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栟茶镇古老的石板街上,时光仿佛凝固。青砖黛瓦间,耄耋老者口中一句古老的俗语悄然流传:“吃酒归吃酒,不谈顾(故)长州(苏州古地名)”。这句简朴的方言,却承载着栟茶人与苏州之间深厚的历史渊源,那是一段穿越时空的文化乡愁。
![]()
千年迁徙:从苏州阊门到黄海之滨
栟茶,这片位于如东西北部的土地,因栟树(棕榈)与茶树而得名。早在唐宋时期,她就已是一个因盐而兴的繁华之地。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却与千里之外的苏州有着不解之缘。
![]()
南宋淳祐年间(1241-1252),栟茶缪氏始祖缪懋(字尚勉)为避蒙兵之乱从苏州迁入栟茶,成为这片土地上一支重要的文化血脉。
![]()
(苏州阊门)
更为大规模的迁徙发生在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朱元璋推行著名的“洪武赶散”(亦称“阊门赶散”),强制迁徙苏州阊门一带及周边百姓至东台、栟茶等黄海之滨服盐役、当盐丁。
文化基因:苏州文脉在江海平原的延续
这些来自文化昌盛之地的移民,不仅带来了先进的农耕、制盐技术,更带来了苏州地区崇文重教的文化基因。他们在栟茶这片土地上重燃文化的星火,开创了“文脉承续是圣地,树德立言有先贤”的辉煌。
![]()
明清两朝,栟茶走出了1位状元、1位榜眼、19位文武进士、23位举人,37位监生、贡生。其中最为人称道的缪氏家族,其先祖正是从苏州迁来。
栟茶缪氏宗祠有一副古联:“脉传东鲁,支甲南沙”。这不仅昭示着他们从山东到南沙(栟茶古称)的迁徙轨迹,更暗含了对苏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宗祠的另一副对联“兰陵世泽,茗海家声”,则直接道出了这支文化血脉的源远流长。
历史见证:栟茶古镇中的苏州印记
在栟茶,历史建筑也默默诉说着这段苏州情缘。著名的栟茶石板街,铺设精美,中间横铺短石板,两侧竖铺长石条。相传,横铺石板供官人乘轿行走,竖铺石条为佣人提灯照明所用,这种精致的街道设计,隐约可见苏州建筑文化的影子。
![]()
栟茶的民俗文化中,也保留了苏州的痕迹。无论是饮食习惯、语言特点,还是年节习俗,都可以找到苏式文化的烙印。这种文化的交融,历经数百年的本土化过程,形成了栟茶独特的文化风貌——既有江南文化的细腻婉约,又有江海文化的豪迈大气。
情感共鸣:跨越时空的苏州情结
时至今日,许多栟茶人仍代代相传着“祖先是明朝时从苏州阊门迁来”的家族记忆。这种跨越时空的乡土记忆,成为了栟茶人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
苏州,对栟茶人而言,已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精神故乡。这种深沉的情感,在栟茶人的家谱记载、口耳相传的家族故事,乃至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中,都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来。
薪火相传:从历史走向未来
回顾栟茶与苏州的历史渊源,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次次的人口迁徙,更是文化的传播、适应与再创造的过程。苏州文化在栟茶这片土地上找到了新的表达形式,与本地盐业文化、海洋文化深度融合,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栟茶文化。
如今,走在栟茶老街上,苏州的文化基因依然在栟茶人的生活中生生不息。从历史走向未来,栟茶人正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书写着新的篇章。
这种源自苏州的文化血脉,历经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已经成为栟茶人文化自信的源泉,也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纽带。
▌编辑:大个鹅
法律顾问:上海正源律师事务所(南通)合伙人
郑晓云律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