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由淮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淮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淮安市美术馆(书画院)、淮安市美术家协会、淮安市清江浦区美术家协会承办的“裂变·2025淮安当代水墨艺术九人展”在淮安市美术馆盛大开幕。展览共展出朱华、江荣、吴建、严春荣、沈军、杨晓林、沈寿东、黄伟、谢海9位艺术家的近百件或抽象、或实验、或用综合材料创作的作品。300余位来自北京、上海、杭州、南京、西宁、广州、深圳的业内专家、收藏家和在淮高校的艺术专业师生、书画爱好者和市民朋友们共同见证了一场穿越了40年的友情、一个以里下河为蓝本的文化坚守。
![]()
作者:朱华
![]()
作者:江荣
在长达一个小时的开幕仪式上,多位专家、学者的致辞宛若一场大型的学术研讨,字字珠玑。本次展览策展人杨晓林说:今天的展览并非是重温书斋雅趣的一次简单的作品汇集,而是直面九位艺术家如何推动传统水墨完成从语言范式到精神内核的深度裂变的现场。他们风格各异却精神同源,以解构传统的勇气打破笔墨桎梏,用跨界融合拓展水墨边界,在传承与当代间构建张力对话,每幅作品都是水墨传统性与当代性辩证关系的生动诠释,彰显东方美学当代重构的力量。
![]()
作者:吴健
![]()
作者:沈军
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说:本次展览像是一场跨越时光的等待和憧憬,从迷茫、图式、纯粹三个维度出发,试图勾画出淮安艺术家们是如何凭一己之力批评和重新构建出系统的自我精神家园,又是如何将现代艺术思想谱系和创作实践深扎淮安大地的,并诠释了当陷入西方文化输出单边主义困境时,淮安的当代艺术家们是如何通过"和而不同"的文明史观重构这个世界的话语体系。
![]()
作者:杨晓林
![]()
作者:沈寿东
专程从上海赶来的美术评论家舒士俊说:淮安的当代水墨的探索水平和成果即便放到京、沪、杭也毫不逊色。他们实践的方式和方法、思考的角度都有自己的标准——既注重平面构成,也注意深度的空间营造,对材料、对图示有着一定的理解,且对东方艺术的意蕴和西方艺术的精神平衡和汲取都值得肯定。
![]()
作者:严寿荣
![]()
作者:黄伟
淮安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维国在本次展览的前言里指出:早在1991年,书生意气的江荣、谢海就在中国美术界率先打出了“新水墨”的旗号;进入新时代,历经风霜的“半百半百——江荣谢海新水墨特别展”“一别如雨——朱华抽象艺术特展”先后举办;这几年更有“淮安当代艺术展”连办四届,引发国内艺坛对当代艺术“淮安现象”的热议。
![]()
作者:谢海
事实上,淮安艺术界这些年不缺展览,缺少的是有质量的展览,更缺少有思想深度的展览。与往年的当代展中老、中、青几代艺术家相互成就的高光时刻不同,本次展览的参展艺术家大多功成名就,他们的自我审视、他们作品中所隐喻出的社会与个人的历史处境,清晰地呈现出淮安艺术家们睿智的叙事哲学。
据悉,通过近十年磨合的淮安当代艺术展主创团队在展览期间还草拟了《淮安当代艺术白皮书》,计划将“淮安当代”的品牌展览升格为双年展形制,一年举办淮安所有当代艺术创作的成果汇报展,一年举办如今年这般的单项展。
记者 刘志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