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界的激流中,利益的贪念常让一些人迷失方向。濮阳某化工企业负责人吴某乙因一时的“省钱”冲动,最终步入监牢。
2023年9月,濮阳一家化工企业面对废酸液积如山,处理费用高昂的难题,使得吴某乙困扰不已。于是,他想出一个“节省资金”的方案——雇佣无资质的司机暗中抛撒废酸液。随后,他找到了危化品运输车司机李某甲,两人一拍即合。生产厂长王某甲也参与其中,负责装车、记录和汇报。
自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间,李某甲在夜幕的掩护下,先后12次将592吨废酸液倾倒在濮阳市工业园区的下水道等地。每次任务完成后,他都能从吴某乙或王某甲处领取“辛苦费”。这种看似轻松的赚钱方式,实际上是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
然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2024年3月的一天夜晚,李某甲倾倒废酸液时,刺鼻的味道引起了居民报警。警方迅速展开调查,锁定了李甲及化工企业。面对确凿证据,吴某乙等人最终只能认罪。他们为了节省成本,而惜违法,给环境带来的损害不可估量。
2025年6月,濮阳华龙区法院首次审判,被告单位因环境污染罪被罚款30万元;吴某乙及其他涉案人员分别被判处四年至二年不等有期徒刑。虽然被告单位和四名被告提出上诉,但2025年10月31日,濮阳中院作出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
事实上,这类事件并非单一案例,早前已有企业因非法处置工业废水遭受严厉处罚。这则案件如同警钟鸣响,提醒企业若置环境于不顾追逐利润,终将受到法律制裁。吴某乙“省钱”不成反入狱,正是对所有企图挑战法律底线者的深刻告诫:环保绝对不能儿戏,而法律不容轻视!
备注:本报道仅基于现有公开信息整理,事件真相以官方调查结果为准。倡导网友勿轻信传言,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