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
全国气温持续走低,冬季旅游市场正式迈入旺季。“南下避寒”与“北上追雪”两大主题同步升温,形成鲜明的南北互跨旅游热潮。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的游客各寻所爱,小众目的地、深度体验项目与“冰雪+”“温泉+”等创新玩法,让这个冬季的旅游市场更具多元活力。
![]()
冰雪季提前启幕 全年龄段热情高涨
今年冰雪季较往年提前半个月启动,新疆可可托海、河北张家口崇礼万龙、吉林北大湖等热门滑雪场陆续开放,部分雪场雪期长达230天,创下超长待机纪录。雪场“开板”直接带动周边住宿预订量大幅增长,多地酒店订单环比提升五至七成,崇礼地区未来三个月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2.43倍。
冰雪旅游呈现全年龄段参与特征。90后、00后是绝对主力军,预订占比接近50%:00后热衷滑雪、雪地摩托、雾凇漂流等挑战性项目,长白山万达、亚布力、赛里木湖等国际滑雪场成为热门选择;90后及亲子家庭更偏爱雪林轻徒步、马拉爬犁、冰屋体验等休闲模式,上海临港耀雪、广州热雪奇迹等室内冰雪主题乐园,成为亲子家庭“家门口玩雪”的优选。
年长者青睐节奏舒缓的冰雪观光行程,包含林海雪原、雪地温泉、冰瀑观赏的跟团游产品备受欢迎,“哈尔滨-雪乡-亚布力”等东北方向线路预订热度持续攀升。此外,多地推出学生免费或半价滑雪政策,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参与热情,飞往阿勒泰的12岁以下儿童机票量同比增长1.1倍,13-18岁青少年票量增幅达94%。
目的地方面多点开花:哈尔滨稳居顶流,客源多来自南方城市;新疆表现抢眼,整体酒店预订增幅达35.8%,伊宁入境游机票订单同比大增70%;青海海北、内蒙古乌兰察布等小众目的地,凭借特色冰雪资源实现酒店预订量六成以上的增长。
“新候鸟”群体崛起 品质旅居成主流
与“北上追雪”呼应,北方游客“南下避寒”需求在气温骤降后显著释放。同程旅行数据显示,今年避寒产品预订提前启动,10月中下旬起,飞往海南、云南、广西等避寒地的机票预订热度同比增长约一倍,北京、沈阳、天津等北方城市成为主要客源地。
避寒客群结构持续优化,“新候鸟”群体崛起。70后游客加入迁徙大军,网感强、愿意尝试新目的地与新玩法,相关机酒订单同比增幅靠前;年轻避寒族呈现“边打工边度假”的旅居特征,偏好经济实惠的早晚班机,将更多预算投入智能化、有格调的民宿,云南、海南等地品质民宿订单中,25-30岁旅客涨幅较快,平均入住时间延长至一个月。
目的地选择上,除三亚、昆明、西双版纳等传统热门城市外,云南建水、广西巴马等小众目的地搜索度持续上升;避寒需求还延伸至南半球,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温暖国度的出境游产品预订热度快速拉升。住宿方面,品质化、长期化趋势明显:银发族倾向设施适老、服务周到的中高星酒店或酒店式公寓,平均住宿花销比年轻群体高出30%;年轻游客偏爱设计温馨、具“避世感”的民宿。此外,“温泉+”度假模式成为热门,腾冲、洱源、清远等地的温泉度假区和酒店预订火爆。
市场升级 深度体验与跨区域流动成核心
今年冬季旅游市场呈现鲜明升级特征,游客不再满足于单一景点打卡,更追求深度、多元的文化与体验融合。冰雪游领域,“冰雪+研学”“冰雪+非遗”“冰雪+康养”等创新产品涌现,吉林推出“中医药冰雪之旅”,部分雪场开设雪地冥想、大师滑雪课,冰雪研学游成为新热点;避寒游领域,景区针对性策划特色活动,如海南呀诺达雨林推出学生疗愈研学游和银发族康养之旅,丰富旅居体验。
跨区域流动持续加剧,入境游市场表现亮眼。去哪儿旅行数据显示,冰雪季期间,使用非中国护照预订国内航班的数量同比增长13.58%,覆盖101个城市,哈尔滨、大连、长春及新疆伊宁等成为热门入境目的地,客源涵盖日本、韩国、美国、澳大利亚等10余个国家,中国冬季旅游的国际吸引力持续提升。
冬季旅游市场的繁荣,既体现了游客需求的多元化升级,也彰显了各地文旅资源的差异化魅力。随着“冰雪+”“避寒+”等融合产品的持续创新,冬季旅游市场有望持续释放消费潜力,成为文旅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原标题:《南北互跨成冬季旅游主旋律,“南下避寒”“北上追雪”双线升温》
栏目编辑:张钰芸
本文作者:新民晚报 杨玉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