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工程学术委员会议举行

0
分享至

人民网安顺11月11日电(陈洁泉)11月10日下午,2025屯堡文化大会分论坛暨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工程学术委员会会议在贵州省安顺市举行。参会代表围绕“屯堡文化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核心议题,共谋屯堡文化“三大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政策设计、目标任务、实践路径,为屯堡文化传承发展“夯基垒台”“立柱架梁”。

贵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艳波首先为屯堡文化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提出框架指引。他表示,屯堡文化体系建设需要学科、学术与话语三者的良性互动与共同推进,在学科体系建设方面,完成从“地域文化研究”到“屯堡学”的学科建构;学术体系建设方面,实现从实证描述到理论创新的跃升;构建话语体系方面,实现从地方性知识到国家叙事的话语提升。总的来说,要扎根历史、立足当代、面向未来,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贵州特点的屯堡文化“三大体系”。


会议现场。主办方供图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华祥通过解读屯堡文化大地艺术,立体呈现屯堡文化“兵农合一”“军屯护驾”“世代戍边”的核心内涵。在此基础上他提出,要为屯堡村寨、屯堡建筑、文化传统等载体充分注入文化韵味,以屯堡文化为支点打造大众认识当地的窗口,并利用自然资源,强化已有特色,打造新平台、新业态、新亮点,如将贵州安顺屯堡文化村落“本寨”转化为活态产物,引入开展文化艺术节等活动,让大地艺术落到实处,以文旅融合等方式赋能屯堡文化发展,提升其吸引力和影响力。

清华大学副教授周政旭基于对贵州屯堡村寨的调研成果,深度剖析了屯堡民居和村落的传承价值与当代转化路径,揭示了屯堡建筑对于连接历史与未来、文化与空间的重要意义。他总结道,屯堡聚落在历史触发、环境适应、空间组织的多重层面呈现出结构完整、过程连续的整体性文化景观特征,既高度保留了自身文化的可识别性特征,又反映了明确的地理文化区城特色,这一特征也为其系统性遗产价值的体现提供了坚实依据。

安顺学院博物馆馆长、副教授,中国明史学会屯堡研究分会副会长吕燕平从本土实践与史料挖掘的双重视角,详细阐述了屯堡文化话语体系在地化建设的实践路径。他表示,屯堡文化作为活态、系统的独特文化形态,对于理解西南地区的历史演变、文化交融以及国家与地方的互动关系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为深化屯堡文化的话语体系扎根于地方实践,应系统整理谱牒文献、契约文书等史料,构建兼具学术严谨性与文化贴近性的表述方式,打通“在地叙事”与“学术表达”的壁垒。

此外,会上,贵州省教育厅、省社科院、省社科联,以及省属有关高校负责同志先后从学术研讨、行政推动、业务关联等维度作交流发言,为屯堡文化的传承发展建言献策。

屯堡文化是贵州特色文化之一,把准其“三大体系”建设是固文化之本、凝学术之芯、开传播新路的要求。自2023年以来,贵州汇聚全国一流学术力量,成立“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工程学术委员会”。在11月9日举办的2025屯堡文化大会开幕式上,贵州为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等14位专家学者代表颁发委员聘书,进一步充实了学术委员会的阵容。今后,贵州将定期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发挥好学术委员会“高端智库”和“强劲引擎”的双重作用,群策群力、共同解决实质性难题,逐步构建起屯堡文化的完备理论体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63909文章数 20077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