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曾经居民每天“排队吐槽”,如今画风突变!静安这个超大型社区如何实现逆袭?

0
分享至


“12345工单量从5月的24件锐减至9月的5件,降幅近80%。短短几个月,曾位列全区住宅小区投诉量前十的‘老大难’,如何实现了逆袭?

走进彭浦镇永和北第一居民区的永和二村——这个拥有3280户常住人口近7890人的超大型老旧小区,答案就写在一场以党建引领的物业治理变革中。


困境:

每天开门就像“老中医门诊”

“刚来时,每天一开门就像老中医坐堂,居民排着队来反映问题。”

今年3月到任的永和北第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杨露坦言。

这个1995年建成的售后公房小区,是彭浦镇独立居委会管辖户数最多的住宅小区,在经历“美丽家园”改造后环境虽已提升,但庞大的人口体量、较高老龄化程度和频繁的人口流动,让道路垃圾、承重墙投诉、停车难等治理顽疾循环出现,最终都化为了居高不下的12345工单。


破局:

“七方力量”织密治理网络

转机始于7月28日彭浦镇召开的党建引领物业治理大会。永和北第一居民区迅速响应,由党总支牵头,整合居委会、业委会、物业、镇城运中心、城管执法中队、社区民警、网格工作站等七方力量,成立“百日攻坚工作小组”

“过去是‘有事单聊’,现在变成‘常态化协同作战’。”杨露介绍,一个集结七方力量的微信工作群成为治理“中枢”。每日巡查发现的问题、居民反映的诉求在群内实时流转,各方力量根据职责“嵌入式”介入,实现问题即发现即响应。

一个典型案例是小区沿街饭店的卫生整治。此前居委会、物业多次沟通效果有限,新机制下,党总支联动街区书记、城管执法等部门共同约谈负责人,现场提出整改要求。“多方持续关注,让经营者意识到我们是‘动真格’的,配合度明显提升。”杨露说,这种联合治理的合力,远胜于社区的“单打独斗”。

引擎:

“三级响应”实现问题闭环处理

海量问题如何避免淤积?

居民区党总支建立起一套

“分类+分层”的闭环处置机制。

小事快办(一般48小时内):

对居民区可以自行解决的问题,通过小区内部“三位一体”物业治理联席会议平台开展“小事快办”,要求当日发现、当日处理。物业经理告诉记者:“比如维修晾衣架、修补路面,基本下午就能收到处理回音。”

大事联办(72小时内反馈):

对单一主体无法解决的事项,比如需要业委会、加梯施工方等多方协调的复杂事项,依托彭浦镇塘南综合网格平台统筹网格下沉力量开展协同处置,要求72小时内给出处理方案或进展反馈。

难事重点办(持续跟踪):

涉及资金审批、专业绿化修剪等环节的“硬骨头”,则通过“社区云”系统上报彭浦镇党委,协调资源重点推进。

这套机制的运行情况,通过每周工作周报得以持续跟踪,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高效响应也赢得了居民认可,有居民在回访中对杨露表示:“书记,你们这个速度真是雷厉风行。”

“居民感受到被重视,心气顺了,信任也就回来了。”杨露说。

创新:

“3+X”机制动态管理“加梯热”

面对小区最多时候14部加装电梯同时施工的“盛况”,居民区党总支创新“3+X”联合接待机制,并实施动态管理。

“除了党组织、业委会、物业这3方,我们还根据议题引入代建方、施工方等‘X’变量。”杨露介绍。

比如,针对施工影响停车等问题,党总支协调多方坐下来协商,不仅达成管理共识,还通过区域化党建平台协调了供居民使用的外部停车场。


小区还建立了施工沟通平台和每日巡查机制。

“居民区干部每天早上必须巡查责任区,发现问题立刻发群,要求负责人当即整改。”

杨露告诉记者,这套畅通的机制确保了大规模施工下的秩序与安全。

成效:

从“排队投诉”到“直接沟通”

治理成效直观反映在数据与居民行为的转变上。

工单量从5月24件、7月15件、8月11件,一路降至9月的5件。

“因为我们主动跨前一步,很多问题在居民发现前就已解决。”杨露分析。更可喜的是沟通方式的转变:“现在更多居民选择直接找我们反映,而不是拨打12345。”


这一变化在小区绿化修剪问题上尤为明显。面对大树遮光与合规修剪的两难,居民区党总支牵头制订方案,主动与有意见的居民反复沟通,说明后续计划。


“他们看到我们在积极推进,投诉自然就减少了。”杨露说。

基石:

红色物业+楼组“微治理”

在杨露看来,永和二村的治理密码可总结为三点,组织架构下沉至楼组、“三驾马车”同心同向、志愿服务柔性补位。

她分享了一个案例,一位性格相对孤僻的独居老人家中漏水,维修面临资金与沟通双重难题。在党总支协调下,业委会与物业以“红色物业”名义从维修基金中酌情拨款,维修师傅利用调休上门免费修复。

“这说明我们的物业和业委会是真心为居民着想,不计较一时得失。”杨露感慨。

物业公司同样感受到体系支撑的力量。物业经理表示,融入“党建+网格+物业”体系后不是负担加重,而是感觉“后背更有力了”。例如,物业经理观察到,在小区飞线充电整治中,多方联动推进,居民态度从敷衍应付转为主动配合。

此外,小区137个楼组构成的“微治理”网络也成为矛盾化解的前沿。“居民之间沟通,有时比我们出面更有效。党总支要做的,是搭建平台、把握方向。”杨露说。


当前,永和二村正将精细化走访与重点人群关爱深度融合,对收集到的居民诉求实行“建账销号”式管理。为推动“攻坚”向“长效”转变,小区一方面从严规范物业日常管理,紧盯楼道清扫、维修服务等关键环节,持续提升服务品质;另一方面,依托“党建+网格+物业”治理体系凝聚合力,并前瞻性地启动了电梯三年质保期满后的管理预案制定工作,确保每一项民生工程都能经得起时间检验,真正惠及于民。

“我们要让‘百日攻坚’催生的治理动能持续释放,通过党建引领让这个超大型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

杨露表示

下一步将继续用好“三驾马车”机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心用情解决好居民急难愁盼,让永和二村成为更有温度、更具质感的幸福家园。

记者:蒋文婕

编辑:叶苹

信息来源 彭浦镇采编基地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上海静安 incentive-icons
上海静安
上海市静安区融媒体中心官方号
43050文章数 1341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