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怒中国后,报应来了!荷兰首相被赶下台,安世“解封”倒计时?
荷兰前脚刚扣押中资半导体企业、罢免中方高管。
后脚首相就在大选中惨败下台,安世风波迅速演变成一场政治与经济的双重反噬。
这场看似“配合美国围堵中国”的操作不仅没捞到好处,反而让欧洲车企集体遭殃、本国信誉扫地。
荷兰为何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安世“解封”曙光背后,又藏着哪些博弈玄机?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荷兰看守首相斯霍夫绝对没想到,自己想靠打压中企在美国面前刷存在感,最后不光把乌纱帽丢了,还坑惨了整个欧洲汽车业。
这事儿得从2024年6月说起,当时荷兰执政联盟因为移民政策谈崩了,极右翼自由党一拍屁股退出,政府只能进入“看守”状态。
按道理说,看守政府就该安安分分等着权力交接。
可斯霍夫却打起了小算盘,想借着这个机会讨好美国,为自己的政治前途铺路。
2025年9月29日,美国抛出了50%穿透性规则,拉拢盟友一起限制中国科技企业。
斯霍夫瞅准了这个机会,第二天就搬出了1952年冷战时期的商品供应法。
以国家安全为借口,冻结了安世半导体全球30家子公司的资产,把中方负责人张学政的职务给撤了,还把公司股权交给了第三方托管。
荷兰方面甚至对外宣称,安世从中国出口的产品质量有问题,呼吁其他国家一起抵制。
可明眼人都清楚,安世荷兰总部还欠着中国工厂10亿元货款没给呢。
这种欠钱不还还反手抹黑的操作,连荷兰本地商界都看不过去了。
斯霍夫敢这么硬气,其实赌了两点。
一是觉得美国会在背后撑腰,二是认为看守政府不用承担后续后果。
但他压根没考虑到中荷之间紧密的经济联系——2024年两国双边贸易额高达1100亿美元,荷兰对华贸易逆差就有724亿,不少荷兰企业全靠中国市场吃饭。
![]()
更关键的是,安世半导体可不是普通公司,它在全球汽车芯片领域是妥妥的隐形冠军,欧洲车企近90%的基础芯片都得从它这儿买。
这家公司早在2019年就被中国闻泰科技全资收购了,全球70%到80%的封测产能都集中在东莞工厂,中国市场更是贡献了近一半的营收。
因此,斯霍夫这一动手,相当于直接给欧洲汽车产业的根基来了一锤子。
斯霍夫原以为中国会忍气吞声,可显然低估了中国保护本国企业的决心。
荷兰9月30日刚出手,10月4日中国商务部就宣布对安世实施出口管制,禁止其在华工厂向海外出口关键芯片。
这波反击正好打在欧洲的软肋上——大众、宝马、雷诺这些欧洲汽车巨头,都是安世的核心客户,芯片一断供,它们的库存很快就见底了。
![]()
连锁反应来得飞快:德国大众不少工厂直接停了线,宝马把产能砍了一半,雷诺的新车发布会都被迫延期了。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紧急发出预警,要是断供一直持续,整个行业损失会超过200亿欧元,近5万个工作岗位可能保不住。
汽车产业可是欧洲的经济命脉,停产和失业的风险一下子引发了民众对荷兰的强烈不满。
更让斯霍夫雪上加霜的是,10月30日,中美达成协议,美方宣布暂停执行50%穿透性规则一年。
老美的反水直接让斯霍夫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欧洲内部也开始分裂,德国、法国本来就反对荷兰这种激进做法,它们的经济和中国联系更紧密,汽车产业根本经不起这种冲击。
欧盟副主席想出来调停,但中方态度坚决,把恢复安世的控制权和张学政的职务当成了谈判的前提。
![]()
荷兰这下彻底内外交困了,他们试图用暂停向中国供应晶圆施压手段自救,却发现中方早有准备。
中国工厂的库存足够撑到年底,国内的无锡新洁能、杭州士兰微等企业也能补上缺口,闻泰科技旗下的工厂也已经实现量产,完全不用担心断供的问题。
反观安世,它在东南亚的新工厂至少一年后才能投产,根本填不上70%的产能缺口。
更糟的是,安世欠着中国工厂10亿货款,还反过来质疑产品质量,商业信誉一落千丈。
市场层面也乱了套,欧洲车企恐慌性囤货把芯片价格推高了近20%,可荷兰本土的晶圆厂却因为没法封装陷入了滞销。
最终,民众的不满在议会选举中彻底爆发,斯霍夫所在的右翼政党惨败,他只能黯然下台,留下了一个烂摊子。
![]()
斯霍夫下台后,38岁的六六民主党党首耶滕成为了新首相候选人。
这位政治新星把“稳定”当成了核心目标,计划组建广泛的中间派联合政府。
荷兰各主要政党的对华政策都偏向务实:六六民主党主张欧洲战略自主,不盲目跟着美国走。
自由民主人民党代表着商界的利益,清楚对华强硬的代价。
基民盟和工党—绿色左翼联盟也倾向于稳定,反对激进做法。
这种务实的态度带来了转机,11月初的中欧升级版出口管制对话中国,荷兰不再坚持联合管理,同意恢复张学政的职务并逐步解冻资产。
![]()
中方也作出回应,分阶段恢复产能,还为汽车芯片开设了72小时快速审批通道。
但问题还没完全解决,斯霍夫下台前单方面宣称中方同意恢复供应,被中国商务部当场辟谣。
中方明确要求荷兰停止干涉企业运营、归还合法控制权,不然就别谈后续合作。
耶滕现在还面临着不少挑战:要协调组阁党派的意见,要应对美国的压力,还要处理安世的股权问题和供应链重组。
不过有一点很清楚:继续跟着美国对抗中国只会加剧损失,中荷之间的经贸信任远比讨好美国重要得多。
这场安世风波,其实是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在中美博弈下的一次压力测试。
![]()
美国想遏制中国科技发展,荷兰甘愿当马前卒,却被中方的精准反制狠狠上了一课。
在产业链相互依存的今天,谁要是敢切断供应链,谁就得自己承担损失。
商业从来都不该成为政治棋子,斯霍夫的投机行为,不仅断送了自己的政治生涯,还损害了荷兰的国际信誉。
割裂产业链根本没有赢家,荷兰算是自食恶果,而中国却借着这个机会完善了自己的产业链。
务实合作才是正道,中荷双方各有需求,对抗不如遵守规则、坐下来协商。
未来安世问题的解决可能还会有波折,关键就看荷兰新政府的实际行动。
![]()
这件事其实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产业链的波动可能会影响到从进口车到电子产品的价格。
说到底,合作才能共赢,搞对抗、玩政治游戏最终只会翻车,荷兰新政府真得吸取教训,别再重蹈覆辙了。
在国际关系的棋局中,真正的智慧不在于如何选边,而在于如何在坚守核心利益的同时保持战略定力。共赢从来不是口号,而是需要远见与勇气去实践的生存之道。
参考文献:
1.齐鲁晚报网:《莹观天下|大选逆袭后,38岁的耶滕能成为荷兰最年轻首相吗》2025-11-08
![]()
2.半导体前沿:《荷兰首相:安世中国恢复供货》2025-11-0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