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图像下的 “导弹扩张” 论调
当地时间 2025 年 11 月 9 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发布了一篇题为 “中国导弹产能与基地扩建:地区安全的新变量” 的报道,声称其团队耗时数月,通过商业卫星图像比对与数据分析,梳理出中国火箭军相关的 136 处关键设施,涵盖导弹生产工厂与发射基地两类。
报道中详细提及,这 136 处设施里超过 60% 正处于扩建或升级状态,其中 99 家导弹生产厂中有 65 家在扩大产能,37 个火箭军基地里 22 个完成了基础设施改造,过去五年间相关设施的总建筑面积增加了 2100 万平方英尺,相当于 375 个足球场的面积总和。
![]()
美媒特意点出北京郊区一家生产东风 - 26 导弹的工厂,称其厂房面积较 2020 年扩大 50%,配套的零部件仓库新增两栋,甚至通过高清卫星图 “捕捉” 到沿海某处火箭工厂陈列着 18 米长的导弹弹体。
更引人注目的是,美媒引用前北约军控主任威廉・阿尔贝克的言论,声称中国导弹生产基地已 “堆满弹体”,这种量产能力与美国洲际导弹当前面临的量产困难形成鲜明对比,甚至臆测中国 “已储备万枚导弹,可形成饱和打击能力”。
![]()
日本近期的军事动向
就在美媒发布相关报道前,日本正密集开展一系列军事行动,引发地区关注。2025 年 10 月下旬,日本陆海空自卫队在全国多地及周边海空域启动大规模联合实兵演习,这是该国 3 月成立统合作战司令部后首次举行此类演练,美军与澳大利亚军队还参与了部分课目。
此次演习规模空前,共派出约 5.8 万人参演,出动 4000 台车辆、60 艘舰艇和 300 架飞机,课目覆盖陆、海、空、天、网及电磁频谱等多域作战场景。
![]()
在西南诸岛方向,自卫队在奄美大岛和种子岛开展岛屿防卫训练,在冲绳县岛屿实施舰机实弹射击;美军参与了石垣岛的防灾训练与太平洋反舰作战训练,澳军则派出 1 艘舰艇协同参演。
演习中,日本自卫队实现了 “陆海空全域协同”,陆自北部方面队布防时,海自地方队同步实施海域警戒,空自 F-15 机群提供空中掩护,三方通过统一指挥系统共享态势。
更值得关注的是,统合作战司令部首次与驻日美军天基预警系统直接对接,驻日美军司令部还计划从横田基地迁至东京市中心,以缩短与日方指挥机构的物理距离。
![]()
此外,鹿儿岛、奄美等地的民用机场与港口被纳入训练,自卫队演练了战机起降补给与弹药跨域运输,进一步推进西南诸岛军事要塞化。
与此同时,日本新首相上台后提出将 “防卫费占国内生产总值 2%” 的目标提前至 2025 年度完成,并计划在 2026 年底前修订 “安保三文件”,这些动向与军演共同构成了地区安全局势的新背景。
![]()
美媒口中的 “产能与部署”
美媒在报道中试图构建 “中国导弹能力针对日本” 的叙事,将中国导弹基地扩建与日本军事动向相关联,甚至炒作 “日本若越界将遭导弹雨打击” 的论调。
他们通过对比 2022 年俄乌冲突前后的卫星数据发现,中国导弹基地的扩建速度在冲突爆发后几乎翻倍,据此推测中国是在吸取俄军导弹数量不足的教训,刻意提升产能储备。
![]()
报道中还列举了具体的基地改造细节,称沿海和边境的多个火箭军基地加修了快速反应通道,发射车从掩体驶出即可进入作战状态,这种改造被美媒解读为 “提升对东北亚方向的快速打击能力”。
美媒还提到,2025 年中国国防预算达 1.78 万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 7.2%,连续十年保持个位数增长,声称这笔资金 “重点流向了导弹生产与基地建设领域”。
![]()
对于导弹型号,美媒特别关注了东风 - 17 与东风 - 26 两款武器,称前者具备高超音速突防能力,后者作为 “反舰弹道导弹” 可覆盖西太平洋海域,这些型号的量产 “将对日本及驻日美军构成直接威慑”。这种将正常国防建设与地区局势强行挂钩的表述,成为报道的核心叙事逻辑。
客观事实与媒体解读的差异
事实上,美媒的相关报道存在明显的解读偏差。公开信息显示,中国火箭军设施的扩建升级是国防建设的正常组成部分,136 处设施中扩建的 22 个火箭军基地里,有 15 个位于内陆或沿海纵深地带,布局呈现防御性特征。
![]()
中国历年国防白皮书均明确坚持 “防御性国防政策”,发展军事力量的核心目的是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美媒炒作的 “万枚导弹储备” 并无实据,其引用的 “弹体堆满生产基地” 说法,仅来自单一角度的卫星图像解读,缺乏权威数据支撑。
![]()
而所谓 “针对日本的轰炸计划”,更是典型的主观臆测,中国始终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军事力量发展从不针对特定国家。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自身在亚太地区频繁开展军事演习,拉帮结派构建军事同盟,还在日本、韩国部署大量导弹设施,这些举动才是加剧地区紧张局势的重要因素。美媒对自身及盟友的军事活动避而不谈,却对中国正常国防建设大肆渲染,这种双重标准显而易见。
![]()
结语
美媒关于 “中国轰炸计划” 的报道,本质上是对中国正常国防建设的刻意曲解,其通过拼接卫星图像、引用片面言论构建的叙事,既缺乏事实依据,也忽视了地区安全局势的真实成因。
中国导弹基地的扩建与产能提升,是应对复杂国际安全环境的必要举措,如同家庭安装防盗门,核心目的是自保而非挑衅。
![]()
日本近期的军事动向确实值得关注,但将其与中国国防建设强行关联并炒作 “导弹威胁”,显然是别有用心。在全球化时代,地区安全需要各国共同维护,靠渲染对立、制造恐慌无法解决问题。
中国始终坚持防御性国防政策,坚定维护和平稳定,任何试图通过虚假报道抹黑中国的做法,都难以掩盖事实真相,更不利于地区和平与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