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军小型无人机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之后,将美国无人机和中国供应链“切割”,并下架了大疆等一批知名品牌。当各方都认为美国要“弱化无人机地位”的时候,最近他们突然来了一波反常操作。9日,美国陆军一位发言人告诉《军事时报》,美国陆军计划加强与私营企业的合作,并提高自己的制造能力,在未来两到三年内至少生产100万架无人机。而且美媒特别报道说,军官明确提出供应链必须全面摆脱“中国制造”的战略要求,这一举措标志着美军作战理念的重大转型。
![]()
舰载无人机
之前在俄乌冲突中,低成本无人机的规模化应用重塑了战场规则,俄乌双方每年合计生产约400万架无人机,而中国的产能规模更是数倍于此,这让长期依赖高精尖装备的美军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美国陆军部长丹尼尔·德里斯科尔坦言,美军当前每年仅采购约5万架无人机,在小型武装无人机部署上已落后于全球趋势。因此,美军放弃传统高端无人机路线,转向规模化、消耗性的装备策略,试图通过百万级无人机集群构建非对称作战优势,同时将供应链安全上升至国家安全战略高度,意图摆脱对中国核心零部件的依赖,避免战时供应链“卡脖子”风险。
![]()
美国大雾天气测试
但很快就有人提出,现在产能瓶颈难以突破才是大问题:美国本土头部无人机厂商的月产能仅约2000架,即便全力扩产,短期内也无法企及年均数十万架的需求规模,这直接导致五角大楼“复制者计划”因零部件短缺被迫延期18个月。另一方面,技术替代效果堪忧:美国本土企业产品不仅价格是中国同类产品的3至4倍,在续航、抗干扰等核心性能上还存在代差,甚至出现美军在演习中因无人机性能不足频繁失控撞山的情况。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即便是宣称“美国制造”的无人机,其核心芯片等部件仍难逃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而中国的出口管制措施已直接导致美国部分无人机企业停产、关键零部件价格暴涨数倍。
![]()
单兵操作无人机
此外,这一计划还暗藏美国国内政商利益的复杂纠葛,小特朗普持股的无人机企业已获得五角大楼大额合同,让“国家安全”目标掺杂了利益输送的质疑。从本质上看,美军的战略转型是合理的,但将装备发展与意识形态捆绑、强行推动“去中国化”的做法,违背了全球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客观规律。中国无人机产业的优势并非短期形成,而是建立在完整生态链、规模化产能与持续技术创新基础上,美国要重建独立供应链,不仅需要投入上千亿美元,更需耗费5至10年时间,远滞后于其战略时间表。
![]()
大型无人机投弹
美媒形容,在中国无人机广泛装备的情况下,美国更像是“模仿中国路子”,但在战略转型的方向契合现代战争趋势的同时,还要满足脱离产业现实的“去中国化”要求,正在将计划拖入成本高企、产能不足、性能受限的困境。在全球产业链分工协作的背景下,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安全问题意识形态化,最终只会削弱自身战略竞争力。美军若不能摒弃零和思维,正视中国在无人机产业链中的客观优势,其百万无人机的战略蓝图恐难以如期落地,甚至可能在新一轮军事技术竞赛中进一步拉大差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