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理观《火珠林》作者的思维境界
易理的核心要义在于“简易、变易、不易”,《火珠林》作者的论述,正是对这一核心的深度践行,其思维境界呈现出“返本溯源、三才贯通、体用合一”的易理特质,彰显了对易道本质的深刻洞察。
作者开篇“夫易本无八卦,只有乾坤,本无乾坤,只有太易”,直指易理“返璞归真”的本源思维。易理认为,八卦、乾坤皆是对大道的符号化呈现,而非大道本身。作者剥离层层具象符号,回归“太易”这一混沌未分的本源,契合易“简易”之旨——大道至简,万法归一。这种思维超越了对卦象表象的执着,直探易的核心,是“不易”之道的生动诠释,体现了“见素抱朴”的境界高度。
“在天为日月,在地为阴阳,在人为心目”的论述,展现了易理“三才合一”的整体思维。易理强调天、地、人相互贯通,阴阳为万物之纲纪。作者将易与自然(日月)、本质(阴阳)、人身(心目)紧密联结,打破了天、地、人的割裂,认为易并非外在的教条,而是内在于宇宙与生命的本质规律。这种思维将“变易”之道融入三才运化,既见天地之理,亦明人身之性,达到了“天人合一”的认知境界。
“练其心而心自灵,炼其目而目自见,先达人事,后敷卦爻”的主张,凸显了易理“务实致用”的实践思维。易理并非空谈玄虚,而是指导人事的实用智慧。作者反对脱离人事空谈卦爻,主张通过修养心性、洞察现实,以人事变通印证卦爻之理,体现了易“变易”的核心——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这种“以人事明易理,以易理指导人事”的思维,打破了“重卦象轻实践”的误区,使易道落地于生活,达到了“知行合一”的践行境界。
综上,作者的思维境界以“太易”为本,以“三才”为纲,以“人事”为用,完全契合易理“简易、变易、不易”的核心维度,实现了本源认知、整体洞察与实践践行的统一,是对易道精神的深度体悟与升华。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