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禹里镇北川中羌药材贸易集散、加工仓储综合体建设项目顺利投产,该项目总投资780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支持370万元,引导社会资本投资410万元,建成中羌药材加工厂、连作轮作药材园、阳光房车间等,投产后进一步提升当地药材种植水平、延伸产业链条。近年来,禹里镇立足山区乡镇森林资源和气候优势,通过项目支持、企业引领、群众参与,深耕细作中羌药材产业,全力将中药材产业打造成富民强镇“新引擎”。
一、科学种植扩规模
因地制宜种。禹里镇依托全镇17.8万亩林地资源和高山气候优势,以庙坝、禹穴等村为重点,大力推广种植中羌药材1.1万余亩,其中厚朴、黄柏等木本药材种植5000余亩,黄连、重楼等草本药材种植4500余亩,打造禹穴片区中羌药材种植园区。科学高效管。推行“杂木+药材、木本+草本、粮经+药材”等林下、仿野生、间作、套作、轮作种养模式,形成“山上种木本、林下栽草本,地上粮经、地下药材”的立体种植格局,种植林下、仿野生、绿色有机中药材2000亩以上,提升中药材品质。培育人才促。发挥企业种植人才和技术优势,今年以来围绕育种、种植、防病、管理等环节开展技术培训、人才培育2次,参训100余人,培养中羌药材种植土专家、技术能手30余名。
![]()
▲禹里镇禹穴片区黄连种植田
二、技术赋能提品质
建基地推动精品化,通过项目支持为产业发展注动能,近年来争取东西部协作等项目4个,撬动社会资本投资670余万元,建成育苗基地180余亩,中羌药材基地300亩,连作轮作药材园300亩,推动药材种植精品化。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引入中羌药材加工企业1家,共建中羌药材加工厂,依托智能阳光房晾晒、空气能与颗粒物质烘干等工艺,打破“靠天吃饭”,保障药材产能稳定、品质一致。药材从“种植—收储—切片—烘干—包装”实现全流程本土化生产,预计年处理厚朴、黄连等中羌药1000吨以上。附加值提升药效益,依托标准化的晾晒、烘干等工艺,提升中羌药材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预计中羌药材及附属木本加工年产值3000余万元。
![]()
▲禹里镇中羌药材加工厂药材晾晒
三、联农带农促增收
辐射带动种植。通过招引企业入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镇200余户群众种植中羌药材,培育20亩以上种植大户100余户,户均增收5万元。吸纳务工就业。鼓励中药材种植企业、大户,优先吸纳当地群众在药材育种、除草、收获等环节务工,实现就近就业1万余人次,日均务工收入120元以上,年支付劳务报酬达150余万元。利益联结增收。以“企业+村集体+大户+散户”模式共享发展红利,中羌药材贸易集散、加工仓储综合体运营后,村集体通过分红,每年可壮大集体经济18.5万元。
来源:禹里镇
拟稿:郑斯月
审核:高梓雄
签发:向顺阳
关注我们,及时了解更多本地资讯!
请点赞点亮右下小花让更多人看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