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爷今年66岁,退休后每天不是在家侍弄花草,就是约上一桌老朋友打麻将。最近,他最好的牌友老李不幸因肝癌住进重症监护室,一时间让大家议论纷纷。
有人说:“老李平时身体挺好,怎么说中就中了?”有人揣测:“是不是平时熬夜打牌惹的祸?”
医生却摇头:“和打麻将比起来,有6件更常见的坏习惯,才是癌症的隐形推手。宁可约朋友玩玩牌,也要远离这些行为!”
![]()
你是不是也曾遇到身边身体结实的亲友突然查出癌症?为什么癌症的发病率年年攀升,甚至有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全国癌症新发病例较十年前上升了近21%?难道癌症真的会无声无息地“找上门”?
事情的真相,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许多中老年人习以为常的小事,其实正悄悄增加着癌症的风险。尤其是第4点,你可能每天都在做,却全然不觉。
今天,我们就一起拆解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杀手,告诉你宁可打打麻将,也要少做的6件事。你猜到了几条?
![]()
癌症风险为何持续上升?专家揭秘生活中的“致癌陷阱”
近年来,癌症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首要“慢性病”。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22年发布的《中国癌症统计年报》显示,每年我国新发癌症病例超410万例,死亡超240万例。
不良生活方式,是癌症增多背后最重要的推手。北京协和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王教授指出,大约40%的常见癌症,与可以干预的习惯密切相关。
从日常饮食、作息,到精神压力和情绪管理,无数研究都已证明:“管住嘴、迈开腿、心态好”,对于预防癌症同样有效。
遗憾的是,许多高危习惯往往被我们一再忽视——正如有网友调侃:“会养生的老年人,不是每天养生粥、步步高,而是少折腾身体。”到底哪些行为在“偷走健康”?你正处于哪一个“高危区”?
![]()
坚持6个高度危险行为,癌症风险或飙升!打麻将反倒有益?
医生建议,中老年人要避免以下6个隐藏致癌“高发动作”
一、经常熬夜,睡眠不足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曾发布研究,长期睡眠不足的人,罹患肿瘤风险提升约16.7%。睡觉时,身体分泌的褪黑素具有阻断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若常年熬夜玩手机、看电视,不仅让免疫力下滑,还会加速DNA损伤修复的丧失。那些“白天打麻将,夜里不睡觉”的生活,最不可取。
![]()
二、暴饮暴食、高热量饮食
营养学会在2023年调查发现,中老年超重人群的癌症患病率比正常体型人群高出1.7倍。过多食用红肉、加工肉制品,以及高糖高脂零食,易诱发结直肠癌、肝癌等。生活中“每餐八分饱”远比你想象得难做,尤其节日聚餐时更应收敛。
三、长期大量饮酒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评定,乙醇及其代谢物明确致癌。每周摄入酒精超过140克(约一瓶半白酒),容易增加15种肿瘤发生率,包括口腔癌、食管癌、肝癌等。朋友圈“劝酒文化”背后,是无数意外的健康悲剧。
![]()
四、缺乏运动,久坐不动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表明,每周缺乏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的人群,癌症总体发病率升高12%。退休在家追剧、下棋、刷手机、久坐麻将桌,一坐就是半天,很容易忽略运动。适量打麻将,如果能做到每小时起来活动筋骨,反倒有助于舒缓身心、增进社交。
五、长期处于焦虑或抑郁
复旦大学最新癌症心理流行病学数据显示,长期焦虑、抑郁的中老年人群,恶性肿瘤发生率约提升至1.4倍。坏情绪可持续抑制免疫系统,影响肿瘤早期识别和清除。与老友打麻将、聊天,反而有助于舒缓压力、维系积极心态,是健康而非陋习。
六、抽烟、被动吸烟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调研发现,主动吸烟是中国男性肺癌的头号元凶,女性被动吸烟风险同样不容忽视。每天多吸一支烟,肺癌风险指数增加2.1%。麻将桌上烟雾缭绕,劝一劝“口福”党,为自己和他人减小致癌风险。
![]()
远离癌症,这样做更靠谱,建议“动静结合,管住三件事”
尽量避免上面这6大高危习惯
社交活动可选择健康益智的方式,如适度打麻将或广场舞,但应保证通风、避免熬夜和吸烟。饮食上,坚持低脂、少盐、粗细搭配、定时定量。不饮酒或严格限量,定期体检,发现问题早干预。
做到科学锻炼、保持良好心态
建议每周至少15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太极;每天安排一点“消气时间”,遇事乐观一点,别让坏情绪堆积。
![]()
健康习惯“三明确”管住风险
睡觉不少于7小时;饮食多蔬果少红肉;生活规律不熬夜。每一件看似平常的小事,都是通向健康的大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