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报告上的几个数字,往往比脸色和感觉更真实。尤其是年过四十的人,哪怕自觉状态不错,也可能在某一项指标悄悄“飘红”。
![]()
临床上,我们常见一些患者,体检时发现异常指标,却因为“没症状”而忽视,半年、一年后再来复查,已经从良性病变发展为癌前状态,甚至确诊癌症。这类情况,医生看得多,也劝得多,可惜听进去的人太少。
今天,我们就聚焦体检报告中最值得警惕的3个危险信号。这三项如果持续异常,尤其在40岁以后,很可能是身体在释放“癌变前夜”的警告信号。别等症状出来才重视,到往往已经错过了干预的黄金期。
![]()
第一项:肝脏转氨酶升高,尤其是ALT持续偏高
肝脏没有痛觉神经,就像一个“沉默的器官”。很多人肝功能有问题,完全无感。转氨酶升高,特别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超过正常值上限1.5倍以上,且持续超过3个月,就不能再当“小问题”看待。
在临床上,这种情况常见于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最怕的是,背后其实已经有了慢性肝炎甚至肝纤维化的进展。如果同时合并乙肝病毒携带状态或长期饮酒史,癌变风险会大大提高。
![]()
2024年国家肝病中心的数据显示,在确诊肝癌的患者中,有近六成在确诊前一年内已有ALT异常,但因无症状未就诊。ALT持续升高,是肝细胞损伤正在进行的信号,当肝细胞修复不过来,就可能启动癌变程序。
如果体检单上ALT反复升高,哪怕你没有黄疸、没有疲乏感,也要及时查明原因。必要时加做肝脏弹性成像、病毒标志物检测,甚至肝穿刺活检都要考虑。别等到肝癌确诊那天,才后悔体检时没当回事。
![]()
第二项:大便潜血阳性反复出现
大便潜血检测是体检中最被低估的一项。很多人以为“便血是痔疮”,一看潜血阳性也不在意。但我们在肿瘤科见过太多因为忽视潜血异常,导致结直肠癌延误诊断的患者。
2023年中国消化道肿瘤筛查研究显示,在回顾性分析的12000名早期结直肠癌患者中,超过70%的患者在确诊前一年内曾有过1次以上大便潜血阳性记录,但其中超过六成人并未进一步做肠镜检查。
大便潜血,就像马桶里的一封匿名信,可能是痔疮写的,也可能是肿瘤写的。你不拆开看,就永远不知道是谁寄来的。
![]()
尤其是40岁以后,如果潜血阳性连续出现两次以上,必须进一步完善肠镜检查。不要怕麻烦,也不要怕痛苦。早期结直肠癌通过手术完全可治愈,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差别就在于能不能早发现。
很多人没症状,以为自己肠道没问题,其实肠癌初期就是“无声无息”。等到开始出现腹痛、便血、排便习惯改变,往往已经是晚期。
![]()
第三项:血红蛋白异常降低,尤其合并铁缺乏
不少中年人体检时发现“轻微贫血”,尤其女性,常被当作“正常”或“缺铁”处理。但如果血红蛋白低于110克/升,且合并血清铁、铁蛋白指标也低,就要高度警惕了。
慢性失血性贫血,是消化道肿瘤最早期可能出现的线索之一。特别是胃癌、结肠癌、小肠间质瘤等,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疼痛或不适,但因为肿瘤微出血,长期造成慢性失血,导致铁缺乏性贫血。
![]()
2022年北京协和医院对1203例胃癌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发现,有36%的患者在确诊前的体检报告中出现了铁缺乏性贫血,但仅有不到10%的人进行了进一步消化道检查。
血红蛋白下降不只是“气色差”,它是身体缺氧的信号。如果贫血同时合并食欲减退、晨起乏力、舌头发白,就不能只靠补铁解决,必须排查肿瘤性病变。身体不是缺铁,是在流血。
别小看一个“贫血”字眼,它有时就是肿瘤在偷偷夺走你的血。
这三个指标,一个来自肝功能,一个来自大便检查,一个来自血常规,都是常规体检项目,人人都做,但不是人人都看得懂。
![]()
我们见过太多患者,体检表夹在抽屉里,直到下次体检前一晚才翻出来看看。一年一年过去,报表变红了,病情也悄悄进展了。
想把病挡在门外,靠的不是“感觉良好”,而是看懂体检背后的预警机制。尤其过了四十岁,身体的代谢能力、细胞修复能力都在下降,很多疾病进入高发期。此时,任何一个指标的异常,都要用“癌前状态”的标准去看待。
除了指标本身,更要关注变化趋势。如果今年ALT是正常的,明年升高了20%,再过一年升高了50%,即使还在参考范围内,也值得引起重视。医学不是算术题,不只是看是否达标,而是看有没有在“往坏的方向跑”。
![]()
我们医生最怕的不是查出癌症,而是查出了一堆“本可以早知道”的癌症。每一个晚期肿瘤背后,其实都有一段被忽视的异常信号史。体检的意义,不是为了“安心”,而是为了“及时拉响警报”。
说到底,体检报告不是分数表,不用追求“全优”,但一定要看清哪里“挂红灯”。特别是那种“没有感觉的异常”,才是最危险的。身体最怕的不是疼痛,是沉默。
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如果年龄已经过了四十岁,不妨把去年、前年、今年的体检报告拿出来,放在一起比一比,看一看有没有这三项指标的异常和趋势变化。如果有,别犹豫,该复查就复查,该做肠镜就做肠镜。不是为了现在,是为了下一个十年还能健康地活着。
我们无法选择不老,但可以选择不晚。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慢性病毒性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23,31(5):321-330. [2]中国抗癌协会结直肠癌专业委员会.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4版)[J].中国肿瘤,2024,33(6):489-495. [3]马晓兰,张国军,郭建芬.铁缺乏性贫血患者消化道肿瘤筛查价值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10):87-9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