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东津镇积极探索创新,通过产业带动、就业扶持、政策保障等多维度举措,全力促进脱贫户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筑牢坚实根基。
![]()
![]()
![]()
强化产业支撑,厚植增收动能
东津镇在8个行政村推出“我在村里有份田”等特色项目,每村落实15亩种植经济作物,产生的收益用于人均收入低于12000元的脱贫户家庭,实现户均增收600元。为确保脱贫户能够长期稳定增加收入,东津镇建成“帮扶果园”专业屯2个,专业户1户,栽种黄太平果、吉泰李子800余棵,每户分散种植果树4棵,每年每户可增收近200元。充分利用农民的闲置庭院,全面推广帮扶“小菜园”,为脱贫户开辟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增收途径。菜园主要种植黏玉米、毛葱、大蒜、黑小豆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40余亩,户均增收350元左右。今年,东津镇又建成100千瓦光伏电站一处,共计9个光伏电站成为老百姓积攒财富的“阳光存折”。
强化就业扶持,拓宽增收渠道
东津镇针对脱贫户的就业需求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建立就业信息平台,及时发布企业用工信息。据统计,每年全镇外出务工的脱贫人口近230人,切实实现了脱贫群众收入稳定增长。针对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精心打造涵盖政策咨询、项目推荐、技术指导等在内的一站式服务体系,为返乡创业者铺就一条顺畅的创业之路。为保障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稳定就业,东津镇积极推进“护路员”“护林员”“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开发,为经济困难群众提供可靠的经济来源,也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
强化政策保障,兜牢增收底线
东津镇通过镇村干部不定时走访,及时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难题,了解家庭收入支出、返贫致贫风险等情况,借助微信群、政策宣传单发放、入户走访等多种方式,加大帮扶政策宣传力度,及时为有贷款意愿和需求的脱贫人口落实小额信贷政策。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已累计为100余户脱贫户提供贷款400余万元,用于发展不同规模的种养殖业。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让脱贫户切实享受到金融帮扶的实惠,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力。同时,积极落实农业保险、小额人身意外险、养老保险、特困供养、残疾补贴、退役军人生活补助等各项兜底保障政策,确保“应享尽享”,让困难群众生活更有保障。
来源丨北林新闻
设计制作丨张国玉
责任编辑丨许来齐
北林发布
微信:beilinfabu
邮箱:blqwxb@163.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