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大妈,你最近是不是精神好多了?”“哎,是呀,我这段时间胃口好,也不犯困了,连老伴都说我整个人亮堂了!”
午后的社区花园里,62岁的李大妈和邻居们聊着家常,一盘凉拌香菜端上桌,翠绿的叶子伴着淡淡清香,瞬间打开了胃口。可有人却疑惑:“香菜不是‘味道怪’,有的人还说会导致过敏,难道常吃真的好吗?”李大妈眨着眼睛:“网上还说长期吃香菜的人,身体会发生5个变化,真的假的?”
![]()
许多中老年人对香菜是“爱恨分明”,有人视为餐桌美味,有人闻之色变。常吃香菜,是保健还是“无用功”?
香菜,又名芫荽,被中医称为“香菜活血菜”,民间常用它提鲜开胃。可有人却因为气味独特而避之不及。科学上,香菜之所以受到关注,主要归功于其所含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钾元素以及膳食纤维,并且富含挥发性油类成分。
据北京协和医院2023年针对2432名中老年居民的面板追踪统计,香菜摄入量偏高的人群在4个月内,收获了体重轻微下降(平均约1.4公斤)、血糖波动幅度减少(最大幅度下降11.7%)等健康益处。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也建议,日常适量食用香菜,对改善部分慢性疾病风险有积极作用。
![]()
同时,香菜中的香豆素、多酚类物质被证实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帮助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间接提升身体抗病能力。但也要注意,极个别人会对香菜蛋白质产生轻度过敏反应,出现皮疹或口腔瘙痒。
改善消化、增强食欲
香菜独特的挥发油成分,能够刺激胃液分泌,通过促进胃肠蠕动,有效改善消化不良和胃口下降的问题。在中国营养学会2021年调研中,持续一周每日摄入约20克香菜的中老年人,其胃肠舒适感提升比例达38.6%,且进餐主动性增加,饭量更加规律。
调节血糖,辅助平稳波动
香菜中多糖成分及钾元素,有助于延缓碳水吸收速度,对维持血糖平稳有支持作用。上海交通大学2022年临床数据显示,糖尿病前期人群每日适度食用香菜,空腹血糖波动幅度降低了约8-12%,对预防血糖短时间剧烈上升有一定辅助意义。
![]()
助力抗氧化,减缓衰老
香菜的天然抗氧化剂(如黄酮、多酚类等),可帮助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美国农业部营养实验分析表明,日常膳食中加入香菜3周后,部分志愿者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升高了9.4%,皮肤暗淡、嘴唇干裂等亚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辅助降血压,心血管受益
香菜含有的钾、钙元素,搭配微量镁,有一定协同降压效应。对早期高血压患者或有利好。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研究指出,每天食用30克香菜的人群,收缩压平均下降5.8mmHg(浮动范围3.2-7.6mmHg),尤其结合低盐饮食,效果更为显著。
口气清新,口腔健康提升
香菜的精油和天然杀菌成分,有助去除口腔异味,减少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风险。中华口腔医学会2021年观测,坚持3周每日咀嚼新鲜香菜叶2-3次的人,口腔异味评分下降了26.5%,自我口气满意度显著提升。
![]()
注意适量,不宜过多:专家提醒:每天摄入香菜建议不超过25克,相当于一小碗份量,既能摄取有效成分,又可减少潜在过敏风险。
搭配多样,科学烹调:可与豆腐、鸡蛋、豆皮凉拌,也可以点缀于粥、汤、肉末中,保持营养均衡,提升膳食多样性。
注意清洗,防止残留:香菜叶面容易残留泥沙及农药,建议用淡盐水浸泡5-10分钟后充分冲洗,保障食用安全。
特殊人群应谨慎:对香菜过敏、孕妇、肾功能不全人士,建议先做过敏筛查或根据医生建议适量减少或暂停食用。
融入日常,循序渐进:不必强求一次大量食用,可每日逐步增加,观察身体反应。闻着不喜者,可尝试将香菜与其他蔬菜混搭,慢慢适应其气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