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衣教主”黄仁勋,最近可能真的有点“上火”。
就在11月7日,这位英伟达的掌门人飞抵台湾,行程排得满满当当,其中最重要的一站,就是去拜访供应链的“老伙计”——台积电。按理说,这是常规操作,但他在媒体面前说的一番话,可就太不常规了。
有记者问他英伟达啥时候能重返中国市场,老黄(黄仁勋)是这么回的:“英伟达能否再次回到中国市场,取决于中方何时愿意。我期待中方能调整相关政策,让英伟达有机会再度为中国市场提供服务。”
嘿,这话听着是不是特耳熟?
表面上客客气气,把“选择权”交到了咱手里,实际上呢?这套话术玩得可溜了,这哪是“交还选择权”,这分明是在“混淆视听”。
咱得掰扯掰扯,老黄这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他这是在踢皮球,而且是把一个从华盛顿飞过来的球,想一脚踢给北京。他这是在另寻出路,但这条“出路”,是想让咱“开倒车”,他想让北京,为他一个人,做出一个改变。
![]()
“老黄”的算盘:想让咱改哪条规矩?
聊这事,咱得先搞清楚一个大前提:到底是谁,不让英伟达的先进芯片进中国的?
答案压根就没在北京。
从去年到今年,一轮接一轮的技术封锁,是谁搞的?是美国政府。那道“禁令”,是华盛顿下的。
黄仁勋比谁都清楚,真正的“堵点”在华盛顿。但他为什么不去撬动白宫,反而跑来对北京“寄予厚望”呢?
因为他知道华盛顿那边,他撬不动,至少是短期内撬不动。所以他换了个思路:既然“卖家”(美国)的门我打不开,那我能不能让“买家”(中国)把自家的门槛给拆了,好让我能把手里的“阉割版”货物递进去?
![]()
这就是他“另寻出路”的真正算盘。他想让咱“改变”的,是两条咱自己立起来的“规矩”——安全与公平。
第一条规矩:安全。
中国对芯片产业搞“自主可控”,是吃饱了撑的“排斥外资”吗?当然不是。是因为这玩意儿直接关系到数据安全和供应链稳定。
就在不久前,英伟达专供中国的H20芯片被查出什么?安全漏洞。这可不是小事。在AI时代,算力就是权力,数据就是命脉。如果你的核心算力芯片有“后门”,那不等于把国家的数据安全底裤,交给别人了吗?
所以,咱的监管措施,是基于“安全”这个大前提。老黄希望咱“调整政策”,说白了,就是希望咱在“安全”问题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咱能同意吗?这就像你家大门钥匙,你会交给一个背后有“大哥”管着、还老丢三落四的人吗?
![]()
第二条规矩:公平。
安全是“能不能进”的问题,公平是“进来后怎么玩”的问题。
英伟达在咱这儿,还面临一件事儿:反垄断调查。
这也不是秘密。英伟达凭借它的CUDA生态,在全球AI芯片市场几乎是“独孤求败”。这导致它在销售时,底气很足,有时候甚至有点“霸道”。
中国市场监管部门对它的调查,核心就围绕“公平”二字。你不能仗着自己技术牛,就搞捆绑销售,就搞市场垄“断”。
所以你看,老黄想让咱“改变”的是什么?就是希望咱的监管部门,在安全审查上“松松手”,在反垄断调查上“高抬贵手”。
他要的不是一个“市场”,他要的是一个“特权”。他要的是那个可以继续舒舒服服、躺着赚钱、没人敢管的“垄断时代”。
![]()
“反复横跳”的焦虑:一个人的“左右互搏”
说实话,黄仁勋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也挺“憋屈”的。他可能是美国那帮科技大佬里,最懂中国市场、也最不想丢掉中国市场的人。
他心里比谁都明白,美国政府那套“封锁”是多蠢的战略。
就在前阵子,他在《金融时报》的峰会上,直接扔出一个“重磅炸弹”,说:“中国将赢得AI竞赛”。
这话一出,全球科技圈都炸了。有媒体说,这是他“迄今为止最直白的表态”。
他是在夸中国吗?是,也不是。
他真正的潜台词,是喊给华盛顿听的:“你们这帮政客,赶紧收手吧!你们越是封锁,中国追得越快,到时候你们亲手给自己培养出一个最强的对手,我们(英伟达)也得跟着完蛋!”
他以为这番“直白表态”能把华盛顿的政客们“骂醒”。
但他显然低估了华盛顿的“政治正确”。
![]()
这不,话音刚落,估计他就被“敲打”了。所以我们看到,11月7日他在台湾,又赶紧给自己“澄清”和“打补丁”。
他解释说:“那(中国会赢)并非我的本意。我当时想表达的是,中国技术很出色,研究人员很多,发展速度很快。所以美国必须持续以极快的速度向前推进……我们得跑得足够快才行。”
你品品,这味道是不是全变了?
前几天还是“中国会赢,你们(美国)要输”,现在变成了“中国很强,我们(美国)得快跑”。
这种“反复横跳”,活脱脱展现了一个被政治绑架的商人的“求生欲”。他既想用“中国威胁论”的另一面(中国会反超)来倒逼美国政府放宽管制,又怕话说得太重,得罪了美国政客,影响自家芯片的出口审批。
![]()
他就像一个在走钢丝的人,两只手,一只手想拉住中国市场,一只手又被美国政府拽着。他两边都不敢得罪,两边都想讨好,结果就是把自己搞得“左右互搏”,狼狈不堪。
时间不多了:“胡萝卜加大棒”也没用
黄仁勋急了。
从喊话美国政府“此路不通”,到如今转头想让中方“妥协”,他真的很焦虑。但言多必失,他把问题想简单了。
他以为只要他这个“教主”登高一呼,中国市场就得乖乖地接受他那些“阉割版芯片”,就得为他改变“规矩”。
他忘了两件大事。
第一,中国市场不会接受“阉割版芯片”。
咱花钱,是想买“法拉利”,结果你因为你家“村规”(美国禁令),只能卖给我一辆“三蹦子”,还非要卖我“法拉利”的价钱。更要命的是,这“三蹦子”的刹车(安全漏洞)还有问题。
![]()
一次两次,我们可能因为没得选,捏着鼻子认了。但现在,情况变了。
第二,中国本土的芯片企业,已经“加速前进”了。
这才是老黄真正焦虑的根源。
美国政府这几年干的“好事”,就是给中国芯片产业当了个“最佳陪练”和“最强催化剂”。
你不是不卖吗?你不是卡脖子吗?好,那咱就自己造。
当美国政府试图用技术封锁来遏制中国时,它唯一达成的效果,就是意外地、强力地、不可逆转地,加速了中国芯片产业的自主进程。
留给英伟达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黄仁勋自己都承认,美国的限制只会倒逼中国在AI芯片领域加速突破。这几年,中国本土的AI芯片企业,在多个维度上都实现了突破。
![]()
当黄仁勋还在为“怎么把阉割版H20卖进来”而费尽心机时,中国的客户们已经开始默默地把订单转向了国产替代方案。这个趋势一旦形成,是不可逆转的。
市场份额一旦丢了,再想拿回来,可就难了。因为丢掉的不仅是订单,更是信任。
黄仁勋现在想让北京“改变”,这套“胡萝卜加大棒”的话术,说白了都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
但北京为什么要为你一个“不安全、不公平、还不稳定”的供应商,去改变自己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市场规则呢?
我们想要的“改变”,是希望美国政府改变它那套损人不利己的“封锁政策”。而中国自己的“改变”,是朝着“自主创新”的道路,一往无前地“加速前进”。
黄仁勋想要中国市场继续依赖英伟达,这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