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海中医:入冬后血压不稳、头晕失眠?一碗双藤降压粥,连喝21天,血压平稳过寒冬!
立冬过后,往往气温骤降,寒气当令,南方地区早晚温差也进一步加大,此时人体血管易受寒冷刺激而收缩,导致血压波动增大,尤其对高血压患者而言,更是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发季节。
![]()
中医认为,冬季对应“肾脏”,主封藏,而肝肾同源。若肾水不足,水不涵木,则肝阳上亢,易引发血压升高、头晕目眩、失眠多梦等症状。许多患者发现,平时控制得不错的血压,入冬后竟难以稳定,这正是季节对体质的影响。
很多人以为高血压只需依赖药物,其实立冬后加强日常调理,能有效辅助药物稳定血压,减少并发症风险。
广州宏韵中医王清海教授,今天分享一款适合冬季食用的“天麻钩藤降压粥”,平和有效,兼顾降压与安神,特别适合头晕耳鸣、夜寐不安的高血压人群。
天麻钩藤降压粥【材料】天麻、钩藤、粳米、芹菜、白菊花(用量仅供参考,每个人体质不同,中医辨证施治讲究一人一方,务必经中医师辨证后调整使用!)
【做法】1.将天麻提前用清水浸泡软后切片,钩藤洗净后用纱布包好;2.将天麻片和钩藤包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20分钟,取出钩藤包,留药汁;3.粳米洗净,加入药汁中,煮至半熟时加入切碎的芹菜末;4.粥将成时,撒入白菊花瓣,再煮5分钟即可。5.建议每日晚餐温热食用一碗,连续食用3周为一个调理周期。这碗粥为何能辅助降压?从中医角度看:天麻息风止痉、平抑肝阳,是缓解肝阳上亢所致头晕头痛的要药;钩藤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现代研究证实其具有温和的降压作用;芹菜平肝清热,富含芹菜素和钾,有助于血管扩张;白菊花清肝明目,能缓解高血压伴有的目赤昏花症状;粳米健脾和胃,确保药效吸收的同时不伤脾胃。
冬季食用还需注意:若伴有心烦易怒、面红目赤等肝火旺盛症状,可加10克夏枯草同煮;消化不良者可在粥中加少量山药同煮,以护脾胃;血压波动明显者,建议每日早晚各监测一次血压,做好记录;
食疗仅为辅助调理,不能替代降压药物。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稳压养生需多管齐下,除了食疗,冬季还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头部和颈部的防护;可适当进行室内运动如八段锦、太极,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平稳,避免大喜大悲。
冬季养血压正当时,学会与身体对话,给血管一份温柔的守护。赶紧把这碗降压粥加入您的养生菜单,平稳度过这个冬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