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幸福之家》栏目中,刘祥菊主任不仅讲授理论,更用活生生的事实说话。她向观众展示了一类令人羡慕的人群:那些年届古稀,甚至耄耋之年,却依然精神矍铄、步履轻盈、面色红润的老人。刘主任破译了他们的“长寿密码”:并非吃了什么灵丹妙药,而是他们的“肾精”损耗速度远慢于常人,从而有效地延缓了“瘀堵”的进程。
![]()
“这些老人,他们的身体可能也有磨损,但他们的‘内环境’是温暖的、流动的、清洁的。”刘主任分析道,“他们的生命之河,水量或许也有所下降,但依然保持着可观的流量和流速。这得益于他们先天禀赋的雄厚,以及后天保养的得法。”
刘主任总结了这些“肾精充足型”老人的共同特点,这也是所有观众应该努力的方向:
1. 身体温暖,不畏寒凉
肾精足,则肾阳旺。阳气是身体的暖气系统。这类老人通常手脚温暖,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强,即使在冬天也无需裹得严严实实。身体的“高环境温度”确保了气血不会凝滞,从物理上杜绝了瘀堵的形成。
![]()
2. 精力充沛,睡眠安稳
肾精是能量的蓄电池。他们白天有充足的精神进行日常活动,甚至培养兴趣爱好;夜晚则能够深沉入睡,使得肾精得以在夜间有效修复和补充。良好的睡眠本身就是最好的“填精”之法。
![]()
3. 二便通调,代谢畅通
肾司二便。肾气充足,则膀胱开阖有度,大肠传导正常。他们小便有力、清澈,大便成形、规律。这说明人体的主要“排污”通道是畅通的,垃圾不易在体内囤积成“堵”。
![]()
4. 耳聪目明,思维敏捷
“肾开窍于耳”,“脑为髓之海”(肾精生髓)。他们的听力、视力保持得较好,思维清晰,记忆力衰退缓慢。这是肾精上充于脑窍的表现,也意味着大脑这个核心器官的“微循环”非常良好,没有严重的瘀堵。
5. 骨骼强健,步履稳健
“肾主骨”。他们的腰腿有力,关节灵活,没有严重的骨质疏松和关节变形。这说明滋养骨骼的“精微物质”能够通过畅通的经络,顺利抵达目的地。
![]()
刘主任指出,反之,那些早衰多病者,往往在中年时期就出现了与上述情况完全相反的表现:畏寒肢冷、神疲乏力、便秘或溏泻、耳鸣眼花、腰膝酸软。这都是肾精早衰,瘀堵初成的明确信号。
“因此,”刘主任得出结论,“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晚年?是躺在床上,与各种瘀堵导致的疾病为伴,还是自由行走,享受天伦之乐?这个选择权,很大程度上掌握在你自己手中,掌握在你中年时期对‘肾精’的重视与养护程度上。”
这番讲述,为观众树立了一个清晰可见的健康标杆。它让“补益肾精”从一个抽象的概念,变成了一个具体、可追求、且极具吸引力的生命目标。养护肾精,不再是为了虚无缥缈的“养生”,而是为了赢得一个高质量、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