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在祁连山东端寿鹿山脚下的永泰古城,住户已经很少了。生活在这座大漠荒滩里的孤城实在是非常不便。但它也辉煌过,城内除了坍塌的民居外,还有一座建于民国时期的老学校,留给游客很多启示。
![]()
![]()
这座永泰小学的前身是关帝庙,1914年在这里成立永泰小学,1923年由李善澈牵头集资改建校舍。校舍占地面积约3400平方米。校门坐北朝南,为青砖拱洞式,高4.6米、宽3.1米、进深4米。建筑分前后两院,内有校舍50间,均为廊房砖土木混合结构。
![]()
![]()
![]()
前院正北为教室12间,坐北向南两坡水,东西长36米,进深4米,两座教室连为一体,呈一字型,门窗均为拱券顶。南面在校门门道的两边为两座教室,与门道共为9间,坐北向南一坡水,间架大小与背面教室一样。东西两面为教师办公室各9间,廊房式建筑,单檐。东南约西南角为两小院,各有房舍2间。后院正北有会议室3间。东西两面为学生宿舍。
![]()
![]()
当年这座学校里的人很多,高峰时师生达到380余人。百年间,学校先后经历25任校长,小学毕业生2000余人。期间也曾开设过初中,并有初中毕业生360余人。不过,随着古城的居民逐渐外迁,永泰小学的生源越来越少。最终在2014年秋季,因无生源停办。(甘5,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写于2025年1月6日)
本页图片、文字、视频为“乌何有之乡大树上”原创,未经授权不得搬运或他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