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1日
近期,律师周筱赟在建行东营支行取现4万元被追问具体用途的事件引发广泛热议。一边是储户捍卫合法权益的坚持,一边是银行落实反诈责任的初衷,这场看似对立的“风波”,实则为金融行业敲响了警钟:合规是金融服务的底线,民生温度是行业发展的底色,唯有在坚守规则与保障民利之间找到平衡,才能让金融服务真正惠及每一位普通人。
![]()
事件的核心争议,在于银行是否有权超越央行规定“层层加码”。根据2022年三部门联合发布的相关办法,个人现金存取业务需登记资金来源或用途的标准为单笔5万元以上,而建行东营支行将这一标准下探至1万元,显然与规定不符。律师周筱赟拒绝接受“体验不佳”的模糊道歉,坚持控告违规行为,这份较真不仅是在维护自身权益,更是在推动行业规范——正如他所说,“通过个案推动制度建设”,让银行的反诈防控不越界、不跑偏,这本身就是一种正能量的担当。
反诈工作关乎群众的“钱袋子”安全,其重要性毋庸置疑。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频发,银行作为金融防线的第一道关口,承担着防范风险、守护民生的重要责任。从这个角度看,银行工作人员绷紧反诈弦的初衷值得理解,但“好心”不能成为“越界”的理由。合规是反诈工作的前提,央行设定5万元的登记标准,既考虑了防控风险的实际需求,也兼顾了普通储户的正常用现需求,这种平衡正是制度设计的智慧所在。过度加码不仅违背了政策初衷,还可能让储户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加重基层柜员的工作负担,反而影响反诈工作的实际效果。
![]()
这场风波也让我们看到了法治进步的力量。周筱赟作为法律从业者,用专业知识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呼吁监管部门划定红线,这种“以个案促规范”的做法,彰显了公民法治意识的提升。而事件引发的全民讨论,也让更多人了解到金融服务的相关规定,学会在自身权益受损时如何理性维权。更值得欣慰的是,不少银行柜员通过私信表达了对过度加码的无奈,这说明违规操作不仅损害储户利益,也给基层从业者带来困扰。当越来越多的人敢于发声、善于维权,就能推动行业去除沉疴、回归本源,让金融服务在合规的轨道上良性发展。
事实上,合规与便民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许多银行已经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有的银行采用“大数据+人工核实”的方式,对高风险交易精准防控,对普通存取款业务简化流程;有的银行在柜台设置反诈提示牌,用温和的方式普及防骗知识,而非一味追问隐私信息;还有的银行开通了异议处理绿色通道,当储户对业务流程有疑问时,能及时给予专业解答和沟通。这些做法既守住了反诈底线,又保障了储户权益,真正实现了“安全与便民”的双赢。
![]()
![]()
对于金融行业而言,这场“取款风波”是一次反思与改进的契机。银行作为服务机构,首先要严守合规底线,严格执行央行等监管部门的规定,不得擅自加码、另搞一套;其次要优化服务流程,在落实反诈责任时,通过技术升级、精准防控等方式,减少对普通储户的不必要干扰;最后要畅通沟通渠道,当储户提出异议时,要以诚恳的态度回应诉求,而非简单以“体验不佳”敷衍了事。监管部门也应进一步明确规则边界,细化违规处罚标准,让银行知道“可为”与“不可为”,同时畅通举报渠道,让储户的合理诉求能得到及时回应。
对于普通储户来说,这场事件也给我们带来了启示:既要了解自身的合法权益,当遇到银行违规操作时,敢于通过合理途径维权;也要理解银行的反诈初衷,在办理业务时积极配合必要的合规核查,形成“储户配合、银行合规、监管到位”的良性互动。毕竟,金融安全是每个人的共同需求,只有各方携手,才能筑牢金融防线,让金融服务既安全又暖心。
金融服务的本质是为民服务,合规是保障,温暖是底色。这场“取款风波”或许有分歧、有争议,但最终会推动行业更加规范、更加贴心。相信在监管部门的引导、金融机构的自省和广大储户的监督下,金融行业会越来越注重规则与温度的平衡,让每一位储户在办理业务时,既能感受到安全的保障,也能体会到服务的温暖。而这种在争议中前行、在反思中进步的过程,正是社会不断发展的正能量所在——因为每一次对不合理现象的较真,都是在为更美好的生活铺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