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智库书屋:王占军读《戏很多的医学史》 @大外交智库·SL小书屋

0
分享至


大外交青年智库·深圳

Glory Diplomacy

让中国外交青年智慧被全球看见

为中国青年智库代言

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

本文系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全球Smallibrary书屋2025年“3个月精读12本书”挑战计划(每本书要求25万字及以上)活动的书友阅读心得评价,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平台观点。

PART 1 打卡记录

分享人: 王占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读完时间:2025年9月24日

书名: 《戏很多的医学史》

作者: 〔中国〕吴京平

译者:/

出版: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字数:26.3 万

评分:9分(10分制)

PART 2 读后分享

吴京平在《戏很多的医学史》里,完全抛开了医学史“术语堆砌、按时间列成就”的枯燥写法,而是以“讲趣事、挖细节、聊背后逻辑”的方式,把医学发展历程写成了一部满是“人间烟火”的探索记——没有把重点放在“某技术某年发明”,而是盯着那些藏在专业文献背后的“真实瞬间”,让读者看到医学进步从来不是“一路坦途”,而是一代代人在“试错、争论、修正”里摸爬滚打的结果。

讲古代治病,他不只提传统草药的有效案例,更写那些如今看来“荒唐”却藏着初心的尝试:欧洲中世纪医生坚信“放血能治百病”,连小孩感冒、老人咳嗽都要扎针放血,甚至为了“精准度”,还专门画了“星座放血图”,说不同星座对应不同身体部位,放血得看星象;中国古代也有医生尝试“以毒攻毒”,用少量砒霜治顽疾,虽然有风险,却也是在“没更好办法”时想帮人减轻痛苦的无奈之举。讲近代医学突破,他不只说“麻醉术、消毒法多重要”,更写背后的“笨拙摸索”:早期医生没麻醉药时,做手术全靠“硬扛”——要么让病人喝大量烈酒灌醉,要么找几个人按住病人强行开刀,直到有人尝试用乙醚、氯仿做麻醉,却还因为剂量没掌握好,出过让病人昏迷不醒的事故;李斯特提出“手术要消毒”时,一开始没人信,同行觉得“医生洗手、器械煮过是多此一举”,直到他在自己的医院反复试验,看着术后感染死亡的病人越来越少,才慢慢让“消毒”成了手术标配。这些细节没有让医学显得“不专业”,反而让医学的进步更有“实感”——它不是某个天才突然的“灵光一现”,而是医生们看着病人痛苦、看着治疗失败后,不甘心“束手无策”,才硬着头皮去尝试、去质疑、去改进,就像普通人遇到难题时,一边犯难一边想办法解决一样。

医学的进步,从来不是“一路正确”,而是在承认无知、修正错误中不断前行,而支撑这份前行的,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对患者的共情。比如讲外科手术的发展,作者既写现代微创手术的精准高效,也没回避早期手术的“野蛮”:19世纪前没有无菌概念,医生穿着沾满脓血的外套做手术,手术刀用完随便擦两下就接着用,患者术后十有八九死于感染,直到李斯特提出“消毒法”,要求医生手术前洗手、器械高温消毒,才让手术死亡率大幅下降——这份进步,不是因为医生突然变“聪明”,而是因为他们终于正视“自己的操作可能害了病人”的问题;讲疫苗的诞生,不只夸詹纳发明牛痘疫苗的伟大,也写之前“人痘接种”的风险:有人为了预防天花,故意把天花患者的脓液涂在自己伤口上,运气好的轻症痊愈获得免疫力,运气差的直接重症死亡,詹纳也是看到“挤奶女工感染牛痘后不会得天花”,才反复实验改良出安全的疫苗,而他最初提出想法时,还被同行嘲笑“荒唐”;讲精神病治疗,既写现代心理疏导、药物治疗的科学,也写过去的“残酷疗法”:有人把精神病人关在铁笼里、用铁链锁着,有人甚至用“电击”“脑叶切除”等极端方式“治疗”,直到医生们意识到“精神病人也是人,需要被尊重”,才慢慢发展出人性化的治疗方式。

这些内容没有把医学史写成“英雄赞歌”,而是让它回归“人的历史”——医生会犯错、会迷茫、会被偏见束缚,但他们始终在尝试用更科学、更温柔的方式对待生命。古代医生拿着放血针的犹豫、巴斯德在实验室里观察细菌的专注、李斯特反复测试消毒方法的坚持,都不再是课本里的“知识点”,而是一个个“想救人,却在摸索中不断成长”的普通人。《戏很多的医学史》的价值,不只是让医学史读起来有趣,更让我们理解:医学的核心从来不是“技术”,而是“人”——对生命的敬畏、对错误的坦诚、对患者的共情,才是推动医学不断前行的真正动力。

PART 3 书屋咨询

如果您对大外交智库SL小书屋感兴趣,欢迎联系书屋负责人王盖盖(微信号:GDYT-2017),请务必备注清楚:书屋咨询-实名制姓名-单位部门/学校院系所专业-学历。




大外交青年智库(简称“大外交智库”)(Glory Diplomacy Youth Think-tank,Glory Diplomacy或GDYT)是一家创办于2017年的以外交安全为主的综合性战略研究机构、社会/青年智库,总部在中国深圳,是深圳首家非官方外交安全智库、中国首家青年智库,创始人是王盖盖。

GDYT一直坚持“只有修炼好内功,才能放心去实战”的发展理念,围绕“大外交”“青年”“智库”三大核心展开探索与创新发展。

2017年,在深圳市罗湖区的一家青年驿站起步,坚持青年原创与社群研讨,稳扎稳打筑造智库基座;

2018年,成立青年原创评论组(后于2022年改组为《智本青析》编辑部)并创办《智本青析》电子刊至今;

2019年,在海南开设分支机构即海南大外交学会(GDYT HN),同年成立青年发展研究院,该院在2019年创办“大外交青年发展与实践启航项目”研修班至今,在2021年创办“世界青年菁英坊《早点知道》讲座项目”至今;

2020年,成立应试就业研究院并创办《真题解析》付费专栏;同年7月,成立外交外事涉外安全决策咨询公司,落地深圳市宝安区,集中研究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海外利益分析与保护、青年外交与青年发展、区域国别与国际组织、跨国公司与全球治理等事务;

2021年,成立外文编译评议组并创办《大译编参》电子刊至今(该编辑部于2022年创办《每日信报》微电子日刊),同年成立区域国别研究院(该院于2022年创办《新国别简报》栏目)、启动中国外交风险评估项目组;

2022年,成立世界外交数据中心、全球治理研究院(该院于2022年创办《鸿士论天下》栏目)、国家安全研究院、党的理论创新研究中心,并合并所有专访项目(青坊谈、最有影响力人物访谈、21世纪中国外交天团、学人专访等)整合为《与名人对话》栏目,组建“青年智库特种部队”全职高精尖部门(该部门于2023年创办《中华内参》内刊)和全球范围内的“大中华菁英圈”(该共同体于2024年创办《全球统战》内刊),开启“Smallibrary·小书屋”全球青年阅读挑战计划(该计划于2022年创办《智库书屋》栏目),运营新知太学(网络)书院(该书院于2022年创办《线上共读》栏目);

2023年,成立全球创业研究中心、全球湾区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海外利益研究中心、数字经济研究院、海洋治理研究中心、基式外交研究中心(后于2025年创办《基式外交研究》电子刊),在香港开设分支机构“香港大外交学会(GDYT HK)”,创办“华湾国际创业发展新菁英汇”国际人才交流平台,创办“湾山友(WSY)”户外爬山徒步读书研讨国际精英俱乐部;

2024年,成立新型智库研究院、企业出海研究院(整合全球创业研究中心、跨国公司研究中心、海外利益研究中心等三大中心于一体)、“荔林读书会(LOC)”(整合“国关读书会”“华湾读书会”“湾山友读书会”“全球4%读书会”等四大读书会于一体);

2025年,成立统一战线研究院、企业家精神研究中心、大外交研究院、土耳其研究中心、文化外交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设立上海联络处、厦门联络处、北京联络处、邯郸联络处、英国联络处、韩国联络处、墨西哥联络处、西班牙联络处以及埃及联络处等海内外联络处。

GDYT从2021年以来,多次举办全国(含全球)青年国际问题学术研讨、思想交流、政策分析与企业出海等活动,如“国际问题研究型青年智库发展模式探索论坛”、“新型国际问题青年智库建设与发展论坛”、“国际关系青年辩论赛”、“国际关系青年辩论赛最佳辩手论坛”、“世界青年菁英坊《早点知道》系列讲座”、“国际问题/区域国别学术研讨会(GDYT·ISAS)”系列活动、“《与名人对话》系列采访活动”、“《鸿士论天下》系列讲座活动”、“新时代中国国际战略高端论坛与菁英论坛”、“华湾国际创业发展新菁英汇”系列活动、“GDYT与国际知名学者对话”、“湾山友俱乐部粤港澳国际精英户外实践交流”系列活动、“荔林读书会”国际前沿思想沙龙等等。

自创办以来,GDYT一直致力于“让壹亿中国大外交青年智慧与方案被全球看见”,聚集全球各地有志青年为实现个人、企业、社会、国家和世界和平发展而奋斗,至2021年底,已发展成集专家顾问、研究员(含高级)、特约研究员(含高级)、助理研究员、编译评议员、时政评论员、实习生、志愿者等全方位国际人才体系(200人)的样本标杆青年智库,聚焦中国与全球大外交领域青年的原创方案、发展计划和外交延伸等助力与服务,在“对照全球外交发展、对接世界高端智库、对比新型平台建设”的三原则指导下,为中国的外交与安全发展贡献青年力量和方案,为中央及地方政府部门提供内参、为企业国内外发展提供商业咨询、为国际问题智库建设提供调研路径、为非政府组织及个人提供咨询等服务,被海内外青年誉为现代智囊的“青年精英大脑集中营、集散地”,是全球新型外交青年智库的开创者和代言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一个母亲真能毁好几代人吗?网友:孩子的智商大部分取决于母亲

一个母亲真能毁好几代人吗?网友:孩子的智商大部分取决于母亲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11 01:15:18
得B级车者得天下!10月销量:新能源大败,雅阁第5,Model 3第16!

得B级车者得天下!10月销量:新能源大败,雅阁第5,Model 3第16!

三农老历
2025-11-11 01:52:22
祖雄兵、曾琦因生活作风问题被停职调查!两人可能会有5种结局

祖雄兵、曾琦因生活作风问题被停职调查!两人可能会有5种结局

鋭娱之乐
2025-11-08 15:05:47
中国为什么不能支持哈马斯,历史上的血仇总要留下警惕

中国为什么不能支持哈马斯,历史上的血仇总要留下警惕

大国纪录
2025-10-11 11:37:02
快递员河边救下一儿童,却被拘留7天,获释后被救者一家五口被灭门

快递员河边救下一儿童,却被拘留7天,获释后被救者一家五口被灭门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1-06 10:39:29
人生两件事最重要,一是自己有钱,二是自己健康

人生两件事最重要,一是自己有钱,二是自己健康

清风拂心
2025-10-30 10:15:03
祖院长早期下基层照片被挖出!儒雅帅气,网友:桃花眼好"闪亮"

祖院长早期下基层照片被挖出!儒雅帅气,网友:桃花眼好"闪亮"

鋭娱之乐
2025-11-10 21:19:11
妇产科的八卦到底有多离谱?网友:上班就喜欢看这种帖子

妇产科的八卦到底有多离谱?网友:上班就喜欢看这种帖子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1 00:05:03
毛新宇少将担任副部长!妻子刘滨担任扇子协会会长

毛新宇少将担任副部长!妻子刘滨担任扇子协会会长

李昕言温度空间
2025-11-09 14:50:17
最新!安徽一县委书记调整

最新!安徽一县委书记调整

凤凰网安徽
2025-11-11 09:27:53
韩鹏:不可能让依木兰和陈泽仕踢全场,再受伤会影响国青集训

韩鹏:不可能让依木兰和陈泽仕踢全场,再受伤会影响国青集训

懂球帝
2025-11-11 08:40:06
反中乱港必须严惩!香港中文大学段崇智,他不只要下台,还要问罪

反中乱港必须严惩!香港中文大学段崇智,他不只要下台,还要问罪

文史旺旺旺
2025-11-10 21:16:04
泰州沉默了!最担心的事终究还是来了,“苏超冠军城”铺天盖地…

泰州沉默了!最担心的事终究还是来了,“苏超冠军城”铺天盖地…

火山诗话
2025-11-10 09:20:40
听到红军城失守的消息,特朗普终于明白?自己不能再跟普京斗气了

听到红军城失守的消息,特朗普终于明白?自己不能再跟普京斗气了

靓仔情感
2025-11-11 08:20:32
云南通报“赤裸小孩”调查情况

云南通报“赤裸小孩”调查情况

新京报
2025-11-11 09:18:14
蓝战非曝光行业内幕,在非洲不能直播,谁敢就会被永封

蓝战非曝光行业内幕,在非洲不能直播,谁敢就会被永封

新游戏大妹子
2025-11-09 13:02:02
率重庆冲超!66岁韩国名帅庆典磕头跪谢球员,名记质疑:大可不必

率重庆冲超!66岁韩国名帅庆典磕头跪谢球员,名记质疑:大可不必

我爱英超
2025-11-10 21:20:54
中国“新一线城市”排名,南京第7,重庆不如成都,济南、厦门不上榜

中国“新一线城市”排名,南京第7,重庆不如成都,济南、厦门不上榜

小陆搞笑日常
2025-11-11 00:21:01
英伟达CEO黄仁勋:如果中国真的摆脱美国芯片技术,美国科技业的衰退将不可避免

英伟达CEO黄仁勋:如果中国真的摆脱美国芯片技术,美国科技业的衰退将不可避免

芯火相承
2025-11-10 20:59:16
高市早苗闯了大祸,日方意识到大事不妙!中国有权在日本驻军

高市早苗闯了大祸,日方意识到大事不妙!中国有权在日本驻军

时时有聊
2025-11-11 07:19:55
2025-11-11 11:20:49
大外交智库 incentive-icons
大外交智库
外交为主的综合性战略研究机构
1416文章数 50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牛弹琴:高市早苗创了纪录 上台20天中方两次强烈抗议

头条要闻

牛弹琴:高市早苗创了纪录 上台20天中方两次强烈抗议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何超莲窦骁真的没离婚?

财经要闻

巴菲特谢幕信:感叹活到95岁是幸运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下一代丰田GR卡罗拉或搭全新2.0T四缸发动机

态度原创

健康
亲子
数码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亲子要闻

不孕不育人数已超5000万,男性如何守护生育力?牢记6个建议

数码要闻

谁还在买电视?中国市场连续四月下滑 10月出货量暴跌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媒承认:乌重镇即将被攻克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