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打零工成为主流,社会会变成啥样?日本已经给出了版本答案。
现在你无须穿越到过去日本,就能看到最现实的案例,我将从政治、经济、历史三个维度,沉浸式讲解!日本的大压抑时代!
曾几何时,东京被评为“世界最安全的城市”,日本被誉为“全球命案发生率最低的国家”,然而如今这份荣耀,却要打上问号,倒不是因为印度人来了,而是“无敌之人”多了。
2025年1月,长野县某巴士总站外,一名中年男子突然挥砍路人,造成一死二伤。
5月一天的晚高峰时段,东京市某车厢内,一名43岁男子突然发疯,见人就砍,造成两人受伤。
9月30日,町田市。
76岁的兼职工、秋江千津子走在回家路上,被一名素不相识的青年男子乱刀刺死。
过去10年里,类似的无差别杀人案层出不穷,几乎每1到2年发生一次,今年则是一连发生好几次,76%的受访者表示,日本的治安环境正在变糟,而在相关的新闻报道中,一个热词被高频率提及,那就是“无敌之人”。
指的是那些无产,无亲,没有固定职业,且带点自毁倾向的厌世青年,之所以说他们无敌,是因为他们失无可失,无牵无挂。社交圈子里只剩自己,早已和这个世界没有关系。
![]()
道德之所以能约束住人,是因为人要面子,不想在自己的圈子里丢人,法律之所以能制止犯罪,是因为它有强制力,敢犯法?轻则罚个倾家荡产,重则永久监禁或判处死刑。
反观无敌之人,一没圈子,二不想活,关键还没钱,所以无论道德还是法律,都约束不了他,这种人非常可怕,简直无敌。
然而,这个词刚被发明出来的时候,并没有引起多少注意,直到14年后,安倍血染奈良街头,人们才恍然意识到,这些行凶者的经历,居然高度相似。
例如杀死安倍的凶手——山上彻也,年40,就失去了所有亲人——他爹英年早逝,母亲又信教散尽家财,哥哥患癌无钱医治只能自裁。
一无所有,也就一无所谓。当一个人连死都不怕时,他就是无敌之人。
联想起之前发生在京都的纵火案、以及发生在秋叶原的随机杀人案……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无敌之人”绝非极端个例,而是值得每个人高度警惕。
日本内阁府曾做过统计,发现以当前的警力,根本监控不了潜在的“无敌之人”。
因为符合标准的“社会孤立者”,有超百万之众。
随着模仿者越来越多,爆发治安危机只是时间问题。
日本为什么“无敌之人”扎堆?
答案或许就藏在他们共同的年龄段——40至50岁以上。
![]()
10年前,法务省曾做过一项统计,发现在无差别杀人案的施暴者中,有九成以上为男性,且平均年龄在41岁左右。
这个年纪正好对应日本出生率最高的70年代,以及结婚率最低的“失落世代”。
90年代经济泡沫破灭,日本陷入了一段持续很长时间的就业冰河期。
他们的前辈——“团块世代”,吃上六七十年代经济红利,轻松就被大公司终身雇佣;
而轮到他们毕业时,却被告知岗位招满,招聘冻结、银行倒闭、房价暴跌。尝尽“版本黑利”,几乎是一毕业就失业。
很多人为了糊口,只能去打零工。
待到一几年就业形势回暖时,他们都已经30多岁了,早就错过职业规划的黄金十年,企业压根不要。就业环境再好也跟他们无关,只能继续做兼职。
有的人干到四十几岁,仍拿着很低的时薪。
没钱就意味着没有能力组建家庭,更没有能力买房。
![]()
只能住在狭小的“胶囊公寓”里,一台破电视、一个旧电饭煲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
例如山上彻也,在6个榻榻米大(相当于9到11平方米
)的廉价公寓里住了足足十年。
而像他这样的“蛰居族”,数据显示在日本有超过60多万,且绝大多为中年男性。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年纪大,但一事无成。
为什么一事无成?
因为泡沫经济后,日本推出的雇佣制度,几乎不给他们任何上升的机会。
话说90年代,日本大学扩招,刚好撞上经济萧条,导致学历贬值,造就了结婚率、就业率最低的一代人。也就是失落世代。
而为了在不裁撤老员工的前提下,放出更多的岗位,日本政府又于1999年起发布新规,宣布几乎所有工种,都可以招劳务派遣。
本意是想用“零工经济”,为大学生就业潮“蓄蓄水”。
岂料口子一开,覆水难收。
从那以后,几乎满大街都是外包和兼职,连警察都是辅警。平均每两个毕业生就有一个是临时工。
![]()
2015年,随着上一代终生雇佣工陆续退休,日本非正式工的占比,更是直接飚到40%。
关键是这轮改革还带歪了就业风气,彻底改变了企业的用人观念。
过去员工只要不犯错,就能一直干到退休;
哪怕刚毕业啥也不会,企业也愿意投入成本,花上几年培养他们;
可改革之后的日企,却把员工福利当累赘,职业技能还得让临时工自己掏钱自己学,稍微犯一点错直接裁员。
这样做,企业是爽了,可大学生们呢?——被迫在不同的临时工岗位上频繁的跳槽,不是失业,就是在失业的路上,几乎没有跃迁的可能。
而彼时,“团块世代”不仅垄断企业管理层,还主导着社会舆论,非但没有为新一代大学生的遭遇流露出半点同情,还倒打一耙指责说这一切都是他们太贪玩,不够努力所致。
“失落世代”因此又无辜背上了“垮掉一代”的骂名。
企业高层63岁的平均年龄,让他们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上升通道已然被“团块世代”堵死,即便自己再努力,毕业前规划的人生目标也终究实现不了。
于是干脆不再相信努力的价值,取而代之的是宅文化兴起,人际关系淡薄,社会原子化加剧。
而“无敌之人”,正是由“失落世代”一步步演化过来的。
这些人普遍不结婚,没后代。
随着步入中年,父母离世,自己就成了最孤独的人。
![]()
没有亲人或者朋友可以倾诉,以至于遇事很容易极端冲动。
这时候,往往一件毫不起眼的琐事,都能彻底引爆他们的导火索。
一个多月前,日本町田市就发生了一件随机杀害无辜老人的事件。而让凶手(桑野浩太)萌生杀意的原因,居然是“寄给自己的邮件没有送到,家门口还被扔了垃圾,很失落”。
细看他的个人履历,像极了一部“失落世代”的“活的历史”。
20多岁大学毕业,前前后后换了17份工作,全是劳务派遣,疫情失业后,更是只能靠打零工和低保度日。
住单身公寓里,一年到头没说过几句话,手机里也没有社交软件,搜索记录的最后一条是“如何快速结束生命”。
杀完人后,他没有立即逃跑或当场自杀。
而只是静静站在原地,等待落网,像是完成了一项任务。
被捕时,他身上只有一把菜刀和一张过期的公交卡。
审讯室里,他用很平静的语气,说出自己的杀人动机:“活着太累了,谁都好,杀了就能解脱。”
属于是自己想死,但没有勇气动手。
![]()
只能寄希望于能让国家机关来执行,因为在日本要被判死刑,需要满足几个条件,其中包括公共场合无差别杀人。
杀得越多,判死的可能性越大。
另一个与桑野有着相似经历的是山上彻也,他也是临时工制度的受害者之一。
“太累了”,这是他在2022年离职前说的最后一句话。
当年5月份,他通过一家派遣机构找到一份叉车搬运工的临时工作。
两个月后,他亲手杀死了日本安倍首相。
审讯桌前,他自述自己已经没钱,“会在7月死去”,所以决定在那之前除掉安倍。
纵观山上的前半生,几乎都在被临时工制度推着走——非正式的雇佣身份,使得他既无成长渠道,又无社会保障。一旦项目结束,就会被立刻解雇。
经济拮据、社交隔绝、压得他透不过气。
![]()
而在用人单位眼里,像他这样的人,不过是可以被随意替换的劳动力。
这种对弱势群体的漠视,早已渗透进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
保安、警察,普通民众,甚至弱势群体自己,都对弱势群体的冷眼旁观,普遍抱着一种“想死自己去死,别死我面前,不要给别人添麻烦”的心态。
他们之所以这么冷漠,是因为合群而居的农业时代早已被城市化工业化冲垮。过去的人们之所以热情,是因为大伙都生活在一个村子里,抬头不见低头见。而农业生产又要求彼此互帮互助,有互动才能产生感情。
不像现在,工业化生产分工明细,大伙儿各干各的,没有交集,没有感情。节奏快,压力大,容不得我们思考跟钱无关的事情。
人自然而然的就变得比以前更加冷漠了。
然而正是这份冷漠,激化了“无敌之人”的极端行为。
![]()
“无敌之人”的提出者西村博之,就曾发出过警告,称如果这一群体持续遭到排挤,那么他们将不再遵守社会秩序。毕竟连社会都不把他们当回事了,他们还有什么理由把社会规则当回事呢?
尤其是这帮人还经历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学潮,学历普遍不低。又长时间找不到工作,本身就对社会带点怨气,要是再懂点物化知识,那危险系数简直拉满。
像山上彻也动手前,本打算用自制炸弹,虽然最后理性战胜了冲动,改用枪,避免伤害无辜民众。但以他的学识,想造一枚炸弹完全不难。
可见盲目普及高等教育,也未必是件好事。又要招那么多大学生,又不拿不出那么多与之对应的固定工作,学历一贬值,社会能不乱吗?
日本都尚且如此,隔壁的韩国更是“重量级”。
要知道,韩国的非正式工和无业游民也不在少数,无牵无挂的“单人户家庭”比日本多得多。而且性别对立和阶级固化这块儿,跟日本相比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5000多万人口就有1000多万单人户,800万临时工。
而日韩的版本又大约存在着10年的代差,随着这10年他们陆续迈向中年,可以想象到时无敌之人的规模能有多吓人。
在韩国的网络论坛上,“复仇社会”“让世界陪我一起终结”这样的帖子经常能刷到。
警方一度追踪到一些“自杀论坛”,发现不少人原本只是想了结自己,却在匿名鼓动下转向“杀人后自杀”的无双路线。这种集体的厌世氛围,正在破坏日韩的治安神话。而要想预防此类事件,几乎是国际难题。
把他们关进监狱吧,又要管饭;
把他们处决吧,又正应了他们想死的心意,简直无解。
对此,美国想到的办法是发放福利,底层救济。以及对950美元以下的“0元购”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底层人的生活兜底,使其不至于做出更极端的事情。
但这招终究还是治标不治本,毕竟“无敌之人”的诞生,并非一朝一夕的结果,而是长期压迫的反噬。一个社会干得出怎样的事情,就该承担怎样的后果,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相比之下,前不久“十五五”规划中提出的一些概念,或许能为预防此类事件提供一些思路。
“十五五”提出,要提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以及新就业形态人员参保率。
我认为,这是开了个好头。
因为中国的灵活就业者有2.4亿之众。
而一直以来,灵活就业就意味着没有五险一金,没有员工福利。无论生病还是工伤,都得自己扛。
灵活就业者撑起了城市运转的“最后一公里”,却没人为他们打通社会保障的“最后一公里”,属实让人揪心。
所幸的是,这一局面,正随着155规划的落地,悄然发生改变。
在最新提出的发展规划中,国家为未来五年的社保工作指了条明路,那就是要朝着更公平、更包容的方向迈进。尤其是要提高灵活就业者的参保率,不能因为工作形式的不同,就把人家排挤在保障体系之外。
而作为表率,目前已有外卖平台,官宣将面向所有骑手覆盖养老保险。为其他行业和用人单位提供了样板。
或许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将不再以正式与否来区分工作的好坏,无论是正式工还是临时工,都能被社会温柔以待。
今天你看懂无敌之人背后的逻辑了吗?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