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2025年重回白宫,本来以为他会铁腕对付中国,结果到现在11月了,看起来联邦政府那套对华强硬政策搞得有点四分五裂。各州开始自己玩自己的,绕开华盛顿直接和中国谈生意,这不就等于特朗普成了光杆司令吗?联邦层面喊得凶,地方上却忙着保饭碗,政府内部这矛盾越来越大,搞不好真要面临瓦解的麻烦。
![]()
特朗普1月20日就职那天,就开始兑现竞选承诺,签了行政令,对中国商品加征额外关税。2月4日生效的那个10%关税,直接覆盖电子产品、钢铁啥的,理由是纠正贸易逆差和保护知识产权。这事儿不是闹着玩的,美国企业立马感受到压力,供应链乱套,成本上涨。
3月,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就回击了,征收34%的额外关税,主要针对美国农产品和牲畜。双边贸易额很快就降了14.4%,出口跌了15.5%。特朗普本来想用关税逼中国让步,可没想到这招让美国自己人也吃亏,尤其是那些依赖中国市场的州。
![]()
关键就在这儿,各州可不傻。联邦政府在那儿喊国家安全,地方官员却得面对实打实的经济账。比方说,加州经济体量大,全球前五,对华贸易密不可分。华盛顿州那边,对华出口占全州三分之一,苹果、飞机这些东西销路直接受影响。
加州葡萄酒、华盛顿州的苹果、波音飞机,这些损失不是数字游戏,背后是就业岗位和州税收入。地方官员是选民选出来的,得对老百姓负责,要是失业率蹭蹭上涨,选民的火气先烧到他们头上。所以,他们就开始动脑筋,不想跟着联邦瞎折腾。
![]()
地方上这套操作越来越成熟,从外交到法律,全是套路。加州州长纽森带头,带着商业代表团访华,华盛顿州商务厅长布朗也组织团队去北京、上海谈合作。俄勒冈州参议长考特尼也没落下,加入行列。这些人不是去旅游的,是去签备忘录,谈农业、环保、技术交流。
政策是联邦的,州生意是州的,他们就是要传递这个信号:我们欢迎稳定合作,别管白宫怎么说。加州甚至直接把联邦告上法庭,挑战关税合法性,利用美国分权制捍卫自家利益。企业也聪明,波音啥的开始绕道,通过第三方国家继续卖东西到中国。高科技领域,他们摸索政策边缘,保持必要交流。这种灵活劲儿,真是玩得溜。
![]()
为什么地方敢这么干?说白了,嘴上主义,心里生意。联邦的战略远在天边,地方的经济渴在眼前。特朗普的关税战打到现在,地方官员看出来了,跟着走只会砸饭碗。2025年下半年,更多州跟进,伊利诺伊州长也派团去中国,签农业合作协议。
想加强管制,可宪法分权在那儿摆着,地方有空间钻。结果呢,美国对华政策看起来乱七八糟,今天州长许诺合作,明天白宫一纸禁令就可能翻盘。企业和投资者头大,这种不确定性就是风险炸弹。
中国那边也看明白了这个二元格局,早就不光盯着联邦了。近年来,他们绕开白宫,直接和州对接,签合作备忘录,邀请地方官员访华。这招精准,利用美国联邦制的特点,为自己争空间。
比方说,绿色能源、制造业这些领域,地方合作成了安全通道。要是没有这些,两国脱钩可能更猛。中国还取消了部分报复关税,11月10日起生效,包括纤维光学电缆啥的。这不就是对冲风险吗?地方合作基于共同利益,最难切断。
![]()
可这事儿也有隐患。地方自主权扩大,早晚碰联邦底线。特朗普可能采取更硬措施,收紧对外事和经贸管制。到时候,地方空间压缩,合作通道变窄。整体看,美国对华战略摇摆不定,充满不确定。
特朗普想用关税重塑贸易,可到现在,股市波动大,企业投资犹豫,供应链重塑成本高。联邦会议开不停,地方外交却没减速。这暴露了联邦体系的张力,白宫政策执行受阻,各州优先经济需求,形成事实上的独立外交。
![]()
联邦和地方本来就不是一条心,尤其中美关系上。联邦战略竞争,地方经济理性。特朗普想统一政策,可地方不买账。未来中美关系,不光看白宫和北京,还得看加州、华盛顿州的经济账本。这些基于利益的合作,才是最韧的部分。中国怎么对接地方需求,是关键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