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美国国内各大主流报刊同时刊登了一条奇葩的新闻【英勇的美军士兵们,一颗土豆击沉了一艘日军潜艇】。这条新闻当时有没有人相信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手机前的你应该正在怀疑这条新闻是不是美国政府伪造的,毕竟在伪造新闻这方面,美国的政客们确实很在行。
![]()
说回正题,虽然这条新闻的标题有夸大的成分,但是从某些方面来说新闻确实是真的。
1942年,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为了截断美军在太平洋的海上交通线,先后占领了新几内亚群岛和所罗门群岛,并在布干维尔岛和瓜达尔卡纳尔岛修建了军用机场。日军的计划很成功,他们确实短暂地截断了美军的海上交通。
![]()
眼看日本人如此嚣张,1942年8月美军派出大量部队开始反攻,美日双方围绕着各个战略要地不停交火,就这样一直打到了1943年。随着美军持续不断地进攻,日军开始逐渐转为防御,也就是被动挨揍。
1943年4月,美军联合盟军舰队准备一举歼灭日军驻守在新几内亚群岛的军事力量,为了配合主力部队的行动,美军派出了大量水面舰艇对驻守在所罗门群岛的日军实施封锁,防止日军趁机偷袭盟军舰队。
![]()
按照盟军的计划,美军奥邦农号驱逐舰奉命前往所罗门海域实施封锁计划。这里需要说一下,和现代装配有大量先进武器和雷达装备的驱逐舰不同,二战时的驱逐舰并没有很强的攻击力,甚至各国最初研发驱逐舰的目的也并不是为了火力输出。
二战时按照船只吨位大小依次可以分成航空母舰 战列舰 巡洋舰 驱逐舰和护卫舰,其中航空母舰的作用一直到二战开始后才被完全发掘出来,在此之前战列舰才是舰队主力。而巡洋舰 则为战列舰提供防空火力,当然因为自身火力还算不错,平时巡洋舰也可以单独执行任务。至于驱逐舰的任务,通常是跟随主力舰队一起行动为战列舰和巡洋舰提供反潜,其实大多数时候驱逐舰都是和护卫舰抢活干。
![]()
比如去年上映的电影【灰猎犬号】,里面驱逐舰的任务就是护送盟军商船,防止被德军潜艇偷袭。
说回正题,当时美军奥邦农号驱逐舰的任务很简单,就是在固定海域巡逻,防止日军潜艇从水下偷跑出去。奥邦农号的运气很不错,执行任务期间没有发现任何日军舰队,就这样一直坚持到任务结束,奥邦农号按照计划返回美军新乔治亚海军基地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了日军潜艇 吕—34号。
![]()
日军的这艘吕—34号属于大型布雷潜艇,平时主要任务就是在双方交战的海域布设水雷偷袭盟军舰船。这一次吕—34号在外执行任务刚好躲过了美军的封锁,结果就在返航的时候和奥邦农号相遇了。而且比较搞笑的是,也许是因为双方都刚刚执行完任务,所以双方的士兵都有所松懈。等到大家发现敌军舰船的时候,两艘船的距离已经非常接近。
这个时候最搞笑的事情来了,因为距离太近,吕—34号根本没有释放水雷的机会。为了自救,日军潜艇指挥官下令全速靠近奥邦农号驱逐舰,很快就进入了射击死角。而奥邦农号方面眼看日军潜艇躲在射击死角,想开火也没有机会,于是大家就这样僵持了一段时间。
![]()
双方都知道这么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日军方面准备操控潜艇上装配的甲板炮射击奥班农号驱逐舰。而美军方面也没有闲着,他们一边调整航向,一边从储藏室内搬出来大量土豆,假装成手雷向日军潜艇丢去。看到这些奇形怪状的土豆以后,日军马上就慌了,他们以为这是美军发明的新式武器,连忙着将这些土豆踢到海里,甚至有些日本士兵还捡起这些土豆,投向奥班农号驱逐舰。
![]()
手忙脚乱的日军,根本没有时间去操作甲板炮,就这样奥邦农号得到了宝贵的时间,拉开与潜艇的距离。。当潜艇离开舰炮的射击视角后,奥邦农号驱逐舰果断开炮,很快就击中了日军潜艇的舰桥。眼看美军火力全开,日军潜艇迅速下潜企图逃跑,结果当然不出所料,在驱逐舰的深水炸弹面前吕—34号潜艇只能乖乖等死。
![]()
战后为了鼓励奥邦农号驱逐舰将士们,美国缅因州的土豆种植协会,还特意送来一块金属奖牌和嘉许状以纪念全体舰员的功绩。这么完美的战争题材,当然少不了美国政客们的参与,于是美国各大主流报刊,全部都刊登了【一颗土豆击沉日军潜艇的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