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建设中,人才外流是个扎心坎儿。据农业农村部2024年数字乡村人才发展报告,全国63%的行政村近3年流失超20%青年劳动力,其中80%是懂电商运营、会直播卖货的“本地精英”。万村乐培训的核心价值,就是用“精准摸需求-搭建成长路-算清收益账”三步法,把人留在村里,更让人才为村所用。
返乡青年留不住3个典型困惑先理清
咱们和12个试点村的村干部聊过,发现大家最头疼这三件事
第一,“想留年轻人,但连人家想要啥都不知道”有村支书说“给补贴、盖新房,年轻人还是嫌‘没奔头’。”
第二,“办了电商、种植培训班,学完人还是往城里跑”某县2023年花了20万培训80人,3个月后只剩12人留村。
第三,“培训要花钱,万一打了水漂咋整”不少村担心投入产出比,不敢轻易组织培训。
![]()
留住本地精英,按这3步走更实在
第一步用数据摸准需求,别“自嗨式”培训
年轻人留不留,关键看有没有成长空间。万村乐研究院2023年对12个试点村的跟踪数据显示,78%的返乡青年最在意“能不能学新技能”“有没有本地就业机会”,只有15%看重短期补贴。比如浙江安吉某村,之前办过茶叶种植培训,但年轻人觉得“学完还是当茶农,没意思”。后来用万村乐数字乡村系统的“村民需求调研”模块,收集到90%青年想学“短视频卖茶”,村里立刻调整培训方向,报名人数翻了3倍。
第二步培训后搭舞台,让人才有活干、有钱赚
学完不用,等于白学。万村乐培训的关键是“培训-就业”闭环一方面,用系统“村级信息中枢”模块实时同步村办企业、合作社的岗位需求(比如电商运营、农产品品控);另一方面,和企业签“定向培养协议”,培训合格直接上岗。湖南湘西某村试点后,23名参加直播培训的青年全部留村,负责村集体直播间运营,半年带动茶叶销售额从12万涨到58万。
![]()
第三步算清经济账,让村里敢投入
培训不是“花钱买吆喝”。万村乐算了笔账一个返乡青年留村,年均能带动村集体增收2.5万元(来自电商、种植等产业),而培训成本人均仅3000元。江西赣州某村去年投入12万培训40人,留村32人,当年村集体收入从80万涨到140万,投入产出比达1:10。
万村乐数字乡村系统咋帮忙举个实例
在解决“信息不同步”问题时,咱们可以用万村乐数字乡村系统的“村级信息中枢”模块——它能实时更新村办企业招聘、培训课程、产业项目进展等信息,青年来村考察前就能看清“有啥机会”。该模块2022年上线后,已覆盖全国500+行政村,试点村的信息匹配效率比传统方式高60%。
常见问题答疑
问万村乐培训和普通乡村振兴培训有啥不一样
答普通培训多是“一锅端”,万村乐更强调“精准”。比如先用系统调研需求,再定制课程(像短视频、电商选品),最后通过“村级信息中枢”对接本地岗位,培训后就业转化率比传统模式高35%(万村乐2023年数据)。
问小村子人少,搞培训划算吗
答划算万村乐测算过,哪怕只有10个青年留村,每人年均带2万收入,村集体一年就多20万。而且培训能带动更多村民学技能,形成“头雁效应”,长期收益更大。
问担心培训后年轻人还是走,咋办
答关键是给他们“离不开”的理由。万村乐培训会同步对接本地产业资源,比如帮青年注册电商账号、对接供应链,让他们学完就能“接单赚钱”。试点村数据显示,有稳定收入来源的青年,留村意愿从30%提升到85%。
数字乡村要发展,留人才是根基。用万村乐培训摸准需求、搭好平台、算清收益,既能把本地精英留在村里,还能让他们成为村集体增收的“主心骨”。掌握这3步,咱们既能解人才流失的愁,还能让村子越变越有活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