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圈有个值得关注的新趋势,浮动费率基金,可能真的要开始成为主流了。
也就是说,未来我们在买基金的时候会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基金都采用了这种全新的费率模式。
但它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呢?会改变我们筛选基金的思路吗?
前些天出炉的公募基金新文件,《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征求意见稿)》以及配套的操作细则,就是要常态化注册与业绩比较基准挂钩的浮动管理费率基金。
目的就是要把基金公司,包括基金经理的利益,跟我们基民的利益深度绑定在一起。这样一来,只有帮助基民赚钱了,他们才能拿到更多的管理费。
当然,很多投资者关心,到底什么是浮动管理费。
首先我们要简单解释一下,所谓的“浮动费率基金”,这个费率到底是怎么“浮动”的?
这个费率针对的就是基金管理费,也就是基金公司动用他们包括基金经理、技术平台等等在内的所有投研资源,为你打理资产,所收取的费用。
以前大家总是诟病基金公司“旱涝保收”,无论基金业绩如何,管理费该收多少就收多少。行情好、业绩好的时候大家无所谓,但行情不好、基金亏钱的时候,就难免会心理不平衡。
这就有了“浮动费率”的改革。如果基金业绩好,那管理费可以稍微多收点,业绩不好就少收点。基金公司想多赚管理费,就需要把基金业绩提上来。
但怎么样才算业绩好呢?得有一个标尺。这个标尺,就是“业绩比较基准”。
我们用最近正在发行的一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中银品质新兴混合(A类:025184,C类:025185)来举例。这只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就是:
沪深300指数收益率×60%+恒生指数收益率(使用估值汇率调整)×15%+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20%+银行活期存款×5%
在你持有这只基金的第一年内,管理费率是标准的年化1.2%。
持有达到一年及以上,倘若持有期间相对业绩比较基准的年化超额收益率(扣除超额管理费后)超过6%,且持有收益率(扣除超额管理费后)为正(也就是说,如果亏钱,就算跑赢业绩基准再多,也不行),管理费率就可以小幅提升到1.5%。
如果持有期间的年化超额收益率在-3%及以下,管理费率就直接打半折到年化0.6%。而其他情况就依然还是维持在1.2%。
![]()
(注:T为持有时间,R为该笔份额的年化收益率,Rb为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年化收益率。具体标准以基金相关法律文件为准)
看出来了吧,业绩比较基准太关键了。
以前,很多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都设定得很“统一”。比如,多数偏股型基金都是以沪深300或者中证800这两个宽基指数来作为业绩比较基准的核心部分。
甚至有些基金明明主攻的是小盘股方向,却也用这两个大盘风格的指数来做基准“锚”。在这几年A股小盘股风格持续占上风的行情里,这些基金就很容易“跑赢”业绩比较基准。
所以这次业绩比较基准新规(意见征求稿)就明确提出,要突出业绩比较基准的表征作用,业绩比较基准应当体现基金合同约定的核心要素和投资风格,一经选定则不得随意变更。
甚至,就算换了基金经理,这个业绩比较基准也不能随意更换。
这样一来,以后大家在买基金的时候,业绩比较基准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信息。比如下面这三条业绩比较基准:
A:沪深300指数收益率×20% +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80%
B:沪深300指数收益率×60%+恒生指数收益率×20%+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20%
C:中证2000指数收益率×80% +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20%
A明显就是一个偏债混合基金,股票持仓大概20%且以大盘风格为主。B是偏股混合型基金,股票持仓是A股大盘风格为主,辅以大约20%的港股。而C是小盘股风格为主导的偏股型基金。
再比如前面提到的,中银品质新兴混合,就是一个偏股混合型基金,以A股为主,且是大盘风格为主,同时有一部分仓位投入在港股,以及债券,整体比较分散均衡。
通过考察业绩比较基准,大家对这只基金背后的潜在波动风险,以及它的风格跟市场是否匹配,心里就更有数了。
更重要的来了。
业绩比较基准明确后,最终这个基金的业绩怎么样,归根到底还是要看基金经理做得如何。
所以,筛选浮动费率基金的时候,不光是要看基金经理的过往业绩表现,还要看其投资策略和风格,是不是跟这个业绩比较基准的风格相匹配,并且能不能持续稳健地创造超额收益。
继续拿中银品质新兴混合举例。这个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是李思佳,剑桥大学金融硕士,是均衡风格的基金经理,深耕周期、科技、金融行业,基本做到了全行业覆盖。
这种广阔的视野,加上对产业趋势的理解,让她的选股空间变得很大。我看了下她管理的中银战略新兴产业股票基金的基金定期报告,2024年以来非常准确地抓住了几波产业机会。
比如在2024年初,李思佳判断宏观疲弱,市场会有压力,果断把仓位从成长方向切换出来,加仓经营稳健且能持续提供较高股息回报的银行板块。
到2024年三季度,她敏锐地观察到非银金融板块筑底,于是开始增配,这也让她及时捕捉到了随后爆发的924行情。
到2025年二季度,李思佳认为市场对海外算力过度悲观,但是海外token调用数却在快速提升,主权AI等新兴投资方也在持续涌现,算力行业的增长空间被明显低估了,她果断配置海外算例板块。后来算力的凶猛行情你们也看到了,成为全市场亮眼的仔。
在李思佳管理的7个完整季度里,中银战略新兴产业股票A,除了今年一季度略微跑输0.4%外,其余6个季度都跑赢业绩比较基准,季度胜率高达86%,这个给我印象非常深刻!
![]()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5.9.30)
也就是说,李思佳基于自己对全行业的覆盖,以及对产业趋势的深度认知,同时在个股上非常重视业绩支撑、盈利质量和估值保护,做到了均衡稳健,并且持续挖出了超额收益。
对于浮动费率这个未来会越来越主流的基金品种,如果现在想开始逐步感受适应,类似于李思佳,以及中银品质新兴混合,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参考项。
- 业绩回顾:中银战略新兴产业股票A于2015年11月26日成立,李思佳于2023年10月20日管理该基金。基金近五年回报/业绩基准回报分别为:2020年度66.16%/20.66%,2021年度25.75%/0.03%,2022年度-19.96%/-17.10%,2023年度-16.54%/-7.89%,2024年度18.19%/11.17%,2025年上半年4.85%/0.79,2025年三季度34.54%/15.28%。
- 中银战略新兴产业股票C于2020年12月11日成立,李思佳于2023年10月20日管理该基金。基金近五年回报/业绩基准回报分别为:自基金成立至2020年度14.57%/3.60%,2021年度25.31%/0.03%,2022年度-20.29%/-17.10%,2023年度-16.87%/-7.89%,2024年度17.73%/11.17%,2025年上半年4.66%/0.79%,2025年三季度34.38%/15.28%。
- 基金经理无在管同类产品,同类产品为股票基金-标准股票型基金-标准股票型基金,来源:银河证券
-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在少数极端市场情况下,基金投资存在损失全部本金的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投资该基金前,需充分了解本基金的产品特性及投资风险,并承担基金投资可能出现的亏损。请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前,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并按照销售机构的要求完成风险承受能力与产品风险之间的匹配检验。本基金属于R3中风险等级产品,仅适合产品风险承受能力等级为C3及以上的投资者。本基金若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将面临需承担汇率风险、境外市场风险以及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本基金的管理费由固定管理费、或有管理费和超额管理费组成,其中或有管理费和超额管理费取决于每笔基金份额的持有时长和持有期间年化收益率水平,因此投资者在认/申购本基金时无法预先确定本基金的整体管理费水平。由于本基金在计算基金份额净值时,按前一日基金资产净值的1.20%年费率计算管理费,该费率可能高于或低于不同投资者最终适用的管理费率。在基金份额赎回、转出或基金合同终止的情形发生时,基金投资者实际收到的赎回款项或清算款项的金额可能与按披露的基金份额净值计算的结果存在差异。投资者的实际赎回金额和清算资金以登记机构确认数据为准。本基金采用浮动管理费的收费模式,不代表基金管理人对基金收益的保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