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创新
11月7日下午,一场聚焦材料创新与产业化的创新论坛在香港科学园内举行。此次活动由光明科学城香港运营中心联合光明区深港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下称“光明深港澳基地”)共同主办。
作为主办方之一,光明深港澳基地特别组织在孵企业——美森材料与源极能源赴港参与,助力企业对接湾区创新资源。
一、三大专题分享
揭示材料创新路径
“材料是制造业的根基,更是湾区产业升级的关键。我们希望通过今天的交流,搭建起材料领域‘产学研’合作的桥梁,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湾区落地转化”活动主办方代表在开场介绍中表示。
在专题分享环节,三位来自不同机构的专家从各自领域出发,带来了精彩的技术洞察和产业展望。
01
光明视角:大科学设施驱动材料创新
深圳市光明科学城发展建设有限公司高级经理娄霄峰博士首先登台,以“深圳大设施赋能湾区材料创新与产业发展”为题,详细介绍了光明科学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材料研发中的应用前景。
“大科学装置不仅服务于基础研究,更成为材料创新的重要平台。”他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大科学装置加速新材料研发进程,并展望了深圳在能源材料领域的产业化路径。
![]()
02
香港经验:先进材料研究院的技术积累
香港纳米及先进材料研发院有限公司高级业务发展经理霍仲贤带来了“NAMI简介和电子电池材料技术介绍”的专题分享。
作为香港领先的材料研发机构,NAMI在电子电池材料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和科技成果。霍经理系统地介绍了NAMI在电子电池材料方面的技术布局和创新成果,并分享了该机构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经验。
![]()
03
东莞实践:磁性材料开拓应用新天地
来自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非晶智芯团队研究员、大湾区智能传感器工程中心主任的张超,以“新型磁性材料的发展与应用”为题,分享了团队在磁性材料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随后,中科华芯总经理、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非晶智芯团队研究员万亚东博士重点阐述了新型磁性材料在智能传感器、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
![]()
二、自由交流环节
促成实质性合作对接
在自由交流环节,与会代表们围绕材料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合作展开了热烈讨论。企业代表们纷纷就各自关心的技术问题与专家进行深入交流,现场气氛活跃而务实。
“这样的交流非常及时。”一位参与企业代表表示,“我们正在寻找新型电池材料解决方案,今天不仅了解了前沿技术动态,还直接对接了相关领域的专家,收获远超预期。”
![]()
![]()
三、深化湾区协同
提升服务效能
本次创新论坛是光明深港澳基地推动湾区科技合作的又一重要举措,通过组织在孵企业参与高端技术交流,基地正不断拓展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协同服务效能。
基地负责人表示“材料领域的创新需要产学研各方的共同努力,我们将继续发挥平台作用,组织更多有针对性的交流活动,推动深港澳科技资源高效对接,助力湾区材料产业创新发展。”
![]()
系入驻
扫码添加
深港澳基地客服
基地地址
深圳市光明区华强科技生态园
深港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5B栋4层
深圳市光明区
深港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
深港澳基地于2020年7月挂牌成立,可为港澳台企业提供最高3年免租场地、最高50万启动资金,以及政策辅导、资源对接等一站式创业服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