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廊坊日报)
转自:廊坊日报
![]()
永清县人民检察院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本报记者 盛嘉敏 本报通讯员 刘瑞涛 庞趁友 摄
本报讯(记者 盛嘉敏 通讯员 刘瑞涛 庞趁友)自2021年“八五”普法启动以来,永清县人民检察院紧扣“谁执法谁普法”责任要求,将法治宣传与检察职能深度融合,通过机制创新、载体升级、服务精准化,为平安永清、法治永清建设注入检察动能。
在青少年法治教育领域,该院联合司法部门以“党建+团队”模式选派25名法治副校长,实现全县102所公立中小学全覆盖。依托最高检“一号检察建议”,开展法治讲座、主题班会130余场,覆盖师生超10万人次;打造融入VR互动、心理沙盘的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累计接待访客6000余人次,成为县域青少年法治教育“金字招牌”。
聚焦企业发展需求,该院组建“法律咨询”“风险防控”等六大专业团队,搭建“检联通”一站式服务平台。2021年以来,开展涉企普法活动50余次,覆盖企业员工2万余人次;走访调研30余家企业,帮助其规范经营、防范风险,以精准法治服务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面对群众诉求,该院践行“接访即普法”理念,2021年以来受理群众来信来访328件次,落实“件件有回复”制度,通过“检调对接”等机制化解矛盾。同时,该院将案件公开听证作为普法载体,累计开展听证300余场,邀请人大代表、群众代表等旁听,让检察权在阳光下运行,传递司法温度。
为夯实普法根基,该院通过“资深检察官+业务骨干”的“双导师制”模式培养青年干警实战能力,组织培训、岗位练兵80余场;打造新媒体普法矩阵,发布信息6000余条、原创作品200余部,总点击量超800万次,微电影《紧急联系人》获省检察机关“三微”大赛二等奖,获评全国检察机关生产传播优秀突出单位。此外,该院发布典型案例31件,10件入选上级检察院案例,如:地热井尾水直排整改案入选省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实现“小案例推动大治理”。
永清县人民检察院将持续扛牢普法责任,深化“检察官六进”,探索流动法治文化站、趣味普法短视频等新载体,培养普法专门人才,让法治宣传接地气、有温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