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全运会,广东和山东都没有东道主优势,但两个地区依然竞争激烈,谁将登上金牌榜榜首争议比较大,细扒往届全运会成绩,实力对比太明显。
到底谁的全运会战绩更亮眼?如今情况如何?
![]()
从第一届到第十四届全运会,广东金牌数量至少拿了6次第一名,这里面有2次都占据东道主优势,收获最多的金牌。
第十四届全运会在陕西举办,广东拿了75枚金牌,刷新金牌记录。
这个经济强省,体育经费长时间保持在全国前列,他们的基础设施、教练团队、运动员保障都到位了,就形成从体校到省队,再到国家队的培养闭环。
广东庞大的人口数量,让他们的青少年人口数量足够多,为培养体育人才提供充足的后备力量。
湛江跳水、东莞篮球这样的特色基层体校,也在为当地源源不断地培养跳水、体操、乒乓球这些项目的人才。
全红婵、陈艾森这样的奥运冠军,让广东队跳水统治力猛增,今年十五运会,就是广东队包揽的男女团体金牌。
![]()
乒羽项目里,还有第十四届独揽2金的樊振东、传奇选手傅海峰坐镇。
加上这届全运会,广东已经三次承办全运会,广东队的主场优势也是很难被轻易取代的。
当地民间群众,对各种比赛的支持度也很高,像业余足球、龙舟比赛,民间基础都很深厚,运动员也有更多的动力为金牌奋斗。
![]()
但广东队曾经历过成绩上的波动,像1993年的第七届全运会,北京、四川联合举办比赛,失去主场优势的广东,还遇到新老运动员交替的尴尬期,后备力量不成熟。
第十届全运会广东不敌江苏,主要是江苏凭借东道主优势,还有在田径、游泳项目上爆发,广东队以10枚只差居亚军,而山东队的处境和广东队完全不一样。
![]()
熟悉全运会的都知道,早期山东队实力比较弱,从1959年的第一届全运会,到2001年的第十届全运会,他们最好的成绩是四运会第八名。
那个时候他们体育资源有限,竞技体育这一块还没有系统性的布局,甚至没有自己的优势项目。
到了2009年的第十一届全运会,山东队才正式崛起,他们凭借63枚金牌位居金牌榜第一名。
![]()
第十一届全运会,主会场在山东济南,他们为了完善场馆设施,就投入超100亿元,成功改善训练条件。
当地启动的“奥运争光计划”,着重抓田径、游泳、举重这些基础大项目,还引进外资教练资源。
张继科就是在这个阶段崭露头角,帮助所在团队争光。
![]()
第十二届全运会,山东队又凭借47枚金牌位居第一,这个阶段乒乓球女团时隔26年再夺冠,李晓霞,陈梦包揽女单亚军,射击、赛艇运动员也为山东队的奖牌做出过贡献。
山东队为了给运动员提供更多保障,就建立省级运动康复中心,减少伤病率,延长运动员生涯。
第十三届全运会,山东队成绩依然亮眼,凭借59枚金牌位居榜一。
![]()
这个阶段的山东队男篮、女足项目进入四强,已经能实现奖牌和金牌双第一。
他们的青少年体校输送率位居全国第一,15到20岁后备人才储量领先,为他们奠定了夺冠基础。
到了第十四届全运会,他们就凭借54枚金牌,再次位列金牌榜第一名。
![]()
这次主要是东京奥运会,山东籍运动员获得7金,让全运会积分直接领先。
参加标枪项目的刘诗颖,参加皮划艇项目的孙梦雅,也为山东队贡献宝贵的金牌,打破山东队依赖单一项目的局限性。
山东队能实现这些成就,当然也和经济实力有一定的关系。
![]()
他们的省GDP居全国前三,2021年超8.3万亿元,体育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2%,让他们能保障训练、科研还有举办赛事的费用。
山东超过1亿的人口基数,让他们选材面非常广阔,基层体校也能覆盖所有地级市。
![]()
这些年他们在布局乒乓球、射击、水上项目,为山东队贡献不少金牌。
2010年后,他们重点发展的田径、标枪、现代五项运动,为夺金带来新的可能性,山东队在夺金的路上,和广东队形成竞争也是有原因的。
![]()
山东队已经实现全运会金牌榜四连冠,又再次冲击冠军的实力。
到今年10月份,山东已经凭借6金领先广东5金,到11月初,双方都是9金位列榜首,11月9日的数据显示,广东微弱领先,山东仅仅跟随。
山东凭借田径、游泳、三大球这些项目夺金,而广东新增像攀岩、霹雳舞这样的项目,正在探索弯道超车。
![]()
除了运动项目,广东队和山东队的背后,还有强大的力量在支持。
广东是唯一超千人代表团,而山东代表团人数近千,支撑他们的多线作战能力。
山东队依托提交融合基层体系,在项目覆盖上没有短板,但广东凭借经济投入和科技助力,在短跑、篮球这些优势项目上集中爆发。
![]()
粤港澳三地联动提升后勤保障,还有民众支持,也让跳水,乒乓球这些项目涌现出越来越多优秀的选手。
2017年,山东队还在天津客场,打破“东道主必胜”的定律,凭借稳定性和大赛经验抗衡。
像浙江、江苏、稳居第三梯队,但奖牌数量总是和广东、山东存在断层差距,于是全运会就成了现在的两强争霸,多强陪跑的局面。
![]()
这次全运会,广东队和山东队的分数差距,可能会缩小到个位数,这样的话,每一枚金牌都有可能改写结局,这种毫厘之间的较量,是充满悬念和挑战性的。
体育人才培养需要经济投入、人才梯队和政策扶持,尤其在跳水、乒羽、大球这些领域,需要为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在不同的队伍实力基本相当的情况下,究竟谁能胜出,和每一个参赛运动员息息相关,运动员就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体育场上发挥出自己真正的实力。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