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价在2025年10月下旬经历了一场历史性大跌,现货黄金单日跌幅达5.31%,创下近12年最大单日跌幅,盘中一度逼近4000美元/盎司心理防线。
这场急跌让许多投资者措手不及,原本被视为稳健避险资产的黄金,短期内展现出类似高风险资产的波动特性。
市场数据显示,金价从10月21日至27日累计下跌8.76%,从4381美元/盎司的历史峰值迅速回落。
![]()
这场下跌并非孤立事件。
截至10月20日,COMEX黄金期货的投机净多头持仓达到15万手,处于2011年以来最高水平,过度拥挤的多头交易成为价格调整的催化剂。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副总监瞿瑞指出,自9月以来金价持续上涨后,获利盘积累丰厚,多头获利了结离场是导致这次大幅回调的主因。
随着国际金价下跌,国内品牌金店价格随即跟进。
2025年11月11日,周大福、老凤祥等品牌足金售价为1268元/克,而菜百首饰、中国黄金的价格更为亲民,低至1235元/克。
金条价格也出现分化,周大福、六福珠宝报价1143元/克,中国黄金零售价则降至934元/克,展现出明显价格优势。
深圳水贝市场作为黄金批发集散地,价格更加务实。
11月11日,该市场足金999报价986元/克,金条价格同样为986元/克,古法金、3D硬金等特殊工艺产品价格在986-987元/克之间。
这种梯度价格体系反映出不同销售渠道的成本差异和定价策略。
![]()
黄金回收市场对价格波动极为敏感。
11月11日,99.9%纯度黄金饰品回收价报898元/克,18K金回收价651元/克,铂金饰品回收价324元/克。
回收价格的同步调整为持有黄金的消费者提供了置换或变现的窗口,市场交易建议选择正规渠道进行操作。
回顾2025年5月的市场表现,黄金同样经历过类似回调。
5月1日国际现货黄金价格一度跌超2%,最低触及3220美元/盎司,较4月22日历史高点3509.9美元/盎司回调幅度超8%。
当时国内品牌金店迅速反应,老庙黄金金价跌破千元至995元/克,周大福足金价格从1022元/克下调至1009元/克。
深圳水贝市场在5月1日的黄金价格下调到780元/克,商家通过工费打折等促销方式吸引顾客。
这种历史相似性表明,金价调整已成为市场周期性现象,每次波动都伴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和投资者行为的调整。
![]()
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分析认为,在前期技术指标显示市场明显超买的前提下,技术性回调成为此次黄金短期大幅下跌的直接诱因。
当前全球黄金ETF持仓量已超过9800万盎司,创下历史最高水平,这些产品的卖出行为进一步扩大了市场抛售情绪。
黄金在2025年以来的涨幅已经高达66%,自2022年底以来累计上涨约170%,连续9周的上涨创造了极端的市场状态。
历史数据显示,自20世纪70年代开启自由货币兑换时代以来,这种连续上涨态势仅出现过4次,且从未有过连续10周上涨的情况。
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变化对金价产生直接影响。
2025年10月下旬,市场对美联储12月降息的预期降温,导致金价短期承压。
美元指数在同期持续走高,一度突破100大关,为8月1日以来首次。
美元走强使得以美元计价的黄金对非美货币买家来说更加昂贵,削弱了黄金的吸引力。
![]()
实际利率与金价的负相关关系达80%以上,高利率环境会让资金从黄金流向债券。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释放的鹰派信号,叠加日本、欧洲等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的相对疲软,共同推动了美元走强,进而对金价形成压制。
国际贸易紧张局势的缓解是导致黄金避险需求下降的重要因素。
2025年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贸易谈判进展超市场预期。
同时,俄乌停战预期、印巴冲突缓和等因素共同削弱了市场的避险情绪。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随着中美经贸会谈取得积极进展,全球“关税战”出现暂缓迹象,投资者避险情绪下降,这直接推动了国际市场黄金价格的下降。
市场风险偏好的转变使得资金从黄金等避险资产流向风险资产,加剧了金价的调整压力。
金鹏期货总经理喻猛国从投资者心理与行为角度分析,投资者锚定黄金前期3500美元/盎司的高点,在黄金价格回调时恐慌性抛售行为加剧了金价跌势。
![]()
大量黄金散户投资者追涨后遭遇亏损,社交媒体上“亏麻了”的情绪扩散形成羊群效应,导致非理性的抛售潮。
部分黄金杠杆投资者因短期浮亏被迫平仓,进一步放大了市场波动。
这种群体行为反映了市场参与者在价格剧烈波动中的非理性决策,凸显了高风险环境下投资者教育的重要性。
面对金价波动,交易所和监管机构及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
上海期货交易所在4月25日调整了黄金期货AU2506合约交易手续费。
上海黄金交易所也发布通知,对黄金延期品种与白银延期合约交易保证金水平和涨跌停板比例进行调整。
国内多只黄金ETF紧急发布公告,暂停申购和赎回业务,并提示投资者关注短期交易风险。
这些措施体现了市场机构在极端行情下的风险管控意识,为投资者提供了必要的缓冲空间。
![]()
黄金价格下跌叠加节日促销,有效提振了消费热情。
2025年5月1日期间,多家金店出现人头攒动的景象,大克重手镯、古法风格的吊坠等产品尤其受欢迎。
上海地区金店销售人员表示,金价下跌后顾客咨询量明显增加,部分顾客果断下单购买。
消费者对工艺精湛、设计独特的黄金产品需求依然强劲。
周大福在2025年一季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中指出,定价产品的零售值占比由去年同期的9.4%上升至25.6%,反映出消费者对高附加值黄金产品的偏好增强。
2025年11月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明确了黄金有关税收政策。
新规下,黄金饰品企业的进项税抵扣比例从过去的13%降至6%,约7个百分点的成本上升意味着每克黄金成本可能增加六七十元。
正规渠道首饰金成本提升7%,非正规渠道最高提升12%,这部分新增成本必然引发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价格博弈。
如果短期内饰品金价涨得过高,消费者可能不必急于出手购买。
![]()
税收新政对实物金条投资产生显著影响。
新政策规定,仅有上期所、上金所会员客户用于投资用途才能享受即征即退增值税政策,普通客户即便用于投资用途,也只能享受6%的抵扣。
这导致非两大交易所会员的采购成本提升7%,这些成本会变相转嫁给消费者。
即便是银行等正规渠道购买金条,目前也只能开具普通发票,对于投资金条追求财富增值的消费者而言,出售时可能面临回收渠道的压价。
这些变化降低了实物金条的投资吸引力,促使投资者转向更规范、透明的金融产品。
税收新政规定,未发生实物交割出库的交易所免征增值税。
这一政策引导炒金热情从实物金条转向黄金ETF或黄金期货等金融产品。
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全球黄金总需求量为3717吨,同比增加45吨,其中黄金ETF及类似产品占比达到17%,同比增加644吨。
中国黄金ETF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总持仓为194吨,占全球比例仅为5.1%,未来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这种结构性变化预示着黄金投资渠道的现代化转型,传统实物黄金投资方式面临挑战。
![]()
截至2025年11月11日,伦敦金现报4118.84美元/盎司,较前期低点有所回升。
技术分析显示,伦敦金已突破4080美元这一关键阻力位,最高触及4122.39美元/盎司。
5日、10日、20日均线呈现多头排列态势,为金价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阻力位在4100-4130美元区间,若能放量突破4130美元,金价有望向4150美元上方进一步延伸。
下方核心支撑在4080美元,4000美元整数关口作为重要心理支撑,跌破可能引发批量止损盘出逃。
全球央行购金趋势为金价提供长期支撑。
近15年来黄金在官方储备资产中的占比持续上升,从2009年的约6%-7%升至2025年二季度末的约14.8%。
2025年10月,中国央行连续第11个月增持黄金,其间共增持126万盎司。
这种结构性变化反映了黄金正在从“避险资产”向“信用替代品”的角色转变。
去美元化进程推动各国央行调整货币储备结构,这对黄金价格构成了长期支撑。
![]()
机构对黄金未来走势判断存在分歧。
高盛在最新研报中维持黄金2026年底达到每盎司4900美元的预测。
瑞银预计未来12个月内黄金价格将达到3500美元/盎司。
华创证券统计显示,2000年以来黄金短期急跌超过8%的情况共计有26次,后续5个交易日的平均涨跌幅为1.86%,后续10个交易日为2.46%,表明市场在短期急跌后均有一定幅度反弹。
这种历史规律为投资者提供了参考,但无法完全规避短期波动风险。
面对金价波动,黄金珠宝企业加速推进产品高端化战略。
周大福在2024年4月正式开启品牌转型,推出传福系列和全新故宫系列。
截至2025年3月31日,周大福在香港、上海、武汉、西安和北京等地开出5家全新概念店。
古法黄金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据沙利文数据,我国古法黄金珠宝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130亿元大幅增长至2023年的1573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64.6%。
六福珠宝、潮宏基等品牌纷纷推出国潮系列产品,如“福满传家-敦丽金煌”系列、“花丝·风雨桥”系列等。
![]()
黄金ETF及类似产品成为2025年黄金需求最大增量来源,平均单季度需求量超过200吨。
黄金ETF华夏基金经理荣膺认为,金价在十月中旬高位后连续走低,目前在4000点附近获得支撑,最大回撤超11%。
市场参与者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传统实物黄金投资者逐渐转向金融产品投资。
税收新政的实施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趋势,黄金投资渠道呈现多元化发展特征。
消费者对产品价值和文化属性的关注度不断提升。
周大生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公司会通过高质量布局品牌矩阵、自营体系全面发力、产品结构深度调整等策略,抢占市场份额。
具体到产品结构调整规划,在黄金产品中不仅要增加低客单如转运珠类的一口价黄金产品占比,还要增加中高客单的高工艺一口价产品占比。
针对按克重工费销售的黄金产品,增加IP联名等品牌系列的高毛利率产品占比。
当黄金从神话般的避险资产神坛跌落,展现出与风险资产无异的剧烈波动,投资者是否应该重新审视黄金在资产配置中的角色?
市场价格波动与价值存储功能之间的张力,暴露出黄金作为投资品的本质矛盾。
在全球化进程与地缘政治博弈的复杂背景下,黄金的未来走势不仅关乎个人财富,更折射出国际货币体系的深层变革。
这种变革将如何影响普通人的资产配置逻辑,成为每个市场参与者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