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川普的“G2”和“中美关系将来会更好”表态余温未散之际,美防长言论便骤然升温
当地时间11月8日,据俄罗斯RT报道,美防长赫格塞思在会议上将当下比作“1939年”,以“危险急剧加剧”警告美国,直言“对手研发新武器速度足以震撼每一个美国人,特别是在国防部工作的人”,并宣布将工业转入“战时状态”加速武器采购。显然,其虽未点名“对手”,但指向性不言而喻
![]()
更重要的是,不难看出,美防长这番话满是美国的战略焦虑。当然,这是可以预料的。事实上,据公开信息显示,眼下,中国制造业全球占比达28%,产值4.7万亿美元,规模是美国的三倍;钢铁、船舶、无人机等关键领域占全球50%-90%份额,造船能力更是美国的230倍,一座中等民营造船厂的产能就超过全美总和——而这也让美媒开始急呼美国将会输掉与中国的长期消耗战。
那么,面对如此态势,美国除了希望加强工业、优化采购外,还会如何应对呢?
![]()
最近两周,美国可谓是大动作频频——突然试射洲际导弹、传出拟进行核试验的消息。对此俄专家直言,共和党人面对美国实力下滑困境,企图通过强化核武实力来同时应对中俄压力。
这种看法有没有道理?显然,无论俄专家的判断是否完全精准,有一点毋庸置疑:从奥巴马到拜登再到川普,美国历任政府均以巩固全球霸权为核心使命。作为长期稳居超级大国地位的国家,面对新兴力量的追赶,美国绝不会“躺平摆烂”。从这个角度来讲,当常规工业产能短板难以快速弥补时,核威慑势必会成为美国维系战略优势的重要抓手。
![]()
换言之,“战时状态”的工业动员、核威慑的强化试探,本质都是其维护霸权的不同手段——用紧急动员填补工业短板,用核威慑弥补常规力量的相对弱势,以强硬姿态维系全球威慑力。
尤其美防长将形势类比“1939年”,暗藏对地区安全的刻意煽动,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知,做好应对各种复杂挑战的万全准备。
![]()
最后,顺便一提,中美博弈早已不是“两国单挑”,而是全球维度的全方位较量。对中国而言,破局的关键不仅在“内外兼修”,也需客观理性评估各自优劣——尽管我们工业实力优势明显,但也要看到美国“体系化霸权”:其58个盟友、374个海外基地、美元霸权构成的影响力短期难撼,但盟友离心、成本高企的裂痕已现。
因此,中国在做好内功的同时,还需要做好外功,拓展多边合作“朋友圈”,展现大国担当,凝聚更广泛的合作共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