森患者常见的便秘问题。
![]()
无法面诊的患者,可通过远程视频会诊,田丰大夫会根据症状、体质制定个性化方案,药物代煎邮寄到家,同时指导护理细节。他常说:“帕金森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视早期信号。早发现、早调理,就能让患者少受痛苦,多享受几年自主生活。”
(温馨提示:出现疑似症状需及时就医确诊,具体诊疗遵医嘱,不可自行用药或调整方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