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人在网上嚷嚷,说云南有种苹果长得实在太丑,根本下不去嘴。这话题一下子炸开锅,好多人跳出来说早就受不了这种苹果了。
明明前几年还火过一阵,现在却被疯狂吐槽。到底发生了什么?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些被疯狂嫌弃的丑苹果,到底踩中了大家哪些雷点!
![]()
外表不过关,第一眼就输了
现在的人买水果,谁不是先看脸?光滑饱满、颜色鲜亮的苹果才讨喜。可云南某些产区的苹果偏偏长得歪瓜裂枣,表面斑斑点点,颜色也深浅不一。别说送人拿不出手,自己吃都觉得别扭。很多人逛超市挑水果时,手刚一碰就立马缩回来——这颜值,实在爱不起来。说到底,在水果界混,长得丑真的吃亏。
![]()
品质不稳定,买一次悔一次
不少人反映,买回来的丑苹果外表看着还行,切开才发现里面已经坏掉。果肉发黑发软,甚至腐烂流汁。明明花的是好苹果的价钱,拿到手的却是次货。有人一次性买了好几斤,结果能吃的不超过两个。这种糟心体验,一次就够够的。谁也不想花钱买罪受,更别说信任感被彻底击碎。
![]()
口感时好时坏,完全看运气
有人说丑苹果其实特别脆甜,比普通苹果好吃得多。但也有人吐槽,说是又酸又涩,嚼着像木渣。同一个品种,不同批次、不同果园,味道能差出十万八千里。消费者根本摸不透规律,纯靠运气买。今天甜明天酸,谁敢一直回购?毕竟大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没人愿意一直赌。
![]()
市场推广乏力,知道的人太少
虽然网上偶尔有人安利,说丑苹果其实内在美,但声音太小,根本传不开。很多人压根不知道它的存在,或者只停留在“听说很丑”的印象上。没有品牌背书,没有稳定供应链,也没有人持续讲故事。光靠少数人自发推荐,根本成不了气候。最终结果就是,知道的人不买,想买的人找不着。
![]()
说到底,云南丑苹果的问题不是单纯因为丑,而是丑还没丑出特色,品质还忽上忽下。消费者越来越精明,光靠“自然原生态”这种说辞已经不够了。你得又好吃、又稳定、还得让人买得放心。否则,再特别的故事也救不了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