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在本月5日正式入列的消息刚传开,估计不少军迷还沉浸在三航母时代到来的狂喜里没缓过神来。要知道,早在这之前中国军工官方抖音一句“别急,先看看这个”,就把福建舰海试的高清画面直接炸翻了全网,短短几小时点赞量破千万,评论区里清一色的“大国重器”欢呼声,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那种发自肺腑的骄傲。但谁能想到,这还只是咱们亮出的第一张牌,美国卫星扒出来的另一个大招,才真叫人拍案叫绝。
![]()
其实这些年军迷们对新航母的期待,早就藏不住了。虽然辽宁舰和山东舰已经让中国海军有了远洋作战的底气,但不得不承认,以前看着美国核动力航母的规模和技术优势,心里多少还是有点羡慕。可福建舰一入列,这种羡慕直接就变成了满满的自信。这艘全球最大的常规动力航母,不光扛着先进的电磁弹射器,歼-35隐身舰载机、空警-600固定翼预警机、歼-15T舰载机这些硬核装备还齐刷刷配齐,妥妥的中美博弈关键底牌。从官方视频里能清楚看到,福建舰以战斗姿态驰骋在蔚蓝海面,平直通长的飞行甲板上,电磁弹射轨道清晰可见,那些舰载机的亮相更是意味着它已经初步具备全甲板作业能力,往后在南海、台海、东海的掌控力,直接上了一个大台阶。
可就在全世界的目光都被福建舰的雄伟身姿吸得死死的,没人注意到另一艘“航母”已经悄悄完成了首次试航。美国卫星拍回来的图片里,这船看着着实不起眼,长度才100米、宽度约25米,跟福建舰这种数万吨的巨舰比起来,简直就是“袖珍款”,说是075的“微缩版”都不为过。但你可别小瞧它,这艘由江苏大洋造船厂建造的“搏鲨”号试验舰,从一开始就被定义为“未来海战创新加速器”,光看船上那些大小不一的雷达罩就知道,它的使命绝不简单——专门用来模拟无人机蜂群和电子威胁。
谁能想到,这百米长的小身板里,藏着颠覆未来海战规则的大棋局。先看它的设计,舰岛直接前置,硬生生把甲板面积做到了最大化,说白了就是为无人机作业腾出宝贵空间,资料显示它最多能同时起降5架纵列双旋翼无人直升机。这设计思路简直绝了,完全跳出了“军舰吨位越大越厉害”的传统思维,精准踩中了无人机时代的海战脉搏。现在才明白,未来海战拼的不是谁的船更重,而是谁的功能性更强,谁能把无人机集群玩得更溜,这种和传统高价值舰艇协同作战的模式,妥妥要改写现有海战规则。
![]()
这些年咱们的工程师们可没闲着,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反复打磨那些生死攸关的关键技术。无人机在动态平台上怎么实现全自主起降?甲板系留装置在剧烈摇晃中怎么保持稳定?舰艇和无人机集群之间怎么实现高速抗干扰的数据链传输?每一个问题都关系到实战中的生死存亡,而“搏鲨”号就是这些技术的最佳试炼场。更让人佩服的是,它从来不是单打独斗,经常和专用电子战驳船、双体设计的无人机母船组队行动,组成一支灵活的“蓝军特遣队”,给主力舰队打造出一个高度复杂、满是欺骗性的现代海空战场训练环境。
别以为这“袖珍航母”只是个试验平台,它的实战价值能让对手头皮发麻。作为主力舰队的专业陪练,它能携带大量低成本无人机,模拟对手发起的饱和式攻击,这种无限接近真实的压力测试,能让咱们的舰队防空反导系统在实战中少走多少弯路?能让整个作战体系的迭代速度提快多少?答案可想而知。而且除了“搏鲨”号,咱们还造了双体无人船、沐川等多种海上无人平台,全方位开展无人机作战测试和训练,这布局简直细到骨子里。
现在再回头看,福建舰的入列和“搏鲨”号的试航,根本就是中国海军双轨并进的明证。当别人还在惊叹钢铁巨舰的威慑力时,咱们已经在无人化海战这个未来赛道上抢占了先机;当对手还在纠结航母吨位和舰载机数量时,咱们早就把传统航母优势和无人机蜂群战术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强军路。这种既脚踏实地夯实当下实力,又高瞻远瞩布局未来战场的智慧,才是中国海军最可怕的地方。
![]()
从辽宁舰到福建舰,从传统航母到无人机作战平台,中国海军的每一步都走得稳扎稳打,每一个大招都藏着改写规则的底气。这不是偶然,而是无数军工人员日夜攻关的结果,是中国对未来战争深刻理解的体现。未来海战的规则,终将由我们来定义,这样的中国海军,未来可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