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的时候,巴斯夫(BASF)公布了今年第三季度业绩。巴斯夫首席执行官(CEO)凯礼(Markus Kamieth)博士表示:“几乎所有行业和地区的需求均持续疲软。尽管如此,我们的业绩仍超出市场预期。”其中,销售额下降3%至143亿欧元,非特殊项目调整前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达14亿欧元。
![]()
相比起季度业绩,更令人关注的是巴斯夫对涂料业务的态度。尽管在10月10日才宣布将包含汽车OEM涂料、修补漆和表面处理业务的“巴斯夫涂料”以77亿欧元的价值出售给凯雷集团(Carlay Group),但在这份截止日为9月30日的三季报当中,巴斯夫已经迫不及待地将涂料业务划分为“终止经营的业务”,将它们的收入和收益排除在集团的合并数据之外,凸显其“抛漆”的迫切。
由于计划撤资,截至2025年9月30日,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5号,受影响的业务部门被报告为终止经营。自即日起,汽车OEM涂料、汽车修补漆和表面处理业务部门的销售额和收益将不再属于巴斯夫集团或表面技术部门的销售额及息税前利润。追溯至2025年1月1日,直至交易完成,这些业务部门的税后收入在巴斯夫集团的税后收入中作为单独项目列报(非连续性经营的税后收入)。
——巴斯夫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前述143亿欧元销售额便是将涂料业务排除之后的数据。若加上目前尚未完成剥离的涂料业务,则巴斯夫三季度销售额数据为152亿欧元——也就是说,巴斯夫迫切希望抛弃的涂料业务,在三季度录得约9亿欧元的销售额,而前三季度累计的销售额约为28亿欧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均略有下降,基本持平。
随着涂料业务的剥离(尽管巴斯夫仍将保留40%的持股权益,但预计也是短期行为),意味着巴斯夫将彻底退出涂料领域的经营。从1965成为集团的一部分算起,巴斯夫涂料业务刚好走过60年的发展历程。按照凯雷集团的并购惯例,收购完成后这部分业务面临改名和独立上市的命运,这也意味着“巴斯夫涂料”的名称即将成为历史。
巴斯夫“无漆”的100年
19世纪60年代初期,在德国巴登州曼海姆,曾负责为市政厅建立煤气公司的弗里德里希·恩格霍恩(Friedrich Engelhorn),发现煤气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煤焦油这种副产品,于是利用煤焦油作为原料提取苯胺用于染料生产。
![]()
巴斯夫创始人Friedrich Engelhorn
在此基础上,1865年4月,恩格霍恩发起成立巴登苯胺与纯碱厂(德语:Badische Anilin- und Sodafabrik),也即今天巴斯夫(BASF便是Badische Anilin- und Sodafabrik的缩写)。由于曼海姆市议会担心化工厂的空气污染会扰民,未批准新工厂购买土地,恩格霍恩最终将生产设施建在了莱茵河的对岸,即当时还属于巴伐利亚王国的路德维希港(Ludwigshafen)。
成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巴斯夫专注于染料的生产,并逐渐沿着染料主业将业务拓展到硫酸生产(染料生产中需用到大量硫酸)、瓶装氯气、邻苯二甲酸、硫酸铵、农药化学等化工领域,但并不涉及油漆和涂料业务。
![]()
建立初期的巴斯夫工厂
涂料出现在巴斯夫的业务组成中,多少有被动的成分。1925年,巴斯夫与另外五家公司(包括赫斯特Hoechst和拜耳Bayer)合并成立法本公司 (IG Farben)。新公司总部迁往法兰克福,并以巴斯夫位于路德维希港和奥堡(Oppau)的生产基地作为核心资产组建法本公司最初的四大运营单元之一“莱茵河上游工作集团”。此后,涂料与橡胶、燃料被纳入法本公司的产品线当中,但此时的涂料业务只能算是“边缘业务”。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盟军占领了法本公司,并将其解散。路德维希港基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几乎完全被毁,但随后被重建。在经历了漫长的解体协商后,法本公司在西德的剩余部分被拆分为六家公司,然后又分为三家,分别为巴斯夫、拜耳和赫斯特——其中,1952年1月30日,巴斯夫作为法本公司三家继承公司之一正式成立。
![]()
1965年,在巴斯夫成立100年之际,其战略重点逐渐开始向更加精细的产品倾斜。这一年,巴斯夫收购了 Glasurit(鹦鹉)涂料生产商、当时欧洲最大的涂料公司之一Glasurit Werke Max Winkelmann AG,“这是迈向以消费者为中心市场的第一步”。
巴斯夫涂料前身
作为巴斯夫涂料的前身,Glasurit Werke Max Winkelmann AG的名称来自其创始人Max Winkelmann。
![]()
Max Winkelmann
1888年,身为商人的Max Winkelmann(1862-1935)在德国汉堡成立了一家公司,销售涂料和着色剂。5年后,他有了5名员工,并开始交付自己的第一种油漆颜色“水晶白”。
成立10年后,这家年轻而成功的公司希望为其油漆业务寻找一个包罗万象的独特商标。当时,新创造的“Glasurit”一词是为了强调漆面的釉面般的硬度,就被选为品牌名称。刚开始时,Glasurit使用“中国人头像”作为品牌标志,代表了中国漆器生产的起源和悠久传统。
![]()
Glasurit品牌早期的商标图案是一个“中国人头像”
1903年,在离鲁尔河畔经济繁荣的工业区不远的Hiltrup(位于明斯特Münster南郊),Max Winkelmann建立了一家分公司,其后这里发展成为公司的总部。1908年,该公司以Glasurit Werke Max Winkelmann AG的名义上市。随着海外出口的重要性日益增加,Max Winkelmann扩大了产品范围——在遥远的美国,第一辆从装配线生产出来的福特T型汽车便使用了Glasurit涂料。
1925年,在巴斯夫并入法本公司之时,Glasurit决定更换其标志图案,寻找一种能在包装上反映色彩乐趣的象征。在此背景下,具有醒目的颜色和异国情调的鹦鹉很快被确定为合适的商标,并沿用至今。
![]()
1925年,鹦鹉被确定为Glasurit的商标图案
此后Glasurit Werke不断成长——1928年,在伦敦和巴黎建立了新工厂;5年后将Hiltrup工厂扩建了4320平方米,拥有1000多名员工,成为欧洲最大的油漆厂。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几年,Hiltrup工厂为德国国防军生产油漆,而后汉堡工厂被完全摧毁,Hiltrup工厂部分受损。战争结束后,跟巴斯夫一样,这家涂料公司开始重建和恢复生产。
1965年,巴斯夫收购了Glasurit Werke Max Winkelmann,这标志着巴斯夫涂料和着色剂业务的启动。
不断做大的涂料业务
仅仅收购一家涂料公司并不足以实现巴斯夫做大涂料业务的战略,此后它又在涂料领域开展了密集的收购——
- 1967 年,巴斯夫收购了专注于制造用于电气行业的各种绝缘涂料与材料的Dr. Beck & Co. AG,为Glasurit(鹦鹉)涂料生产起到巨大辅助作用。目前该公司的产品现已不属于巴斯夫产品组合。
- 1968年,巴斯夫收购了Herbig Haarhaus AG旗下Herbol工厂的多数股份,开始生产工业与建筑涂料。
- 1969年,巴斯夫在巴西圣保罗收购了Suvinil S.A. Industria e Comercio de Tintas公司(以下简称Suvinil公司,即2025年出售的巴西建筑涂料业务)60%的股份。同年,巴斯夫集团收购了西班牙最著名的涂料公司之一Urruzola S.A.,船舶涂料是该公司核心业务。
- 1970年,通过收购另外两家公司Siegle和Kast + Ehinger,进一步巩固了在颜料和印刷油墨市场的领先地位。
这些收购活动为巴斯夫涂料奠定了基础,并使得其跻身全球顶级的汽车涂料(原厂漆)和修补漆制造商之一。在此基础上,1972年,巴斯夫整合了油漆、涂料、纤维和印刷油墨业务以及颜料行业的部分业务,并成立了BASF Farben + Fasern AG.(德语中Farben意为颜色,在此指代涂料、颜料等;Fasern意为纤维),旗下包含Glasurit、Herbol、Siegle、Kast等全资子公司。
![]()
巴斯夫涂料位于明斯特的生产基地
但巴斯夫涂料的扩张并未就此结束,并开始谋求向美国市场推进——1979年通过收购传统油漆制造商Cook Paint and Varnish Co.(这家公司为美国所有知名汽车制造商提供油漆)49%的股份,进入了重要的美国市场;1985年,巴斯夫收购了总部位于美国的Inmont Group Companies,从而将知名品牌R-M的汽车修补漆业务揽入囊中。后者成立于1919年,曾向市场推出第一种金属漆(1931年)和第一款OEM水性涂料(1970年),今天作为巴斯夫汽车修补漆品牌而存在。
1986年,巴斯夫涂料的纤维业务转移到母公司,其余业务和总部从汉堡转移到明斯特。这一变化反映在公司的新名称上:BASF Lacke + Farben AG. ,其中去掉了Fasern(纤维),并由Lacke(意为涂料)取而代之。11年后,因应国际化步伐,改名为BASF Coatings AG. 。
1989年,巴斯夫收购了墨西哥最大的涂料制造商之一Pinturas Aurolín S.A.。Aurolín生产汽车涂料、包装涂料和工业涂料。
![]()
100年来,鹦鹉是巴斯夫涂料(包括其前身)的一个品牌标志
此后巴斯夫放慢了在涂料业务的收购步伐,时隔11年又收购挪威Norsk Hydro ASA的全球卷材涂料业务,通过此次收购,巴斯夫扩大卷材涂料业务,加入该业务的世界顶级行列;同年,收购了罗门哈斯(Rohm and Haas Co.)旗下的Morton工业涂料业务;2002年,收购了澳大利亚Wattyl Ltd.的汽车涂料业务(包括汽车修补涂料和汽车OEM涂料)。
2006年,巴斯夫通过收购德固赛(Degussa,赢创工业Evonik Industries的前身)建筑化学品业务,将欧洲领先的环保涂料制造商瑞纽斯(RELIUS)涂料整合到巴斯夫涂料当中。瑞纽斯包含工业涂料(包括防护涂料、船舶涂料、一般工业涂料以及风电涂料)和装饰涂料两个业务板块。在2012年,巴斯夫将瑞纽斯装饰漆业务卖掉,保留了其工业涂料,并于2013年初将后者并入巴斯夫工业涂料版块。
巴斯夫涂料当中包含的表面处理业务来自2016年对凯密特尔(Chemetall)的收购。凯密特尔原来是Albemarle全球表面处理业务,通过此次收购,巴斯夫涂料部门扩大了其产品组合,成为一家更完整的解决方案提供商。
“抛漆”开始了
2011年10月,巴斯夫涂料宣布将在短期内出售瑞纽斯的装饰涂料业务,拉开了它“抛漆弃子”的大幕。尽管在次年完成的出售中保留了瑞纽斯的工业涂料业务,但2016年还是将整个工业涂料业务剥离,买家为阿克苏诺贝尔(AkzoNobel)。
“近年来,我们成功发展了全球工业涂料业务,明确关注具有吸引力的市场细分。但我们认为在工业涂料领域领先的全球参与者阿克苏诺贝尔的护航下,该业务会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在决定剥离工业涂料业务的当时,时任巴斯夫涂料业务部门总裁的凯礼博士这样说道。通过这笔交易,巴斯夫将进一步加强其关注核心汽车OEM和汽车修补漆业务,以及其在巴西的Suvinil品牌的领先装饰涂料业务。
![]()
凯礼博士曾担任巴斯夫涂料业务部门总裁,2024年始任巴斯夫CEO
但这并不是结束。大约在2020年之后,受化工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巴斯夫的发展开始面临困境。2022年10月,巴斯夫宣布了一项旨在应对欧洲业务盈利疲软情况的成本削减计划,并计划于2023-2024年实施。2023年12月,巴斯夫曾宣布将其农业解决方案、电池材料和涂料业务进行分拆,转变为独立的子公司运营的计划。
2024年第二季度开始,凯礼博士出任巴斯夫CEO,并加快了成本削减计划相关措施的实施。2024年9月,巴斯夫公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将这一全球企业战略命名为“制胜有道(Winning Ways)”。在此战略中,巴斯夫将其业务领域重组为两个版块:核心业务(化学品、材料、工业解决方案、营养与护理)和服务于特定行业的独立业务(环境催化剂和金属解决方案、电池材料、涂料和农业解决方案)。
“我们将继续投资于我们的独立业务,但也将寻求积极的投资组合选择,为巴斯夫及其股东增加价值。”凯礼博士说道。对于包括涂料业务在内的“服务于特定行业的独立业务”,凯礼博士认为与巴斯夫的综合价值链联系较少,未来将释放这些业务的价值——言外之意是可以卖掉。
![]()
Suvinil是巴斯夫涂料最后的装饰漆品牌,现已卖给宣伟
巴斯夫率先用位于巴西的仅剩的装饰漆业务(即Suvinil公司)试水。2025年2月,巴斯夫与宣伟(Sherwin-Williams)达成最终协议,拟以11.5 亿美元的全现金交易出售巴西装饰漆业务。这一交易于10月1日宣布完成。
此时凯雷集团或已与巴斯夫针对剩余的涂料业务展开独家谈判,并在10月10日火速敲定“交易”。尽管巴斯夫仍保留涂料业务40%的股权,但按照凯雷集团的收购惯例,最终很可能会全部买断巴斯夫涂料。
而巴斯夫似乎更加迫切,在2025年的三季度报中便不再并表涂料业务的业绩。
巴斯夫涂料在中国
早在1987年,巴斯夫便开始在中国授权生产涂料,主要是为大众汽车服务。1991年,中国汽车进口的增加刺激了对适当修补材料的需求,巴斯夫涂料在中国推出Glasurit修补漆,并建立了两个销售点——一个在上海,另一个在北京——1992年首次推出水性“Glasurit 90 Line”汽车修补漆系统。
1997年,巴斯夫上海涂料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是巴斯夫与上海华谊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的60/40合资公司,原名“上海涂料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生产和销售各种汽车OEM涂料产品。巴斯夫上海涂料公司位于客户附近,拥有所有必要的设施,以确保根据客户的需求高效制造和定制产品,并提供高质量标准和快速服务。
![]()
巴斯夫涂料位于上海的工厂
2004年,巴斯夫涂料部门扩大了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并加强了在上海的卷材涂料业务。
2010年,巴斯夫推出新型多功能应用机器人M-ROB。M-ROB在德国应用中心成功首秀后,在包括中国上海的全球多家巴斯夫涂料工厂投入运行。
2014年,巴斯夫在中国上海化学工业园区开设了新的汽车涂料工厂。其汽车涂料产能的扩张进一步加强了该公司在中国的影响力及其作为汽车行业领先涂料供应商的地位。
2015年,巴斯夫与其长期合作伙伴在广东佛山共同成立了汽车表面处理能力中心(RCC)。
2019年,巴斯夫涂料表面处理全球业务部门凯密特尔开始在中国浙江省平湖市独山港经济开发区建设其表面处理工厂,2022年落成。平湖工厂占地6万平方米,是巴斯夫位于独山港经济开发区的第一个生产基地,也是其全球最大的表面处理基地。
![]()
凯密特尔独山港工厂
2022年,凯密特尔在中国上海开设了第一个应用表面处理技术区域创新和技术中心。新的2600平方米的中心将专注于为亚洲的广泛行业和细分市场开发先进的表面处理解决方案和产品创新。
2022年,巴斯夫的ColorBrite®Airspace Blue ReSource底漆在中国首次亮相,该底漆根据生物质平衡方法获得了REDcert²认证。这是巴斯夫自当年5月在欧洲正式推出以来,首次将生物质平衡汽车OEM涂料引入亚洲。
随着巴斯夫整体剥离涂料业务,这些位于中国的投资和布局也面临易主,甚至在不久的将来以一个全新的名字运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