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能拍完婚纱照再手术么?”26岁备婚女孩突然查出!影响生育,全身换掉一半血……

0
分享至

来源:新闻晨报

来自东北的26岁女孩(化名)

好事将近

准备和自己的爱人步入婚姻殿堂

备婚过程中

却发现自己身体出了问题

筹备婚礼时遭遇疾病打击

正筹备婚礼的小玲近期感觉身体不适,近五个多月来,她右眼视力持续下降,伴有视野缺损。她前往当地医院就诊,检查结果为垂体瘤,并且还不是普通垂体腺瘤,而是血供极其丰富、质地坚韧、边界不清的侵袭性垂体瘤。

肿瘤血供异常丰富,手术风险极高,多家医院建议先行放疗。小玲顾虑重重——放疗可能导致垂体功能永久损伤,进而丧失生育能力。这对即将步入婚姻的她而言,意味着可能无法拥有完整的家庭。她不愿妥协,坚持寻找可一次性根治且保护生育功能的治疗方案,辗转求医无果后,她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让我先拍完婚纱照再手术”

2025年夏天,小玲来到瑞金医院神经外科,找到国内垂体瘤领域知名专家吴哲褒教授。团队经反复研判,手术有机会切除肿瘤,并保住生育能力。

手术前,小玲提出了一个特别的请求:希望能回家乡与未婚夫完成婚纱照的拍摄这个请求是患者对未来还抱有希望的表现,瑞金医院的医疗团队也将全力以赴。

最终,小玲如期完成了婚纱拍摄,照片中的她笑意温婉,眼神坚定,已将恐惧化为背水一战的勇气。

2025年9月,小玲接受了肿瘤切除手术,手术历经3小时,2000毫升血液有序输入小玲,维持生命体征稳定,2000毫升相当于一个成年人全身血量的一半。

最终,这台高难度手术,不仅全切肿瘤、恢复视力,更保住了小玲生育能力。康复之际,她向医生发出未来婚礼的诚挚邀请。


出院当天,小玲夫妇紧握吴哲褒教授的手,眼含热泪:“吴教授,是您和团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也保住了我们的家庭。等我们结婚那天,一定要请您来,为我们祝福!”

垂体只有豌豆大,虽然它个头很小,但它是内分泌“总司令”,分泌的激素控制着我们的生长、发育、代谢以及生殖。

垂体瘤还会“遥控”全身

垂体瘤并不罕见,检出率高达10%-20%,但它的可怕之处在于其“占位效应”和“功能紊乱”


垂体瘤分为“干活型(功能性)”和“躺平型(无功能性)”。垂体瘤大多是惰性肿瘤,生长缓慢,但少部分生长较快的垂体瘤会压迫神经。万一出现以下症状应高度警惕:

1.视力突发大幅下降

2.下颌肥大以及肢端肥大,如鞋码突然增大

3.无法以药物有效控制的糖尿病、高血压

4.女性月经不调、非哺乳期泌乳

5.性功能障碍、不孕不育

6.剧烈头痛、偏头痛

早预防、早治疗

我们能做的3件“护脑事”

于普通人而言,做好 “预防” 和 “及时就医”,能大大降低神经疾病的风险。

1. 定期体检,给大脑做“健康筛查”

建议40岁以上,尤其是有家族病史、基础疾病(如高血压)或长期熬夜等危险因素的人群,做一次“脑血管体检”,即脑部核磁共振和脑血管成像。

2. 调整生活习惯,给大脑“减压护航”

神经疾病的发生,与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王海军教授建议:

少熬夜,控压力: 尽量保证每晚7-8小时睡眠,避免长期凌晨后入睡;工作间隙多做“深呼吸、颈肩放松操”,减少精神紧张对神经的刺激;

忌烟酒,控饮食: 吸烟会导致脑血管硬化,饮酒过量可能引发脑出血;日常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减少高油、高盐、高糖食物,避免肥胖(肥胖会增加脑血管病风险);

适当运动,护血管: 每周坚持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每次30分钟以上,能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强神经细胞活力。

3. 科学应对,别让“恐惧”耽误治疗

很多人因“害怕手术”“担心治不好”,即使出现症状也不愿就医,最终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对此,陈文立解释:“如今神经外科技术已非常成熟,像颅内肿瘤、脑血管病等,很多都能通过微创手术治疗,创伤小、恢复快。比如我们科室开展的神经内镜手术,对颅内病变全切率达到95%以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5%。”

来源 | 新闻晨报 陆靖珺综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运动可能影响寿命!医生提醒:65岁以后,牢记运动“6不要”

运动可能影响寿命!医生提醒:65岁以后,牢记运动“6不要”

观星赏月
2025-10-31 14:18:54
霍思燕这件衣服太宽松了吧,练个瑜伽都快走光了,是故意的吧

霍思燕这件衣服太宽松了吧,练个瑜伽都快走光了,是故意的吧

情感大头说说
2025-10-26 03:25:09
12月1日起,网约车新规施行!司机:“危机”来了

12月1日起,网约车新规施行!司机:“危机”来了

用车指南
2025-11-15 10:00:05
字节某女员工:寻找同航班“一见钟情”的男生

字节某女员工:寻找同航班“一见钟情”的男生

蚂蚁大喇叭
2025-10-25 15:25:58
中国没有天堂,中国人是极度极度极度危险的存在

中国没有天堂,中国人是极度极度极度危险的存在

军武数据库
2025-11-14 15:23:06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阿纂看事
2025-10-13 15:36:03
3岁男童高烧39.8℃ 1天后不幸去世 爸爸:最初诊断为普通感冒……

3岁男童高烧39.8℃ 1天后不幸去世 爸爸:最初诊断为普通感冒……

半岛晨报
2025-11-15 17:00:03
再次强调:继承父母的房子再出售,不用全额缴纳20%个人所得税

再次强调:继承父母的房子再出售,不用全额缴纳20%个人所得税

巢客HOME
2025-11-13 04:30:03
意外之喜!“航天鼠”待了14天安全返回,意外滞留反让其价值倍增

意外之喜!“航天鼠”待了14天安全返回,意外滞留反让其价值倍增

鱼缸里的假山
2025-11-15 16:16:51
参保人员注意!若医保卡的余额到年底没用完,会过期清零吗?看看

参保人员注意!若医保卡的余额到年底没用完,会过期清零吗?看看

社保小达人
2025-11-15 12:00:14
被重庆市公安局立案侦查,沈伯洋“怕得要死”

被重庆市公安局立案侦查,沈伯洋“怕得要死”

政知新媒体
2025-11-15 16:29:44
踢疯了!第1队!“欧洲中国队”出线,全胜+轰20球提前晋级世界杯

踢疯了!第1队!“欧洲中国队”出线,全胜+轰20球提前晋级世界杯

乌龙球OwnGoal
2025-11-15 10:43:33
葡体主席:穆里尼奥的问题在于他不会和人沟通

葡体主席:穆里尼奥的问题在于他不会和人沟通

懂球帝
2025-11-15 22:01:50
王毅最新照令人心疼,人明显老了,谁能接替他成为下一任外长?

王毅最新照令人心疼,人明显老了,谁能接替他成为下一任外长?

霁寒飘雪
2025-11-10 21:48:55
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30岁往后的大龄剩女,最后基本都嫁给了

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30岁往后的大龄剩女,最后基本都嫁给了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10 02:40:38
邵佳一真大胆!历任国足主教练瞧不上的球员,他却敢于大胆启用

邵佳一真大胆!历任国足主教练瞧不上的球员,他却敢于大胆启用

许穩很机智
2025-11-15 01:34:31
29岁程序员失业失恋又失联,疑陷东南亚高薪骗局遭人控制,浙桂闽三地警方介入调查

29岁程序员失业失恋又失联,疑陷东南亚高薪骗局遭人控制,浙桂闽三地警方介入调查

极目新闻
2025-11-15 17:29:00
西安撤销11家社会组织

西安撤销11家社会组织

鲁中晨报
2025-11-15 11:23:06
西班牙想要的,中方终于给了,马克龙眼红,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西班牙想要的,中方终于给了,马克龙眼红,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墨羽怪谈
2025-11-15 05:32:19
日本专家曾声称:日本军事能力足够强!一旦开战,中国占不到便宜

日本专家曾声称:日本军事能力足够强!一旦开战,中国占不到便宜

温辞韫
2025-11-03 10:46:59
2025-11-16 04:24:49
环球网资讯 incentive-icons
环球网资讯
环球网,了解世界,融入世界
1278197文章数 270623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大量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 大喊:高市早苗下台

头条要闻

大量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 大喊:高市早苗下台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数码
房产
手机
本地
公开课

数码要闻

华为Mate 80全系支持3D人脸识别,同期还有高端“二合一平板电脑”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手机要闻

iPhone Air开启eSIM时代:国内厂商纷纷跟进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