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府“停摆”破纪录!3800万家庭断救济金,政治内斗变经济灾难
美国政府停摆已刷新历史纪录,一个多月过去,320万乘客因航班延误打乱行程、数千万低收入家庭领不到救命的救济金,旅游业更蒸发数十亿美元,民生与经济双双告急,两党却仍在国会僵持不下。
这场“政治闹剧”为啥能让整个国家为之买单?背后又藏着怎样的博弈死结?
停摆下的“双重阵痛”,民生混乱与经济失血
停摆的影响早已从政府部门蔓延到普通人的生活角落。
机场已然成为混乱的重灾区,据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TSA)数据,停摆期间部分机场缺勤率已飙升至30%以上,导致多个机场关闭安检通道,超过320万名乘客遭遇航班延误或取消。
其中仅芝加哥奥黑尔机场单日取消航班就超200架次,有人被迫滞留机场过夜,有人精心规划的探亲、商务行程彻底泡汤。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除了交通困境,公共安全领域也亮起红灯,美国司法部报告显示,基层联邦执法人员因无薪工作导致执勤意愿下降,部分边境巡逻站响应时间延长30%以上。
更揪心的是食品救济领域,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超过3800万低收入家庭依赖的“补充营养援助计划”(SNAP)救济金发放延迟,路易斯安那州等多地食品银行出现物资告急,对靠这笔钱买米下锅的人来说,每多等一天都是煎熬。
旅游业的损失则更为直观,美国旅游协会统计,停摆一个月导致旅游业直接损失超40亿美元,酒店入住率同比下降8%,航空产业链上超10万名从业者面临工时缩减或无薪休假。
图片来源:央视网
![]()
图片来源:央视网
这些“看得见的痛苦”背后,正是美国经济刚走出通胀阴霾,便再度面临冲击的现实困境。
博弈核心:医保补贴的“死结”与制度积弊
僵局迟迟未破,根源就藏在两党的预算分歧中。
最新一轮投票里,民主党坚持要将平价医疗法案(ACA)补贴延长纳入拨款方案,共和党则坚决反对扩大医保支出,双方互不相让。
民主党的考量很实际: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数据显示,ACA补贴覆盖约1300万低收入人群,若补贴到期,平均每户家庭年保费将增加约2500美元,不仅直接冲击民生,还可能让刚稳定的消费市场再起波澜。
![]()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共和党则援引国会预算办公室(CBO)报告称,疫情期间加码的医保补贴年均支出超800亿美元,属“临时救急”措施,如今应收紧预算以控制联邦赤字。
这场僵持并非偶然,而是美国财政制度“老毛病”的集中爆发,每年10月1日新财年开启前,国会两党必须通过预算或临时拨款法案,但自2010年以来,两党仅在2019年完整通过过一次年度预算,2013年更是因医保改革陷入16天停摆,造成约240亿美元经济损失。
如今特朗普上台后态度更加强硬,直接导致预算流程屡屡“卡壳”。
图片来源:央视网
图片来源:央视网
对两党而言,这次妥协远不止“花钱多少”的问题,更是政治话语权的争夺,一旦一方让步,未来再遇类似议题,“预算优先还是福利优先”的标准便会以此次为参照,谁也不愿拱手让出主动权。
连锁风暴:从政治算计到金融市场震荡
对特朗普而言,这场停摆甚至成了天然的“政治秀场”。
作为总统,他拥有更多发言场合与更大传播声量,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都能将责任推给民主党,宣称“是对手阻碍政府开工,才让数百万低收入民众受苦”。
![]()
而皮尤研究中心民调显示,仅32%的美国民众能说清国会两党在预算问题上的具体分歧,大多数人更关注自身利益是否受损,那些被航班取消、救济金拖欠直接影响的群体中,47%表示会在下次选举中重新考虑投票倾向,部分选民甚至会因此倒向共和党。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这种政治算计背后,还潜藏着更隐蔽的经济风险:美联储议息会议依赖的非农就业、CPI等关键经济数据,因停摆已全面停更,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听证会上坦言“数据缺失让政策制定陷入不确定性”。
偏偏特朗普一直催着美联储降息,停摆不仅让决策陷入迷茫,更会直接拖累经济,CBO预测,停摆每持续一周,美国GDP将减少0.1%。
要知道,洛克希德·马丁、波音等国防航天巨头超30%的订单依赖政府拨款,停摆导致F-35战机采购项目延迟,波音公司股价单月下跌5%。
![]()
图片来源:央视网
图片来源:央视网
零售消费板块也受波及,美国零售联合会数据显示,消费者信心指数环比下降2.3个百分点,沃尔玛、塔吉特等商超同店销售额增速放缓。
谁来为这场博弈“买单”?
在这场博弈中,政治优先级一旦高于民生经济,付出的代价便会层层叠加。
短期来看,是民众出行难、生活难的直观困境;中期而言,联邦开支收缩会让约80万名联邦员工面临收入中断。
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停摆期间无薪员工申请失业救济人数环比增加15%,同时企业投资意愿指数跌至两年来新低,通用汽车、福特等企业推迟了3个工厂的扩建计划。
长期下去,政府信用必然严重受损,标普、穆迪两大评级机构已发出警告,若停摆持续超两个月,可能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一旦评级下调,政府借款成本将上升,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上涨0.3-0.5个百分点,整个金融市场都会被牵连。
虽然短期内市场靠惯性维持上涨,但这种“无数据支撑”的乐观根本站不住脚,高盛分析师报告指出,美股估值已处于历史90%分位以上,停摆引发的不确定性可能触发10%-15%的回调。
普通投资者和民众只能被动承受这一切,特朗普的商人思维却将国家经济与民生当成了政治赌注。
可纸终究包不住火,若停摆继续,影响面不断扩大,最终的烂摊子还是得美国政府自己收拾。
![]()
短期国债价格的波动,便是这场博弈代价最直接的“晴雨表”,闹剧拖得越久,美国经济要还的“债”,就越多越沉重。
这场持续一月的停摆,早已超越了“财政分歧”的范畴,本质是政治博弈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的缩影。
两党为争夺话语权僵持不下,却忘了政府存在的核心意义是服务民众、稳定经济。
从320万滞留乘客到数千万等待救济的家庭,每一个被影响的个体,都是这场政治角力的无辜受害者。
美国财政制度的积弊诚然是诱因,但将党派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前的短视行为,才是僵局难解的关键。
短期国债价格或许会如实反映代价,但政府信用的损耗、民众对体制的失望,却是更难修复的“隐性债务”。
![]()
当政治算计让国家机器陷入停滞,真正该反思的是:这样的博弈究竟服务了谁的利益?若不能跳出“零和博弈”的思维窠臼,类似的停摆闹剧或许还会在未来重演,而最终为这份“执着”买单的,始终是普通民众与美国经济的长远未来。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网——美国政府停摆进入第37天,开始削减40个机场10%航班运营量
信息来源:光明网——美最高法院允许特朗普政府暂不全额发放食品援助金
信息来源:每日经济新闻——36天,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创纪录!航空濒临关闭,军饷发放困难,债务增超6000亿美元……
信息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美国联邦政府“停摆”逼近历史纪录!美航空协会称已影响超320万名旅客,美交通部长发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