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6日,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浙江省省级零碳园区建设标准指南(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文件明确,省级零碳园区建设标准指标体系分为工业和服务业两大类,其中工业主导型零碳园区中,工业产业增加值应占园区增加值60%以上,由6类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构成;服务业主导型零碳园区中,服务业增加值应占园区增加值60%以上,由5类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构成。
核心指标是省级零碳园区建设必须达到的目标,达不到核心指标要求的园区,原则上不得申请命名;其余一级指标在省级零碳园区建设中发挥路径引导作用,同时也作为省级零碳园区命名的参考指标。两类园区核心指标均为“单位能耗碳排放”,均要求≤0.4 吨/ 吨标准煤,同时设定不同能耗基数门槛:工业主导型需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0万吨标准煤,服务业主导型≥1万吨标准煤,匹配两类园区能源消费规模差异。
对于能源供给零碳要求,工业主导型园区清洁能源消费占比≥90%、绿色电力直接供应比例≥40%,服务业主导型清洁能源消费占比≥95%、绿色电力直接供应比例≥30%。服务业清洁能源占比,显著高于多数地方标准。
此外,工业主导型园区要求“市级及以上绿色(低碳、零碳、近零碳)工厂占比≥30%”,且“园区企业产出产品单位能耗需达到二级能耗限额标准以上或优于行业平均20%以上”,有助于从产业源头推动低碳升级。
表1 浙江省工业主导型零碳园区建设标准指标体系(试行)
序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单位
零碳园区目标要求
1
核心指标
单位能耗碳排放
吨/吨标准煤
≤0.4(园区年综合能源消费量需大于等于10万吨标准煤)
2
能源供给零碳
清洁能源消费占比
≥90
3
绿色电力直接供应比例
≥40
4
能效引领减碳
园区企业产出产品单位能耗
达到二级能耗限额标准以上或优于行业平均20%以上
5
工业余热/余冷/余压综合利用率
≥60
6
产业发展低碳
市级及以上绿色(低碳)工厂占比
≥30
7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90
8
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
≥95
9
基础设施降碳
园区清洁运输比例
≥80
10
园区内超低能耗、近零能耗、高星级绿色建筑面积
平方米
≥30000
11
新建建筑屋面光伏覆盖比例
≥50
12
运营管理控碳
碳排放智慧管理平台
建立
13
碳计量体系建设
建立
注:工业主导型零碳园区中,工业产业增加值应占园区增加值60%以上。
表2 浙江省服务业主导型零碳园区建设标准指标体系(试行)
序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单位
零碳园区目标要求
1
核心指标
单位能耗碳排放
吨/吨标准煤
≤0.4(园区年综合能源消费量需大于等于1万吨标准煤)
2
能源供给零碳
清洁能源消费占比
≥95
3
绿色电力直接供应比例
≥30
4
交通设施低碳
停车场新能源补能设施配置率
≥30
5
园区公共服务新能源汽车占比
≥80
6
建筑节能降碳
园区内新建民用建筑高星级绿色建筑占比
≥40
7
新建建筑屋面光伏覆盖比例
≥50
8
运营管理控碳
碳排放智慧管理平台
建立
注:服务业主导型零碳园区中,服务业增加值应占园区增加值60%以上。
基本要求
省级零碳园区建设主体为列入《浙江省开发区(园区)名单(2021年版)》名单的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园区),视情可拓展至近年来新建设的、由省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门批复的新兴产业园区或高新技术园区。
省级零碳园区建设范围可为园区整体,也可为“园中园”。以“园中园”形式申报的,需有明确的四至边界,建设和管理由所在园区管理机构或所在地人民政府负责。
在能耗和碳排放统计、核算、计量、监测等方面具备一定基础。
3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环境事故,或其他社会不良影响事件。
工业主导型零碳园区建设标准
核心指标:单位能耗碳排放≤0.4吨/吨标准煤(园区年综合能源消费量需大于等于10万吨标准煤)。
能源供给零碳:清洁能源消费占比≥90%;绿色电力直接供应比例≥40%。
能效引领减碳:园区企业产出产品单位能耗达到二级能耗限额标准以上或优于行业平均20%以上;工业余热/余冷/余压综合利用率≥60%。
产业发展低碳:市级及以上绿色(低碳)工厂占比≥3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90%;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95%。
基础设施降碳:园区清洁运输比例≥80%;园区内超低能耗、近零能耗、高星级绿色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新建建筑屋面光伏覆盖比例≥50%。
运营管理控碳:建立碳排放智慧管理平台;建立碳计量体系。
服务业主导型零碳园区建设标准
核心指标:单位能耗碳排放≤0.4吨/吨标准煤(园区年综合能源消费量需大于等于1万吨标准煤)。
能源供给零碳:清洁能源消费占比≥95%;绿色电力直接供应比例≥30%。
交通设施低碳:停车场新能源补能设施配置率≥30%;园区公共服务新能源汽车占比≥80%。
建筑节能降碳:园区内新建民用建筑高星级绿色建筑占比≥40%;新建建筑屋面光伏覆盖比例≥50%。
运营管理控碳:建立碳排放智慧管理平台。

当下正值“十四五”收官、“十五五”开局的关键节点,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内在需要,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特此组织召开2025全球能源转型大会。
大会旨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产业链企业面向“十五五”,加快融入能源新发展格局。大会聚焦加速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等核心议题,汇聚政产学研权威力量,解读“十五五”能源规划政策导向,组织标杆企业分享实践探索跨界协同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创新培育能源发展新动能。
现诚邀各有关单位参与本届论坛
联系人:张先生
电话:13901329223
邮箱:121931502@qq.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