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杭州一小学学生列队敬礼向经过校门的车辆喊“老师早”一事引发关注,有人质疑“老师为何不摇下窗进行回应”。11月7日,记者从杭州上城区教育局获悉,相关情况确实存在,现已对该校负责人进行严肃批评,要求学校立即整改,并吸取教训,全方位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有网友发视频称,在浙江杭州笕桥小学校门口,有学生列队在车辆经过时喊“老师早”,但驾驶车辆的老师们并没有摇下窗对学生进行回应。这种场景像一种仪式:上级领导前来视察,下级单位职工列队恭迎。但学校作为教学机构不是“官场”;老师作为“师者”不能把自己当“领导”,把学生当“下级”。
现代教育有两个理念,一个是“融洽”,一个是“平等”。因为,无论是家校关系,还是师生关系,只有平等才能拉近距离,只有融洽才能建立信任,从而才能让教育实现共赢。然而,上述现象却破坏了师生平等,疏远了师生距离,老师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难怪教育部门获悉后要求学校立即整改。
这种现象不是孤例。2020年,拍摄于四川乐至中学校门口的视频显示,有一辆车进入校门,学生们90度鞠躬,大声喊着“老师好”,而老师的车则没有停下。这被质疑老师的“权力感”得到满足。虽然校方回应称,学生参加的是感恩教育等校园社会实践,但师生之间地位巨大落差在前述场景中暴露无遗。
与这种现象形成反差的是,另一些学校校长却放低姿态,在校门口恭迎学生入校。比如据媒体2021报道,河南郑州市郑东新区众意路小学校长王艳娟,每天早上都会在校门口迎接孩子们入校,风雨无阻,被学生称为“校长妈妈”。这种亲切的称呼,充分诠释了师生之间的关系。该校教育工作没理由搞不好。
再如,徐州一小学校长每天鞠躬迎接学生上学,13年来从未间断。他解释称,一是为了避免早高峰造成交通堵塞,在校门外迎接学生可以缓解交通压力,保障学生安全有序进校门。二是让师生关系变得融洽。一旦孩子喜欢你,家长信任你,那么师生互动、家校共育就都畅通了。校长这么做给教师形成示范。
也就是说,杭州笕桥小学之所以出现学生列队敬礼迎老师车辆现象,主要原因是校长教育理念没有更新到平等、融洽等新理念,甚至还残存着官场的某些陋习。当校长允许这种现象发生,某些老师在学生面前就有可能变得像领导。但不客气地说,老师如此以身示范,或对学生形成“阶层教育”“奴化教育”。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中小学教育是为培养现代公民打基础,而现代公民的素养之一是平等意识。反观学生列队敬礼迎老师车辆,则是与平等理念背道而驰的现象。因此,对这种现象既要严肃批评,要求立即整改,也要对其他学校校长和老师的思想观念进行更新,以避免这种现象重演或者在其他方面变相存在。
近些年来,仍不断有人呼吁中小学去“行政化”“官僚化”,还教育以净土。所谓“行政化”,是指校内人与人之间因为地位不同层级分明;所谓“官僚化”,大概是说学校“官”多,权力表现无处不在。而一些学校让学生列队恭迎老师,而老师“高高在上”的态度,其实也提醒亟待消除教育领域“特权思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