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第20天上】重读路遥先生著作,《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第一章。
原文简介:
黑色的新式“伏尔加”轿车在春雨中穿行,省委书记乔伯年沉默地望着窗外。北方荒凉的黄土高原、中部肥沃的“白菜心”平原、南方贫瘠的山区——三种地貌勾勒出全省的贫富悬殊。他刚上任不久,面对三千万人口的温饱问题,心情沉重。
乔伯年头发斑白,身躯瘦削,但眼睛锐利如青年。“文革”的摧残未能磨灭他的斗志,反让他在花甲之年扛起振兴重任。他深知,中间一点“白菜心”,周围全是“菜帮子”的省情急需改变。南北山区贫困已达“紧急状态”,而当地领导思想僵化更让他心焦。
途中,他刚视察完农业科研中心。那里人才荟萃,却因后勤保障不足,科学家们生活困顿。乔伯年连夜开会,决定升级行政建制以解决问题。“科学是农业发展的钥匙”,他坚信这片土地的未来寄托于此。
返程时,黄昏的省城拥堵不堪。公交车站人群拥挤,雨中等待的市民苦不堪言。乔伯年在车内叹息,“挤不上车的滋味他感同身受”。
回到省委大院,他发现有人正在自家院子移栽花草。秘书长张生民本想美化环境,乔伯年却坚决制止:“我准备在这地方种点庄稼!”他偏爱庄稼的淳朴美感,更不忘自己来自土地。
进门后,他先为病妻秀英熬药。多年相伴,妻子在“文革”中为他积劳成疾。他一边熬药,一边与保姆拉家常,努力消除她的拘谨。电话铃响起,他紧急召集市领导次日开会——一个在车上“构思”的计划即将实施。
晚餐未毕,客人已至。副书记石钟汇报山区领导班子调整,提到田福军这位能干的干部。乔伯年虽疲惫,仍坚持“吃着谈着”。当晚接连接待四五批访客,直到深夜才瘫倒在床。“太累了!”他只来得及对妻子喃喃“我没发烧”,便沉沉睡去。
![]()
《平凡的世界》剧照
章节分析:
本章节以细腻笔触刻画了一位心系民生的改革者形象。乔伯年坐在车中的沉思与行动形成强烈对比:窗外是春光烂漫,内心是民生多艰。路遥通过“三种地貌”的象征,揭露了改革开放初期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而乔伯年“种庄稼”的坚持,正是对官僚形式主义的无声反抗。从科研中心的连夜会议到院子里的玉米苗,细节处处彰显其务实作风。尤其结尾处,他拖着病体熬药、接待访客的场景,让一个“接地气”的领导跃然纸上——这不仅是个人的奉献,更是那个时代改革者群像的缩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